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凡是有生有灭的,都是不究竟的(3)

“你开着眼睛也可以啊!与一片自然光合一。忘记了身体,忘记眼睛,与光合一。 光是不生不死的,在自然科学里头,光是不生不灭的。 不过,你现在看到的光,还是光色,不要着色。所以叫 阿弥陀佛 ,是无量寿光。
!”

“你开着眼睛也可以啊!与一片自然光合一。忘记了身体,忘记眼睛,与光合一。光是不生不死的,在自然科学里头,光是不生不灭的。不过,你现在看到的光,还是光色,不要着色。所以叫阿弥陀佛,是无量寿光。无量寿,寿就是寿命,它不生不死,所以无量寿、无量光。也没有边际,不在内、外、中间,一片光明中。这样懂了吗?懂了,就不要讲话了。夜里黑色黑光,白色白光,慢慢你晓得光色,就不管了。光能同你的性能一样,你只要不起分别,它就自然如如不动了嘛!所以叫‘如如不动’,‘如如’,两个形容词,还有个什么叫‘如如’啊?好像好像没有动了。”

“你不是看过《六祖坛经》吗?‘不思善,不思恶’,好的也丢,坏的也丢。都抛光,就住在与虚空光明合一中。这懂了吧!不思善,不思恶,你还有个分别呢!善恶都不思,善恶两头都有思!一下跟人家辩论起来了,毛病!”

“还要放!无我了嘛。无人相,无我相,不是理论。只是一放,你就到了。无人相,无我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就完了。过去心不可得,一个念头来,过去了嘛!未来心不可得,念头没有起,当然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当下就空了,听过了就完了嘛!”

“嗯,又来了!丢!喜怒哀乐都丢。你《中庸》忘记了?‘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怎么中节呢?起来就把它空掉了。‘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都给你讲完了。不要给情绪动了!‘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你管它悲欢喜乐来,都是一扫而光。一个《中庸》,一个《大学》,就完了嘛!这几句话,就完了嘛!‘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及其至也,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你都会呀!你师大毕业的。”

“嗯!这下你又被悲感困住了!丢掉!看光去。不是看,体会光去。悲感怎么来的呢?有人问过佛陀,有些人明白了,大哭,有些大笑。佛说那些堕落短暂的菩萨,过去修行,已经知道了,现在迷住了,堕落了。一下子明白了,会大哭。为什么?觉得我怎么那么笨啊!把自己的东西丢掉。那堕落久了的菩萨,明白了,哈哈大笑。这些都是情绪。中庸说:‘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节,要节制,要把它停掉。‘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跟虚空合一。《中庸》都讲了,就那么简单,比佛法还要明白。你懂了佛法,儒家这才懂了。现在我背《中庸》给你听,你懂了吧!懂了就信得过。一信就拉倒了,一路下去了。”

“至于生理上变化,什么流汗啊!光明啊!你爱去玩弄,这多呢!一个男的,一个女的,两个插进去,还快乐得要死!等一下没有了,这就叫性交。三秒钟都没有,就完了。诸行无常一切空,可是众生都迷在那个里头。那不是工夫吗?也是工夫啊!一个男的,一个女的,拼命劳动。打坐时,你搞气脉,什么‘’、‘阿’、‘’的把呼吸闭住,一个人在那里做劳动而已,没有什么两样。”

“还有一点吩咐你,什么‘吸一口气,闭住’,那是笨办法,不对的。出世法是什么?你碰到那个不对的,呼一口气,鼻子呼出来了,切断了,不呼也不吸,那个是对的。你看!现在我跟你讲,你在境界中,不呼也不吸,这个是对的。不是吸进来,不对的,有呼吸就不对了。念头动了,呼吸就动;念头不动,呼吸也不动。”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