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吹、呼、嘻、呵、嘘、哂六种息(或作气)治五脏诸病。六种息与脏腑的关系为:“心配属呵、肾属吹、脾呼肺,四圣皆知、肝脏热来嘘字至、三焦雍外但言嘻。”俗称六字廖。 9.上息治沉重,下息洽虚息,满息治枯瘠,焦息治肿满,增长息治羸损,减坏息散诸阴膜,暖息治冷,冷息治热,冲息治雍塞,不通症结肿毒,持息治战动不安,和息通治四大(地水火风)不和,补息补虚乏。善用此十二息,可以遍治众患。 禅定瑜伽对养生有着重要作用,可用中医的观点来加以解读。如我国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素问·上古天真论》)“邪之所凑,真气义虚。”(《素问·评热病论》)“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素问·刺法论》)说明精神的安定和谐与正气在抵抗疾病及延年益寿方面的重要性,做到精神内守恬淡虚无,从而能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体的自我调节、再生能力与免疫能力。 古代的得道之长寿者皆以禅师居多,他们虽然衣食非常俭朴,医疗条件极差,甚至常年风餐露宿,但精神充实,“禅悦法喜”充满,因而能尽享天年。虚云惮师的一弟子妙智法师(俗名蔡松苍)1888年12月28日出生於福州市鼓楼区,2004年5月於佛堂安祥逝世,世寿年116岁。他生前总结自己养生之道是:“三勤、三静、三淡、三乐。”三勤谓脑勤、手勤、脚勤;三静即静心、静气、静行;三淡是看淡权力、看淡金钱、淡忘年龄;三乐就是要助人为乐、知足常乐、自得其乐。他的这种养生之道与他的禅修生涯是分不开的。 无数瑜伽圣贤及高僧大德的禅修实践证明:”生命在於静“,瑜伽“禅定”的理念舆方法是瑜伽、中国传统养生的一大秘诀,人人都可以通过修禅定瑜伽充分调动自己身心本具的巨大潜能,从而实现祛病强身,恰情养性,延年益寿。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