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谨:如何修证佛法(十四)(8)

“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我看的时候,并没有病;换句话说,我痛苦得在叫,还有一个没生病的在这里。洞山转过来问他: “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僧无对。” 离开了这个皮袋子,指我们身体,也叫漏斗
  “师曰:老僧看时,不见有病。”

  我看的时候,并没有病;换句话说,我痛苦得在叫,还有一个没生病的在这里。洞山转过来问他:

  “离此壳漏子,向什么处与吾相见?僧无对。”

  离开了这个皮袋子,指我们身体,也叫漏斗。这个漏斗很大,西游记叫无底洞,一天三餐装下去,又漏掉了,第二天又装,再漏掉,漏了几十年,都装不满。离开了这个漏斗,我问你,我们在哪里见面?这个和尚没有大彻大悟,答不出来。

  师示颂曰:

      学者恒沙无一悟 过在寻他舌头路

      欲得忘形泯踪迹 努力殷勤空里步

  你想到达,只要向空的路上走就会到的。诗偈写完,命徒弟们替自己剃发、洗澡、披衣、声钟辞众,俨然坐化。

  “时大众号恸,移晷不止,师忽开目谓众曰:出家人,心不附物,是真修行,劳生惜死,哀悲何益。”

  然后又留了七天才走。说个笑话,这和尚叫别人不要情渗漏,不要有感情,自己给大家鼻涕眼泪一流,舍不得,又回来,陪大家玩了几天,这一次再也不留了,大家不要哭啊!走了,这就是洞山。

  洞山最重要的东西是五位君臣。等于临济宾主四料简。

  现在再说曹山,指月录卷十八:

  “抚州曹本寂禅师,泉州莆田黄氏子。少业儒,年十九,往福州灵石出家。廿五登戒,寻谒洞山,山问阇黎名什么?师曰:本寂。山曰:那个聻啊!师曰:不名本寂。山深器之。”

  真正高明的人,两下子就对了,实在聪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学,假如问他叫什么名字?本寂!什么?师父,我是本来的本,寂灭的寂。人家可不同的,文字就是道嘛!既然叫本寂,还讲什么呢?这就是伶俐、聪明,第一等人物。

  师父也在找第一流的徒弟,这两下,洞山器重他了,他便在洞山那里住了下来,从此可以入室,在方丈房里跑来跑去。

  “自此入室,盘桓数载,乃辞去。山遂密授洞上宗旨。复问曰:子向什么处去?师曰:不变异处,岂有去耶?师曰:去亦不变。”

  这就是禅,等于永嘉禅师见六祖说:分别亦非意。分别也是空嘛,没有错。

  “遂造曹溪礼祖塔,自螺川还。有佳山水,因定居焉,以志慕六祖,乃名山为曹。”后来曹山到了广州拜六祖塔,再回到江西临川,定居建寺院,因崇拜六祖,所以叫曹山。

  曹山法统完全传自洞山,其教育法见指月录等书,他的说法、见地、修证、行愿都在内。里头的小字是后世曹洞宗门徒加的,更要注意。

  “僧问:学人通身是病,请师医。师曰:不医。为什么不医?师曰:教汝求生不得,求死不得。”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