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缘起支—生命轮回的次序(5)

接下来是老死,前面所讲的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过程都包含在老和死里。 以上这些就叫作十二缘起支。其中现世的爱、⒂姓馊鲈灯鹬Ы凶鳌澳艹伞保笫赖纳屠纤澜凶鳌八伞保饩褪堑诙匾蚬五、区分两重因

接下来是老死,前面所讲的从名色到受之间的全过程都包含在老和死里。

以上这些就叫作十二缘起支。其中现世的爱、取、有这三个缘起支叫作“能成”,而后世的生和老死叫作“所成”,这就是第二重因果。

五、区分两重因果的意义

轮回的因有远因和近因;轮回的果也有远果和近果。远因是什么呢?远因是前世的无明和前世造的善恶业。近因是什么呢?近因是指现世的爱、取、有。远果是指后世的生和老死,而近果是指现世从识到受的五个缘起支。

即使有远因,但是如果近因不具足,也是不会投胎的。也就是说,虽然我们有了前世的因——无明和行支,但是若能在这一世中修行成就,没有了爱缘起支,彻底地断除了对轮回的贪欲心,那么,即使在往昔所造恶业尚未完全清净的情况下,下一世也不会再投胎转世了。

经书里面讲,木车有两个车轮,若缺少了其中一个车轮,车就没有办法行走;同样的,即使以前所有的这些因都存在,但若缺少了贪欲,就不能转世了。

粗大的贪欲可通过出离心来解决,细微的当然要通过人无我的修法来解决。

阿罗汉有远因,但是没有近因——爱支(贪欲),因为贪欲属于烦恼,而阿罗汉已断尽所有的烦恼。他这一世因为前世的因缘,也会感受很多果报,在《百业经》等经书里讲了很多阿罗汉受报的公案。尽管如此,下一世他却不会再入轮回,因为他没有了贪欲。就是为了让我们了解这些,所以才把十二缘起支分成两重因果。

有人会提出质疑:那么,很多高僧大德已经成就了,为什么还有违缘?还有病痛呢?

这有两个可能性。一个可能性可以从十二缘起中看出,虽然高僧大德们这一生修得非常好,已经断除了烦恼,但以前他们曾经是凡夫,不要说一般的高僧大德,连释迦牟尼佛未成佛前也做过凡夫,是凡夫就一定会造业,而因果是永远不会错乱、不会虚误的。所以,即使是高僧大德,只要他的远因还没有了结、没有还清,那么,这一世他也会感受很多痛苦。但是,感受这些痛苦是他从无始以来到现在,在整个生命循环当中的最后一次。

我们都知道龙树菩萨的故事。乐行国王的太子到他面前索取他的头,龙树菩萨说:“你自己砍断带走吧。”太子用宝剑无论怎么砍他的颈部,都好象在虚空中挥舞般无法砍断。龙树菩萨就说:“我在五百世以前,就已完全清净了兵器砍割的异熟果报,但我曾经在割吉祥草时杀害小虫的异熟果报还未清净,所以用吉祥草可以砍断我的头。”太子割下一根吉祥草,用它砍断了龙树菩萨的头。也就是说,即使像龙树菩萨这么高境界的人,也还是会受因果报应的。所以,一个可能性是,这些高僧大德、成就者们也许还有最后的一些果报尚未了结。

另一个可能性,可以从下面的例子中看出。释迦牟尼佛成佛以后,本来不可能再受任何因果报应,但是,佛陀为了让世人明白因果不虚之理,仍然会示现生病。例如,舍卫城的恶生国王向释迦牟尼佛的故乡进攻,shā死了七万七千释迦族人,当时,整个城市的街道遍布“鲜血”。因为恶生国王下令,只有当城市的街道上鲜血横流的时候,才能停止杀戮。最后没办法,他的手下只好把很多红色染料倒在水中,把水煮成赤色,并倾倒在道路上,看上去就像血流成河一样,恶生国王这才满意。就在那个时候,释迦牟尼佛的头也开始痛起来,这是为什么呢?因为,释尊前生和那些族人共同造过恶业,佛也说:“因彼恶业,虽然我已证得无上菩提,却仍要感受头痛苦报。如果我没有获得如此圆满的功德,那么今天也会被恶生王shā死。”这当然是不可能的,佛是为了让人们相信因果的存在才示现头痛的。

另外,据《律经》记载:在二千多年前的古印度,冬天气候很寒冷,刮风时连竹子都会裂开。当时,很多比丘都因没有鞋、帽御寒而生病,佛也因此而生过病,生病时也会吃药。有一次佛背疼,就请迦叶比丘念经,这种情况也是有的。但这些都是不可能的,只是一种示现而已。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