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县尹(《迪吉录》) 唐范某,精于历数,自算来秋,寿禄俱尽。时欲就职江西,访之日者〖日者,古时根据天象变化预测吉凶的人〗。日者曰:“君大限在来年七月矣,何以远官为?”范曰:“某亦自知,但欲得微俸以嫁女耳。”及之任,买得一婢,诘之姓张,父尝为某堰官,乃故友也。叹曰:“吾女不愁不嫁!”择一贤婿,先以女妆嫁焉。秩满归京〖秩满,官吏任职期满〗,仍遇日者。见而骇之,问故,以直告。叹曰:“子今福寿未可量也。”后历官数任而卒。 [按]人若康健时,常想死日,则何善不为,何恶不戒?惜乎不念归期耳。菩萨八念中,有一“念死”,其义深哉。 王某(思仁目击) 昆山庠生子王某,弱冠时,与一邻女有约,往来不绝。其父时用夏楚〖夏(jiǎ)楚,一种体罚用具〗,卒不戒。一日伤于胸,得呕血症,百药不效。毕姻甫三载,遂身故。其妇哀毁数年,亦卒。 [按]昔有宫人,多怀春疾。医者曰:“须敕数十少年药之。”帝如其言。阅月,宫人皆肥泽,拜帝谢恩。诸少年俯伏于后,枯瘠无复人状。帝问是何物,对曰:“此是药渣。”王某既自身为药渣矣,又欲服药,将焉用之? 王沈二公(《感应篇集解》) 宋开禧初,简州进士王行庵,弱而寡欲。其表弟沈某色力强壮,肆情花柳。王屡规之,不听。一日沈自外归,目击其妻与人苟合,正欲取器击之,手臂忽不能举。浩叹而卒,时年三十一。丁卯冬,王偶患疾,设醮〖道教用于祈福禳灾的一种仪式〗。道士拜疏,伏地良久,起云:“查公寿算,止得五旬。以两次不淫人女,延寿三纪。”后果至八十有六。 [按]野草闲花,固宜永断,即夫妇之际,亦当相敬如宾。唐薛昌绪,与妻会,必有礼容,先命女仆,通语再四,然后秉烛造室,高谈雅论,茶果而退。或欲就宿,必请曰:“昌绪以继嗣事重,欲卜一嘉会。”此虽近迂,然欲矫枉,必先过正,故录之,以备韦弦〖韦弦,原为随身佩带以诫勉自己的饰物,后常用指有益的规劝〗。 劝遇难者(共三则,二法一戒) 颠沛流离之际,完一妇女节,功必倍之。损一妇女节,过亦倍之。得失天渊,尤宜谨守,是在强为善而已矣。 汪一清(《续笔乘》) 嘉靖末,漳庠汪一清,遇乱被获。见贼执一妇至,乃同学友妻也,竟认为妹,许其赎出。贼乃同闭一室,相对月余,不起邪念。后得赎归,友泣拜谢之。汪随登第。 [按]达旦之义,再见汪君。古往今来,几人仿佛? 张文启(《不可不可录》) 明末福建张文启,与周某避寇山中。有少女先在,见二人,仓皇欲避。张曰:“去必遇寇,吾等皆诚实人,决不相犯。”中夜,周欲私之,张力阻得免。及旦,张恶周在,同之出山,知寇已退,速访其家迎之。张后为黄姓者婿,奁具甚厚,观之,即其女也。生二子,皆登第。 [按]周生业报,固自在后,惜乎未之知耳。 池州舟子(池州人述) 康熙癸卯,池州大水。有人驾舟,救一少女,将污之。女仍入水,遇树得生。逾年女嫁他村,合卺(jǐn)之明日,女见其舅〖夫之父〗,即前逼己之人,大恨,泣告送嫁者,遂自缢死。 [按]后女家与之构讼,其事始闻于人。 劝医士(共二则,皆法) 淫欲关头,他人破之难,医家破之易。何则?