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修德,河北省邢台城内人。事母至孝,待人以诚,性情淳厚。皈依三宝.严持 五戒。民国二十七年仲冬,其母病笃,全家念佛。母临终谆嘱修德曰:「好生念佛。 三年之内,念佛勿辍。」嘱毕,吉祥卧.安祥而逝。三时後,体软顶热,面露红光。 修德既遭母丧,一切如礼。且遵母命,三年之内,行住坐卧,念佛不辍。每日鸡鸣即 起,至圆照塔下,右绕念佛。行路时,设有挡途瓦石,必踢除乾净,免碍行人。若逢 斋期,必到开元寺佛殿,击磐燃灯,照应香火。逢人即劝念佛。其劝念佛辞曰:「念 佛吧!念佛吧!极乐世界是咱家。」其持佛号也,至专至勤。其守母命也,惟诚惟 谨。迨民国三十年十一月间,屡言:「母命圆满,吾将归矣!但因夙业难逃,须受疼 痛之苦。」已而现微疾。疾发时,胸背疼痛,果如所言。一日力疾,到开元寺拜佛。 拜毕回家,即闭目合口,不视不话。惟含笑端坐椅上,左手作捻珠念佛状,安然化 去。历四小时,顶犹温暖,异香数日不散。时民国三十年十二月初一日也。世寿五十 有六。 余铭生 告以:「临终十念,决定往生。」铭生又振作精神,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 至第八声,音骤低,气绝。历一刻钟,忽醒,向大众高声大笑,连声说: 「我高兴极了!」遂安祥而逝。 余铭生,浙江岱山高亭人.业农,纯朴好善。乡里有纠纷,必出而排解。扶危济 困,成人之美,乐为己任。然不识佛法为云何。其子鼎镛,青年奉佛,皈依圆瑛法 师,专志净土,在乡间创办佛教居士林,导众念佛。时铭生虽受薰习,但行持未笃。 一九四一年正月二十三日,患微疾。延七日,病转剧。鼎镛即组织莲友率家属虔诚助 念。经一日夜,病情好转,神志亦清。鼎镛善言慰喻,告以念佛往生殊胜之理。铭生 恍然领悟,心生欢喜,放下一切,专心念佛。且告众曰:「为念四字洪名。」众从 之。二月朔农,谓子曰:「要理发、沐浴、更衣。」鼎镛曰:「父能生西否?」答 曰:「能!」其语决断有力。时大众继续助念,佛声不断。翌日子夜,铭生告众人 曰:「我已见到阿弥陀佛,手捧莲花。」言毕,即欲起身作乘莲台势,并自击引馨,高声称念佛号。历一小时,声惭低,胞弟铭茂等在旁助念。告以:「临终十念,决定 往生。」铭生又振作精神,合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至第八声,音骤低,气绝。 历一刻钟,忽醒,向大众高声大笑,连声说:「我高兴极了!」遂安祥而逝。次日大 殓,四肢柔软,面色红润如生。世寿四十有九。 夏莲居 一日谓人曰:「余大事已办,决舍浊世矣!」於时精神奕奕。开示法要,及修 持所现境界,多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後,示微疾。夜间家人侍侧,闻其 念佛相继。忽闻厉声一唱,驾视之,即於此一句万德洪名声中,安祥往生矣。 正念分明,说行便行。 夏莲居,少志学,博贯群籍。穷研理性,兼擅众艺。中年潜修内典。由宗而教, 由显而密,圆融无碍,会归净土。乙丑,军阀张宗昌督鲁时,以莫须有之罪相加,籍 没家产,下令通缉,乃避祸东瀛。逾年归来,掩关津门。丈室唯供弥陀像,一心虔持 圣号,冥心绝虑,专精行道。历十载。感应道交,瑞徵屡见,见佛见光,从不示人。 有诗云:「一卷六字经,转破十年暗。人云我念佛,我说是佛念。迷云陈雾重重过, 瞥见澄潭月影圆。」九一八事变爆发,国难方殷。北京锚素一再坚请,乃来京卜居鼓 楼之侧。锐志潜修,尽心弘化,广赞大乘,宣扬净宗。