尊老爱老养老 董永故里孝子多(2)

1996年,周德华从《湖北日报》上看到,京山县有家医院可治此病,这时,周德华已债台高筑,背着母亲到过本地的6家医院诊疗,效果都不理想。62岁的老母亲流着泪说:“我再也不治了,让我死算了,我不能再拖累你了薄


    1996年,周德华从《湖北日报》上看到,京山县有家医院可治此病,这时,周德华已债台高筑,背着母亲到过本地的6家医院诊疗,效果都不理想。62岁的老母亲流着泪说:“我再也不治了,让我死算了,我不能再拖累你了!”“妈快不要这样说,您老的健康就是儿的最大快乐,只要有可能,哪怕借一身债,儿子也要为您治病。”德华苦苦地规劝着,说服了母亲,周德华立刻打点行装,他给母亲买了晕车药和水果,背着母亲踏上了开往京山县的汽车。下了汽车,母亲还是恶心呕吐,他决定不乘车,背着母亲步行,一路走、一路问,到达医院,周德华已是大汗淋漓、心力交瘁。医生为母亲作了检查后,给了很多膏药,周德华背起母亲,手提大包,艰难地踏上归途。

    不知是何原因,母亲吃了这些药后,病情反而恶化了。周德华随时留意诊疗信息,他在杂志上看到北京一家医院治类风湿,费用很高。周德华瞒着母亲到银行贷了款,准备前往。母亲知道后死活不肯去。后来听说本省的咸宁市有家医院可治愈母亲的病,周德华不由分说,揣上借来的钱,背上母亲、登上火车,又一次开始背母求医的征途。到了咸宁市一打听,才知医院在10公里以外的麻塘镇,为了不让母亲晕车,周德华背着母亲,一步一步往前踱,到达医院时夜幕已降。或许是周德华的孝行和虔诚感动了上苍,服下麻塘医院的中药后,母亲的病渐渐好转。  

    敬奉岳母胜生母  

    孝南区书院街道北后街老寿星潘婆婆今年104岁,精神瞿铄、耳聪目明,越活越扎实,越活越舒心。潘婆婆逢人便说:“这全是享我女婿娄德安的福,不是他我早走了!。”

    娄德安是孝南客运公司的退休干部,四十年如一日,敬奉岳母如生母。他每天起床的第一件事就是按照书上介绍的营养学原理,安排岳母的饮食,过早变着花样吃,中餐、晚餐合理搭配,保证老人吃得香、营养够。岳母肠胃不好,怕吃荤菜,他就给老人开小灶,少吃多餐。他家里常备有蛋糕、泡米花之类的小吃,老人想吃就吃。夏夜,娄德安买来鸿运扇,为老人调好速定好时自己才上床。冬夜,他打来开水给岳母泡脚,买来电热毯,半夜总要起来为老人调温度,生怕岳母受冷睡不好。

    娄德安还经常牵着岳母的手到街上、公园走走、散散步,进行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老人怕花钱,有时病了不吱声,娄德安就学着用手量体温,每天摸摸老人的额头,看是否发烧,一旦发现老人不想吃、不说话、不想动,就及时请医生到家诊治。有一次,老人不慎摔伤了腿,担心拖累后人,偷偷服毒,幸亏娄德安发现,紧急送医院抢救才脱险。那天,娄德安哭着对岳母说;“您老寻死就是儿子最大的不孝!”住院几天,他日夜守护在岳母跟前,端茶倒尿、喂药喂饭。医生护士、同室的病友无不动容:“真是天下难找的孝婿啊!”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