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理由,知道宿命不必自高自大,你知道你过去你所完成的功德,都是由于佛的加被,我们之所以能够往生,不是由于自己的功德够,而是由于阿弥陀佛的誓愿啊。你把你种种多少生的功德看起来。知道,知道罪过很多,功德很微,而今日能得殊胜的因缘,我们现在就是在弥陀加被之中。若不如此,今日我们如何能同聚一堂来演说这些事情,我们都是多生多劫,弥陀一直在追逐我们在救护我们,有大恩于我们。今天还是摄受不舍,所以我们今天才得闻这一切,就不自高了。他又说:"往生彼国者,先知宿命才知道深仰佛德。"知道佛的恩德,佛的威德,佛的功德,你才深深的生起敬仰之心。所以这是宿命通的含义。 在此底下说洞视彻听,洞是洞达,洞然可以看到,彻听的彻字是很清彻,能听到。一个是看,一个是听。一个是天眼,一个是天耳,能够知道十方去来现在之事,这里包括天眼通,天耳通。第七第八两个愿。天眼通也叫天眼智通,也叫做生死智通。成为天眼者,是天道的人所得的眼,他能看见,他能看见远、近、粗的、细的一切的色,太细的我们看不见,这很显然。苍蝇腿上有很多细菌我们看不见,要借助于显微镜,是不是,要仪器。那天眼就不一样了。远、近、粗啊,细啊,再大的也看不见。你一上北塔你就知道了,你就看到一个圆圈,咱们地平是圆的,因为你的视力只有那么远。以你的视力当半径,成为圆的。再远就看不见了,所以这个眼睛很有障碍,而且这个通里头包括众生,末来生死之相,这些众生,这些生死到哪去,这些事情,天眼可以知道。在《大智度论》里边讲,天眼所见是什么呢?自地及下地,你所能看到的你自个的地位以及比你低的地。譬如一个欲界天的天人,他的"自地"是欲界天,"下地"是欲界天以下,人、修罗、畜生、鬼、地狱他都能看到;至于色界天、无色界天、佛菩萨的境界,超过他了,他就看不到了。天眼通远胜肉眼,还在于天眼的"洞视"。肉眼只能见障内(障碍以内),例如眼前的墙壁是我们的障,墙壁以外我们就不见了。天眼不同,能透过墙壁,障以外一样见,出世和世间种种的形色都没有障碍。再比较一下,龙树菩萨说:小声闻一般是能看一千个世界,"作意"(就是他入定了)能看到两千国土;大声闻多一点;缘觉又多一点;大缘觉不问作意不作意都能看到三千大千世界;诸菩萨能见无量世界的事物。至于极乐世界的人民,《宋译》中说:"一切皆得清净天眼,能见百千俱胝(百万)那由他(亿)世界,粗细色相......"亿可作十万、百万、千万、万万,不管是哪一个数,连乘到一起正是一个非常大的数。今经说洞视十方,也即是能知能见无量世界。极乐世界的人所得天眼通,十方无量世界去来现在之事都能够洞视,就是由于弥陀的愿力,远远超过其他由报得或修禅定而得的感通。 那么天眼通有两个什么意思呢?有两说:望西的解,日本的大德,他说有的众生看不到苦果,就不怕种苦因呀,菩萨畏因呀,众生畏果,唉呀!我知道今天受罪了,唉呀,真是可怕,他不知道这个受罪的因是什么。菩萨畏因呀!这个因,就知道果,这个因,就是通乐的因,所以这个通的好处。《会疏》又说肉眼就是看不见障外,你看不见地狱的种种苦,天眼就能看到。也看不到净土的乐,是不是所以能够知能够见,这个就启发吗?还有一个日本的说(澄宪)呜呼悲哉!不见地狱饿鬼之苦吗?不见父母师长之受报吗,你没有通,咱们只是说过,我父母在那受苦,你亲眼见,那就不一样了,正在那受报呀,你还能够享乐吗?还能懈怠吗?所以厌离心缓,报恩思怠。这是天眼的重要,这是其一。第二意呢?它文字很长我们就把它的意思说一说,不念它的原文,虽然这个愿,仅仅说是前头说只是说你要修善不要念恶。他这个提法,是《渧记》的提法,这么说很不够,这不是极乐所得的实际的利益。极乐国土圣众得了天眼他也就圆具了五眼,他也就有了慧眼、法眼、佛眼跟他本来的肉眼搁在一块五眼就具足了。所以他能见到尘数的佛国,并能可以明照一切众生,生生死死去去来来之相,于是他就可以救济众生,利乐万物,这才是这个愿的殊胜利益。他就扩大了,不仅仅知道地狱之可怕,我不去,而是知道种种,知道佛刹知道种种去来之相,跟着来救度众生,这才是殊胜的利益。 第八是彻听,天耳通能够听到六道众生的语言,及远、近、粗、细的一切音声。我们的耳朵很有限啦!咱们听见的声音只有一段呀!只是到几十兆波以上,几万兆波以下,这一段段声波里头我们听的到再高的超音波听不着了。这超音波存在很有用,它低了也不行,我们只是看到一段段东西,我们肉眼也只是看到一段段,光中的紫以外红外两边还有光呀!紫外线,红外线很多作用,你看不见。有的人说我没看到,我没听到,没有就不信,很有局限性,所以这个就是天耳。在"魏译"这叫天耳,在"魏译"他就说可以听到无量佛国诸佛所说,就能受持。"唐译"有同一意思,这个耳朵不但有闻音声,还包括闻法,所以这是极殊胜之处。这是第八通, 底下第九他心通。"我作佛时,所有众生,生我国者,皆得他心智通。若不悉知亿那由他百千佛刹众生心念者,不取正觉。"这无量无边的佛刹,众生心之所想,我都能知道,凡是生的人,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能知道。这个《会疏》说:我们来到极乐世界圣众,不需要修持,自然就能知道他心的情况。这个应其意乐,因知道他之心之所想和所念,我才可以随缘随机来接引。这一点很重要,往往有人相见不应机,有时很有名的人,大德很有修持而相见不相契。其实,因为没有知彼此的心,没有感动,不相知呀,所以接引他教化他就困难了。我知道他所想,他心里种种情况,我都了解如指掌,因为他心了如指掌,我来应意就容易啦,是不是,里边一来法会长住帮助你克服你短处不足,解开你心中的扣,都需要知道你的心呀。善知识,什么叫善知识,没有一法予人,佛氏门中无一法予人呀,没有说法给你呀!只是解粘去缚,你这粘住了,我给你划拉划啦,别粘着,你那捆着,我给你解个扣,这扣是你心里的扣,我不知你的心念,我不知道你心念我怎么解你的扣,那极乐世界就好办了,他都有,宿命通他去了之后他教化,无妨。底下,我们讲了"魏译"的解译,这里就简略了,主要就是说为了,救化众生这个愿就很重要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