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日晚饭后,怀师又叠珈上座,示范呼吸之法,净心之法,禅修之法,养生之法。“孔子有云:少年戒之在色,中年戒之在斗,老年戒之在得。你们是国家的精英,第六意识用的太多了,不要未老先衰啊”。老人语重心长的谆谆教诲,依然在耳边响起。 2008年5月27日在太湖大学堂南怀瑾老师与欧美同学会人士的合影 二、接引上路 时光流逝,斗转星移。2010年夏,我创立的“未来中国助学联盟”在世博会启动。这是一个智力公益组织,邀请国内外的领军人物给全国、特别是二三线城市的大学生,以公益讲座的形式,为他们传递思想、分享生命,用自己的人生宝贵经验而不是钱,来助力青年成长。想到2008年向老师求法的殊胜,这一次我又斗胆向老师求字。上午邮件发出,下午就收到了回信:再造中国,走向未来。这是南老师为“未来中国助学联盟”所题。后来我才得知,老师当时手有些抖了,是分三张纸,写了这些字。我说要去取,他说,不必来回跑了,把时间用在做事情上。我说,那我寄些钱,表达心意。他说,把钱用在你的公益事业上。 “再造中国,走向未来”,其实最初我是不敢用的,觉得这八个大字太大了,我哪里配用啊。但是,随着“未来中国”的不断发展壮大,我再一次体会到了老人家的远见:两年的时间里,我们集合了国内外100多位公益导师,在全国20多个城市,进行了40多场公益演讲,面对面的听众就达4万多位大学生,最多的一场竟有8000多人,网上关注度也达百万人。我们的书、杂志、电子简报、青年营--用各种形式,成为青年成长的助力,重新构建了青年人的价值观,不正是“再造中国”吗?!当青年人真正发挥出太阳般的光亮和热情,不正是“走向未来”吗?! 每一次的“未来中国讲堂”的远行,我仿佛都能看到怀师的指引。不经意间,我们竟然走了那么远,影响了那么多年青人的心。我们是凡夫,看不见,也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但有老师的指引和护持,我们创造了奇迹。每天邮箱里各种热情洋溢的来信,我意识到:“再造中国,走向未来”,老师让我们的行动有了标的,有了方向,有了意义。给几万人带去温暖,带去生命的感动,是老师把我,从一个平凡女人的朴素发心转成一个走向菩萨的大悲路径。 三、委以重任 宏达的一个短信把我召到了太湖大学堂,说老师2012年1月7日晚讲《女人的修养》,让我来听,并小住几日。懵懂的我,无法预知,此行竟然改变了我后半生的人生轨迹。 1月8日下午,我随宏达来到了老师的办公室(想起当时见到他的欢喜与拘谨,此刻的我又是泪流满面)。他的办公室不大,拥挤,而我更局促。怀师热情地招呼我:快坐下,喝咖啡,吃点心,不要客气,就像迎接一位老朋友的到来。老师开门见山:“王红啊,你来的太好了。我要你来办一个女校,这是我几十年的心愿。”他随手把女校的名字给我写到纸上,细致地告诉我,女校的内容,女校的目标。他说,“最好在南方起步,这样我和宏达可以帮衬到你”。他考虑的是这样的细致。老师讲话有些口音,而且各种旁征博引,我跟上有些吃力,但有一句话,清醒无比地深深烙在了我的心里:“趁我活着,把它办起来”。我当即不假思索的说:“好,我做!” 出了老师办公室的门,我有些嗔怪宏达,这么大的事情,你事先让我有个准备啊。宏达说,“我根本不知道”。晚餐桌上,南老师也说,的确没有人知道这件事情。现在,我庆幸自己当时的应答,创立女校,对我来说,是“此生只为这一天”。 1月7日,2月18日,3月17日,南老师连续三次初讲《女性的修养》,前所未有。老人家引经据典,从“西周三母”太姜、太妊、太姒的母仪天下,讲到明初女词人冯小青的“愿为一滴杨枝水,洒向人间并蒂莲”的大悲情怀。他说,母教,比哪个学校都重要;中华民族需要站起来,未来的时代需要女性站出来,这不是说一定要女性来做领袖的意思,而是女性作为社会的基本力量,需要培养和建立妇女的道德,来影响男人,影响社会与世界。办女校,是为了培养真正有品德、有才能的女子,这样的女子“母仪天下”,能使这个人类社会,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