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帝君阴骘文》里面有一句,叫“救蚁中状元之选”。一个人在进京赶考的过程救了一窝蚂蚁,最后考上状元。请问大家,一窝蚂蚁有多少生命?数不清楚。他那种慈悲心,所以“观其善必先知之”。下一句,“埋蛇享宰相之荣”。就是楚国的孙叔敖,他们当地有一个说法,就是见到双头蛇的人,就没命了。结果他看到双头蛇,他赶紧把双头蛇埋了,他怕后面的人又看到又没命了。然后自己回家之后,就哭哭啼啼的很难过,他妈妈说:“你怎么那么难过?”他说:“母亲啊,我看到双头蛇了,我怕别人再看到赶紧把它埋了,而我就快死了,就再也不能孝养你老人家了。”他当下这种存心是孝心、是善心。他母亲笑着说,孩子,你有这一念心,你以后会很有福了,不会有灾难,放心。你看我们以前的妈妈也会算命,算他儿子以后会有大福,最后真的做了楚国的宰相。 《文昌帝君阴骘文》大家好好读一读,我们这个课本里面有,当然不是现在读。大家下一次早点来,读一遍三分钟就可以读完,不会太长。“祸之将至,观其不善而必先知之矣”,看到他的心不善、行为不善就可以推断得了他的灾祸不远。有一句俗话讲,“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离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所以祸福真的都在一念之间的召感。接着讲: 【今欲获福而远祸。】 我们今天想要获得福报、吉祥,远离灾祸。 【未论行善,先须改过。】 还没有谈到如何积德行善以前,首先要先明白如何改过,如何改掉自己的坏习性、坏习惯。这一点就是改过要在行善之前。首先,假如行善都掺杂着这些过失,这个善就不纯,行善的功就不能彰显,这个功德就显不出来,这个是第一个意义;第二个意义,就是我们之前也讲到的,就像一个水桶,不改过,这个过就像破洞一样,水都流掉了,你再怎么灌,它也留不住;第三,善就好像醍醐一样,恶就好像毒药一样,你把这个恶、这个毒掺在醍醐里面,醍醐也有毒了。所以大家想一想,一个人都不改过,一直行善,其实他那个都是做给别人看的。内心里还是有很多不好的念头,不然他就去改它了,怎么还是都不改呢? 所以,我们还是要往纯善无恶去努力。所以我们了解到,要获福而远祸,这是我们的目标,这是改过的原因,要获福而远祸。那具体要改过需要什么基础呢?经文讲到: 【但改过者。】 这个改过的基础,要先发三种心。 【第一。要发耻心。】 羞耻心。 【思古之圣贤。与我同为丈夫。】 我们思考到,留名青史的这些圣贤人,跟我同样是人,同样是大丈夫。 【彼何以百世为师。我何以一身瓦裂。】 他可以百世留芳,留名青史,影响到百年、千年之后的后代子孙,甚至是整个人类、整个民族,这一生太有价值了。而我却是“一身瓦裂”,这个瓦裂掉了,它就没有用了,意思就是说这一生没有什么贡献,甚至于还成了家庭、还成了国家社会的负担,那就很悲哀了。所以“我何以一身瓦裂”,同样是人,怎么可以活成这样呢? 这个“染”就是染著、贪著。就是甘愿随波逐流,染上很多世间的恶习,“耽染尘情”。哪一些尘情呢?财、色、名、食、睡,这些欲望,都非常贪著。贪财、贪色、贪名、贪吃。你看病从口入,现在人这么多病,其实都还是欲望控制不住。还有睡,现在人有时候睡半天都睡掉了,古人是一寸光阴一寸金,很多都睡掉了。 【私行不义。】 “私”就是指暗中,没有人看到的时候,做一些违背良心的事情。 【谓人不知。】 以为人家不知道。 【傲然无愧。】 自己还觉得说做坏事都没有人发现,就很傲慢,自己还觉得自鸣得意,都没有被发现,很厉害,就“傲然无愧”了。其实一个人在做不义的事情,那是自己在作贱自己的良知。这样的情况假如再不扭转: 【将日沦于禽兽而不自知矣。】 就将要沉沦、沉溺,成为衣冠禽兽自己都不知道了。我们看到衣冠禽兽,好像觉得很严重,这个词。其实冷静看看,我们假如不受伦理道德教育,人不当衣冠禽兽都难。在现在的社会欲望太强,我们不要说别的,现在人类一年堕胎有五千万的记录,没有(记录)的那可能就再翻一倍了。禽兽都不会做出来伤害自己的亲生骨肉,可是却是万物之灵每天都在严重地发生。而且这个五千万当中有非常多都是未婚的少女,十几岁的占很大的比例。所以看到现在的社会现象,想到两千多年前,孟子的一段话提醒我们:“饱食”,吃得饱;“暖衣”,穿得暖;“逸居而无教”,每天游手好闲,没有人生目标,“逸居而无教”,就是没有伦理道德的教育;“则近于禽兽”。你说现在学历都很高,那他是学知识,不是学道德。 所以“圣人有忧之”,我们的祖先尧舜这些圣王,在几千年前就看到了这个问题,所以赶紧叫契当教育部长,教什么?“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我们看到这一段,今天假如不教他道义、教他做人,他怎么可能不“耽染尘情”呢?他怎么可能不“私行不义”呢?所以“人不学,不知道”,不能怪这些犯错的人,你得教他才行。谁教?父母要教,学校的老师要教,所有为人长者都要教,你当官的人更要教,当领导的人也要教。“天地君亲师”,“君”是领导者,“亲”是父母,“师”是当老师的人。 【世之可羞可耻者。莫大乎此。】 人这一生在世最大的羞耻是什么?自甘堕落,自己糟蹋自己,这是最可悲的事,没有比这个更可悲的事情。所以人一定要自重、自爱、自立、自强。读书志在圣贤,这一生读圣贤书就是要当一个好爸爸,当个好领导,当个好儿子。不愧父母,不愧兄弟,不愧妻子,这个妻子就是太太跟孩子,这样才对得起自己的家。不负国家,不负人民,不负自己这一生所学的东西,“君子所以用事也”,这一生才活得有价值,对这个世界有用。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