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需要心灵的教育(3)

当然,我给大家讲这些,并不是要求你们都学佛,都当 居士 ,甚至都出家,而是希望你们对佛教要有个正确认识。佛教中一直强调,行善是智者之⒃於袷怯拚咧校裕啻嫔菩摹⒍嘧錾剖率墙∪烁竦奈ㄒ煌揪丁N颐

当然,我给大家讲这些,并不是要求你们都学佛,都当居士,甚至都出家,而是希望你们对佛教要有个正确认识。佛教中一直强调,行善是智者之选、造恶是愚者之行,所以,多存善心、多做善事是健全人格的唯一途径。我们都生活在一个彼此关联的社会中,帮助他人也就是成全自己,了达这一点对你们的将来,真的非常有用!

五、大学生需要正确的引导

1、衡量一个人成才的标准

2007年6月7日,毕业于哈佛的比尔·盖茨,曾应邀前往哈佛大学毕业典礼演讲。他去了之后,很坚定地告诉学生们:“我以前在哈佛读书时,学了很多经济学、政治学的新思想,也了解很多科学上的新进展。但后来才发现,人类最大的进步并不来自于这些。如今世界上的各个角落,有许多病人、读不起书的儿童、特别困难的穷人……为了解决人类的这种不平等,我们一定要关心弱势群体,真正为他们做些实事。希望你们30年后再回到哈佛,想想自己所做的一切。我希望,在那个时候,你们用来评价自己的标准,不仅仅是专业成就,而是为了改变这个世界深刻的不平等,所作出的努力。”

当然,这种不平等,有些是你自认为的,有些是前世业力造成的,但不管是哪一种,大家在步入社会后都可能遇到,所以提前一定要有心理准备。在这方面,很多老师有非常丰富的社会经验,知道人生是怎么熬过来的,本来自己的能力、智慧很不错,但因为种种原因,待遇一直不公平,以至于无法施展任何抱负……用自己的这些经验来教导学生,他们应该非常受用。否则,有些学生十分幼稚,想得特别美,觉得到了社会上可以大展身手,可真正处于那种环境中时,才发现自己眼高手低、高分低能。

现在高校招收学生的标准,唯一只看分数,但分数根本看不出一个人的能力。很多分数高的人,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但他道德水准特别低的话,将来也不会有太大作为。

2009年,长沙市一中的学生马天之,被美(mei)国宾州州立大学等美(mei)国9所名校同时录取。原因是什么呢?他16岁时,只身赴汶川救灾,是最年轻的湖南志愿者。美(mei)国各大名校正是看上了这一点,觉得他的社会责任感、奉献精神很强,所以都纷纷录取他。

但我们现在,却与之相反。今年某城市有招收老师的考试,有个人曾到很多偏僻地方,当了5年的志愿者,而且专业水平相当高。原本十几所学校都想要她,但就是因为她去过偏远地方当志愿者,大家都担心她心理有点问题,最后谁都不敢要。

现在不管是招老师、还是招学生,基本上都只盯着分数看,除此之外,对个人素质、道德修养并不关心。过去孔子强调的孝顺、仁义,如今提都不提,这实在是当前教育最大的缺憾。假如不提倡道德的话,一个人分数再高,又有什么用呢?现在好多人考上研究生、博士生,就好像已经成佛了一样。其实,倘若自己人格不好,对父母不孝顺、对社会不关心、对众生没有悲悯心,那到了最后,也会变成“废品”的。

也许这些语言,个别人不一定爱听,但我确实是把所看到的现象,直言不讳地说了出来。假如你觉得不对,可以在提问时,直截了当地反驳,我一般不会生气的。我们藏传佛教有个特点,那就是辩论。在辩论的过程中,什么事情都可以说,但说了以后,对方进行驳斥时,自己要有一种承受能力。虽然我辩论不是很好,但还是想把现存的某些问题说出来,这样一来,很多同学就知道今后要关心什么了。

爱因斯坦曾经这样定义“教育”——“教育,就是当一个人把在学校所学全部忘光之后剩下的东西。”可见,教育不单单是知识的累积,更需要心灵的教育、爱的教育。如果没有这个,教育就丧失了它的灵魂。即使外面的高楼大厦修得一年比一年高,也不会让人们感到满足,反而内在的欲望、攀比、嫉妒、痛苦会越来越大,道德水准越来越下滑,最终离快乐越来越远。

要知道,快乐并不是建立在物质上的。像我们藏地,因为保留着非常清净的佛教文化,人们的生活虽然不是那么富足,没有特别高级的轿车或房屋,但大家却有一颗知足少欲的心,尽情享受着大自然的快乐。所以,内心的充实,有时候比拥有什么都重要。

2、人类在21世纪的新方向

汤因比跟池田大作之间,曾就人类社会和当代世界的问题,有过一场著名的对话,后被人编录为《展望21世纪》,并译成中文、日文等多国文字。书中记录,汤因比博士认为:19世纪是英国人的世纪,20世纪是美(mei)国人的世纪,而21世纪将是中国人的世纪。中国统治全世界,依靠的不是军事扩张,而是以大乘佛教和儒教思想,引导人类实现精神方面的大同。每个人若能有一分爱的选择,加在一起将会是整个世界的选择。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汤因比博士早在三十多年前,就具有远见地指出:中国必须保持自己的价值观,如果全盘西化,则势必给世界带来灾难!

不过,令人痛惜的是,汤因比根本没料到,在他去世后没几年,中国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放弃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有些历史学家也说:汤因比博士若还在世,看到如今的现状,可能特别伤心。为什么呢?本来他对中国抱有很大希望,希望儒教思想跟大乘佛教在21世纪,可以在全世界遍地开花,并视其为拯救人类的唯一妙药。然而如今的中国,已经背弃了他所寄予厚望的历史使命。人类如果没有精神的归宿,只是拼命地追求外在物质,到了最后,很有可能自取灭亡。

当然,也并不是说只要是古代的,就全部非常好,毕竟有些传统也不一定适合当代。但是,我们也不能认为古代的全部不好。藏地著名历史学家、旅游家根登群佩曾言:“认为过去的传统都是魔鬼造的,应当舍弃,而新来的应统统接受,这种想法是不对的。”所以,古代心灵方面的教育,比如感恩、惜福、节约、孝顺等理念,我们还是要重视起来,并继承下去。

在心灵教育方面,除了儒教文化、西方心灵哲学、其他宗教以外,我个人经过多年的学习体会,觉得更好的应该是佛教。听说在座很多大学生,在一些老师的带领下,举办过七天的禅修夏令营,这非常好。如今人们在追求名闻利养之余,更需要一份心灵的宁静,哪怕只有短短七天,也是一种享受。当然,这种享受的背后,还有更深的一些境界。

要知道,人之初,本性都是善的,但因为后天恶知识、恶劣环境的影响,染污了我们的本来面目,才出现了种种颠倒迷惑。所以,大家有时候应该到清净的寺院去调整心态,通过禅修的方式,来认识心的本性;或者通过学习佛教的因明和中观,用自己的智慧去分析万法是不是空性?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