惟贤长老:净土教的殊胜和修法(2)

因此,在解决生前死后的问题上,只有学佛念佛才办得到。生前能很好地生活,无灾无⑵桨布椋凰篮竽芄还蒙拦亍⑸鞣降媒馔眩罘鹗亲羁煽康耐揪丁D忝悄芫刍崮罘穑馓趼纷叩煤芎谩4幽壳笆澜绱蠡肪忱纯矗

因此,在解决生前死后的问题上,只有学佛念佛才办得到。生前能很好地生活,无灾无病、平安吉祥;死后能够过好生死关、生西方得解脱,念佛是最可靠的途径。你们能聚会念佛,这条路走得很好。从目前世界大环境来看,情况不是很妙,人心污浊,秩序混乱,不安定的因素很多。佛教还不普及,念佛人也不多,假使佛法普及,念佛的人增多了,这一个污浊、混乱的现象就可以慢慢改变。心净国土净,心染国土染,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希望念佛的人越多越好,念佛的声音是最好的声音,念佛法门是最微妙的法门、最殊胜的法门,这个信念大家要坚定。

二、净土教的修法

(一)四种念佛方法

念佛的方法,一般分为四种:观想念佛、观像念佛、持名念佛、实相念佛。

观想就是根据《观无量寿经》修十六观,从西方太阳落时,观西方极乐世界、西方三圣的法身等。观像呢,就是专门观想阿弥陀佛像或西方三圣像。持名呢,就是专念一句佛号,保持正念,这个是善导祖师提倡的。实相念佛,就是借念佛号求得顿悟,念到明心见性,见如来法身,也就是证得空性,这叫实相念佛,那就要修禅定

在这几种念佛法门中,持名念佛最好,因为持名念佛不管岁数大小,不管文化高低,不管在庙上、家庭、路上、田边地角,都可以念,很方便。不像密宗要设坛,要修供;不像禅宗专门要有禅堂,要有清静的地方;也不像讲教理的天台、华严、唯识法相宗,需要参考很多经书,要有讲法的地方,有一定的时间才能讲。这样一比较起来念佛法门就最方便,并且你能专门念下去,一句洪名成了习惯,那么你就正念相续,一日到七日一心不乱,就是最高的禅的境界。这时,你的慧眼就开了,胸襟就宽广了,就可以证悟了,实现花开见佛。所以一个修行人的目的,一是要恢复佛性,像如来一样;二是要证得般若,般若就是最高的智慧,即无我慧、空慧。这两种成就,一句佛号都能得到,就看你诚不诚心。

(二)持名念佛必须要结合礼拜、赞叹、观察、发愿、回向

《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有这么一段:“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这一段说明:你能念佛忆佛,在现在、将来,必定要见到佛,而且离佛不远,佛就在你身边,因为你在念佛,佛就会照顾到你,这是佛的愿力加被。

“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就用不着其它的修行形式,修密呀、修禅呀种种,你自然就可以开悟。

“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曰香光庄严”,念佛就在花丛中,在莲花丛中,你自然就有莲花的香气,这种境界就叫做香光庄严。香是什么香?即是《六祖坛经》上所讲到的五分法身香:戒香、定香、慧香、解脱香、解脱知见香。在念佛号中,你的佛性之香、五分法身之香就可以发挥出来,以此香庄严自己。光是什么呢?光是智慧,心光开发,那就有无量无边的智慧,般若智慧发生了,佛的无漏功德智,包括根本智、后得智就产生了。这个香、光是我们学佛必须要达到的。学佛必须要恢复自性法身、恢复般若智慧,自性法身就是香,般若智慧就是光。念佛念好了就会得到香光庄严,这种庄严与世间上的所谓庄严是不可以相比的。一般世俗人,穿得好、吃得好叫庄严,住高楼大厦叫庄严。我们说这些是不可靠的,是变化的,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这种“庄严”只有增加贪心,很多人为此而犯罪。真正彻底的庄严,必须要走学佛的道路,其中特别是念佛。念佛念好了,就达到这么一个香光庄严的境界,所以念佛法门非常殊胜。

持名念佛在净土法门之中叫做正持,还要结合什么呢?唯识宗祖师世亲菩萨的《往生论》里讲,要结合五种,除念佛以外,要礼拜、赞叹、观察、发愿、回向。礼拜就是拜佛,在拜中求忏悔、消业障。赞叹就是称扬佛号,赞佛功德,念经、唱赞颂都在赞佛的功德。观察,在心中要观想佛像,观想佛的光明,照射我的身体,结合要保持正念,即念佛、念法、念僧。发愿,要愿生西方,而且愿我的六亲眷属、一切冤家、一切众生都要往生西方。这是菩萨发愿,是结合菩提心的发愿。回向,就是以你念佛的功德、持诵的功德,普施于一切苦恼众生,使他们都能得到这种功德,生前得到安乐,死后往生西方。以上就是除了持名外,必须还要有的行持。

净土宗的经典有五经一论,五经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楞严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华严经·普贤菩萨行愿品》,一论就是《往生论》。研究和奉行净土宗教义,必须要懂五经一论,这里面详细介绍了净土法门的修行方法。你们念佛时,能够结合礼拜、赞叹、观察、发愿、回向,就符合这个修行方法了,也符合佛陀的心愿,这个功德就很大了。

(三)不可忽略三福业的修持

另外,不可忽略的就是《无量寿经》里所讲的三福业的修持。现在有一些偏向,有些人认为我一天只是念佛就好了,庙子不要去,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做,成天关起门来念佛。这种认识、这种做法是极端错误的,是对佛法没有正确认识、有偏见的一种行为。佛陀在经典中,并没有要你这样闭门念佛,百事不管,庙上也不去,好事也不做。为了修心,暂静一下是可以,但是你理解成光是念佛,其他什么事情都不要做,这就错了,与佛的教导不相符。佛在《无量寿经》上指示,念佛人要修净业,又叫三福业。在《阿弥陀经》上也讲“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就是说除了念佛以外,你的行动必须要符合于佛菩萨的行动,救苦救难、广行方便,那就必须要提高自己的德行,去利益他人,修大乘法。

这三福业是:

第一、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一个念佛人,不要忘记父母恩、师长恩,要孝敬父母,奉侍师长,而且要对广大众生修慈悲心,要爱护众生生命,不要杀生,要以慈悲心对待众生,并修十善业: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不贪、不瞋、不痴。

第二、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皈就是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众戒包括的内容就很多,居士的五戒、八关斋戒、在家菩萨戒,出家的沙弥十戒、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五百条戒都包括。不犯威仪就是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行住坐卧都保持端正,走正道。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