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现象的变异,有生、住、异、灭。佛说:“念念生灭”,我们如能一念反观,即能自己发现,心理现象时刻在变。以人类心理状态来观察,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转化分为知、情、意三种状态: 知——知识、知觉、认识作用,时时刻刻,对内对外,起分辨认识作用。 情——情绪、情操、由知觉、认识、感受而起,如喜乐、忧愁、悲伤、恐惧、愤怒、焦灼等等,刹那起伏,变化不息,有些由于生理而引起,出现周期性的变异。 意——意志。由欲求或愿望的推动,不停地指挥身体的言行举动,诸如男女、饮食、生存等等,都是推动行动的基本欲求,这些欲求在明白真理之后,方可转成比较固定的愿望。 以上三种是明了意识,是自己可以觉知的心理活动。这些心理活动,不分昼夜,时时刻刻地活动,即使在睡眠时,亦是不息活动,不过稍朦胧而已。 潜意识——相当于佛学中的阿赖耶识,也即第八识。阿赖耶识,意译为藏识,能潜藏我人经历中之各种复杂经验,保持不失,成为一种潜在势力,不自觉地支配了某些思想、行动。表现最显著的,就是潜意识中的执“我”的势力,有生以后,无时不以我自居,从不怀疑,习惯成自然,潜意识中深深刻画了不可磨灭的幻影的“我“!不自觉地顽强地执我为实有,成为一种极顽强的中心势力,在有意无意之间表现出来,成为“我”的个性。换言之,性格受潜意识所支配,也是潜意识的反映,俗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因为一般人的性格,不自觉地受潜意识的支配,而潜意识又是以根深蒂固的我执为中心,确乎很难于改变,但也不是不能改变,只是改变很难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