诲人不倦,数十年如一日。求 道问学者,日盈於庭。获沾法益者,不可胜已。或明心见性,或生脱立亡,或往生现 瑞,或舍俗出家:至於闻教启信,洗心向善者,更什难数;乙巴仲冬,年八十有三: 一日谓人曰:「余大事已办,决舍浊世矣!」於时精神奕奕。开示法要,及修持所现 境界,多为平素未曾道及者。旬日後,示微疾。夜间家人侍侧,闻其念佛相继。忽闻 厉声一唱,驾视之,即於此一句万德洪名声中,安祥往生矣。正念分明,说行便行。 入弥陀愿海,为学人楷模,信乎!有关中念佛诗若干首传世。 徐老翁 其女问曰:「真有往生这回事否?」翁答说:「你等著看罢。」言竟,趺坐念 佛如故。少顷,不闻佛声。视之,已坐化矣。逝後,异香满室。 徐老翁,居士徐祖耀之父,家住宁波竺家巷廿二号。祖耀在上海交通大学执教。 翁皈依印光大师,笃修净土。终日披海青,独处佛堂,一心念佛。往生前,示微疾, 其女问曰:「真有往生这回事否?」翁答说:「你等著看罢。」言竟,趺坐念佛如 故。少顷,不闻佛声。视之,已坐化矣。逝後,异香满室。其二子一女,目睹瑞相, 亦长斋念佛,均不婚嫁。 邵慧安 慧安谓:「决於今夜丑时西去:」言已,复念佛。至丑刻,复云: 「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自逊法师亦来迎接,吾去矣!」旋即高声念 「南无阿弥陀佛」三声,吉祥而逝。面貌如生,四肢柔软。 邵慧安,原名治安。始信奉外道,後阅「印光法师嘉言录」,方深信三宝,皈依 印公,一心向佛,勤修净土。某年,以乘车不慎,失足伤气,精神日衰。经百馀日, 病势略差。是年古历九月二十四日,所居邑内张公殿住持自逊和尚荼毗,步往观礼, 并参加念佛,精神如故。归途因感受风寒,卧病不起。由是念佛益笃,志水往生。至 十月十二日,自知时至,因命家人助念。至夜初鼓,问家人云;「此时何时?」家人 妄云:「漏将尽矣!」慧安谓:「决於今夜丑时西去:」言已,复念佛。至丑刻,复 云:「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前,自逊法师亦来迎接,吾去矣!」旋即高声念「南无阿 弥陀佛」三声,吉祥而逝。面貌如生,四肢柔软。逾八小时後,探之,身体冷尽,顶 温犹存。 了愿 对弟子说:「我已亲见阿弥陀佛。身无病苦,心不迷乱,必当往生极乐。」 至半夜,复言「佛来!」遂高声念佛。渐渐声低,唇犹微动,安祥而逝。 了愿.俗姓陈,湖北黄岗县人。曾为黄冠,旋悟法非究竟,於十九岁出家为僧。 父某,见子出家,亦舍俗;平时随众坐香,而默念佛号;临终,预知时至,身无病 苦,作务如常,安祥坐脱。愿见其父精进念佛,归宿如此,大为感动。以故恳切持 名,日课一二万以为常。曾行脚参访四大名山,及终南、天台各地。後至普陀谒印光 老人,请示禅净宗旨。愿於禅教俱有深造,而归心净土。历任扬州高昱寺首座十馀年,及上海灵山寺、龙华寺住持。於沪、杭、苏、常各地,弘法三十馀年。解放後, 住上海。尝讲「楞严」、「弥陀」诸大乘经,法雨遍洒江、浙两省,善信皈依者甚 众;待人接物,和蔼可亲:凡求谒者,普劝吃素念佛,求生弥陀净土。晚年居佛子 园,二六时中,持念圣号不辍。文革时,忽病中风,言语赛涩,手足拘弯,经医治疗 略好。至冬至前,偶感风寒,劳倦欲卧。对弟子说:「我已亲见阿弥陀佛。身无病 苦,心不迷乱,必当往生极乐。」至半夜,复言「佛来!」遂高声念佛。渐渐声 低,唇犹微动,安祥而逝。时为一九七五年十一月二十四日清晨,寿八十六。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