人想病时,欲心自淡,今则所见无非病人,其易一也。人惟不知卫生,所以斫丧,今则精于调摄,其易二也。男女之体,本是革囊,满盛恶露,只因薄皮所覆,瞒尽天下英雄,今既识得病源,不啻洞见肺腑,其易三也。勉之哉! 聂从志(《文昌宝训》) 宋嘉祐间,黄靖国为仪州判官,被摄至冥。主者曰:“汝官仪州,曾知一美事乎?”取簿示之。乃医者聂从志,于某年月日,在华亭杨宅行医,拒奔妇李氏。上帝敕其延寿三纪,三世登科。其后一一皆验。 [按]禁止邪淫,鬼神便称美事,则反此者可知矣。 陈医师(《感应篇广疏》) 余干陈某,尝医活一贫士,士感之。一日暮宿其家,值士他往,妻欲出陪。陈止之。妇曰:“姑意也。”陈曰:“不可。”妇低回良久。陈连曰:“不可不可。 ”后几不自持,遂取笔书曰:“不可二字甚难。”天明辞去。后陈之子应试,试官欲弃其文,忽闻连呼“不可”。细阅之,决意欲去。遂大声曰:“不可二字甚难。 ”不得已,强录之。及谒见,乃知其故。 [按]其子几不中式,皆从乃父几不自持来。 劝商农工贾(附豪仆,共六则,皆戒) 商农工贾,当自念曰:吾等或靠经营,或靠手艺,披星戴月,冒暑冲寒,不过欲少积锱铢耳。人有妻女,我亦有妻女。人有姊妹,我亦有姊妹。他人若起恶念,我必切齿衔仇。我若稍有邪心,彼亦摩牙抱恨。现见某某为奸淫事,疾病死亡,官非破败,甚至鬻女卖男,弃家荡产。只为一念之差,以致如此。吾今早自觉悟,便当断此邪心。见女之老者当作母想,长者当作姊想,少者当作妹想,幼者当作女想。不谈闺阃之事,不看淫邪之书。兼之步步积阴功,时时行方便。则福寿自然日增,子孙自然荣茂。世间便宜,孰过于此? 木商某(《戒淫汇说》) 嘉靖末,宜兴节妇陈氏,有姿色。一木商见之,百端诱饵,知不可犯,乃夜掷木其家,闻官以盗,又贿胥吏窘辱,以冀其从。妇日夜祷玄坛,一日梦神曰:“已命黑虎矣。”未几,木客入山,有黑虎跃出,越数人而食之。 [按]此等恶人,投畀豺虎,固不足惜。独惜其白发高堂、红颜少妇,在千乡万里外,哭望天涯,骸榇俱无着耳。客居之士,所当痛心而镂骨矣。 王勤政(《感应篇图说》) 滁阳王勤政,与一妇通,有偕奔之约,而虞其夫追及。未几,夫为妇所制而死。王骇,奔江山县,自谓可脱。饥投食店,业店者供二人食。王问故,曰:“顷有被发人随汝,非二人乎?”王知为怨鬼,诣郡自首而伏辜焉。 [按]怨鬼既随,不能自主。其自首也,怨鬼有以使之也。 麻村二人(《不可不可录》) 麻村甲乙二人,居止不远。甲恋一孀妇,其妻怀恨。乙使己妻挑之,遂通焉。积久,乙妻亦恨。一夕甲在孀妇家,渴而趋归,至门首,忽闻乙与妻语,大怒。还至孀妇家,取斧而往。道经乙门,欲先淫其妻以报焉。乙妻亦怨夫之不归也,姑从甲意。时乙在甲家,度甲将归,私欲杀之,持斧立自门首。闻门内男子声,急叩门。甲持斧跃出,乙持斧砍入,暗中大叫。邻里执炬来劝。乙见奸夫即甲也,大惊,问甲曰:“汝何处得斧?”甲曰:“本欲断奸夫头,因污汝妻,姑饶汝命。”乙曰:“吾何曾奸汝妻?”甲指其斧曰:“此非我厨下缺柄斧乎?”乙语塞。众皆曰:“此天报也。”哗然而散。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