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这个孩子最后一天我就带着他们要出门,他就在那里流眼泪,我想去安慰他。结果我就走到他面前去要安慰他,他就抓住我的手一直喊,他说:“谢谢老师,谢谢老师!”喊的我也有点控制不住情绪,所以那时候我体会到触电是什么感觉,男人跟男人之间是有真感情的。这一些其实都是上天对我的垂爱,透过一个孩子让我们有信心,孩子是可以教的好的。 结果触完电又回到教室去,当我一坐下来,看到整个教室里面,有一本笔记放在一个桌上,就只有那一本,其他的都很干净。奇怪了谁的笔记本没带,我就把它翻开来,一翻开来,第一行字:“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就是我平常在讲这些做人的道理,这个孩子一句一句都把它抄下来,一个女孩子。我现在说到这里,她长什么样子就马上呈现出来。所以这个孩子来鼓励我信心:老师你教的东西,我很珍惜都把它抄下来了。孩子不是不愿意学这些做人的道理,是我们有没有用心抓住一些机会去引导他们。 所以这个灵魂的工程师是我们这生非常光荣的一份工作使命。人这一生没有白来,做最重要的事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现在所有的家庭社会问题,唯有靠教育改善人心,才有办法解决,没有其他的办法。您看很多国家的外交、政治、经济这些方式,最会用经济的美(mei)国人,他现在的经济如何?它是全世界欠债最多的国家。 所以既然我们自重而后人重,有一句话我印象很深。当时候在庐江,是2005年10月底,汤池很冷,冬天的时候零下五六度,而且没有暖气,所以你在外面的温度跟屋子里差不多。所以我们一进屋,其实是进电冰箱。那几年很冷,在北方的人来都受不了,为什么?北方有暖气,长江流域没有暖气,所以那几年很冷。所以刚到的时候包的很仔细,就怕风跑进去。而老人家11月份到了汤池给我们勉励,他说:“你们这一次做这个汤池和谐示范镇的教学非常重要。你们做好了,世间人相信五千年老祖宗的智慧还是可以利益整个社会,你们做不成,那世间人就不相信了。”我们听了怎么样?有没有压力?没有。动力!所以人要会转,转压力为动力,转危机为转机,都是一念之间。然后师长告诉我们,说到:“做到再说是圣人,说了以后能做到是贤人,说了以后做不到是骗人。”我听到这句话想我们教学总不能教到最后变成骗子就麻烦了,所以这句话对我的印象就很深,不可以骗人。 而这一句话在孔子的身上,他确实是圣人,做到之后才说。在《说苑·杂言》这一篇里面有段话,曾子说到他看到孔老夫子有三个行持,他自己还没做到,自己在反省。哪三个行持呢?从这段话里面我们也感觉到,曾子是非常善于学习的,他能跟在孔子旁边发觉他的德行、他应该效法学习的地方。大家有没有读过《论语》?有。那我们在读《论语》过程有没有看懂夫子的德行进而学习他的德行?这个就变善学。你看子贡讲的夫子“温、良、恭、俭、让。”那也是他的观察,他进而去学习他。我们不能《论语》读了好几遍了,你要跟孔老夫子学什么?不知道。那就不善学了,不善去体会,不善去观察人家的优点。《弟子规》有教善学,“见人善,即思齐”而且是“纵去远,以渐跻”你要马上去效法,不能嘴上说他的好,自己还是原地打转而已。曾子善学真的不简单,在《泰伯第八》里面曾子还向颜回学习,他向老师、又向他的同学学习。 曾子说道“见人一善,而忘其百非”,这个是“夫子之易事也。”平易近人,很好相处。都是放着人家的优点,哪怕只有一个优点,都去赞叹去效法这个优点,不把别人的不好放在心上,“忘其百非,夫子之易事也” 。大家可以感觉得到他时时都能肯定别人的优点,去赞叹别人、去帮助别人的优点,那跟人相处非常和乐,人家也很喜欢亲近他。当老师的人就要让学生喜欢亲近,离我们远远的我们就不好教他了,尤其是我们假如带着有色的眼镜看某个同学,他就不敢亲近我们。 “见人有善若己有之”,看到别人的功劳优点,就像自己一样高兴,夫子没有嫉妒心。前面是没有傲慢,对人没有成见,接着没有嫉妒心。“是夫子之不争也”,不跟人家争高下。随喜、肯定他人的功德、他人的功劳。这是第二个曾子观察到的优点。 第三,“闻善必躬亲行之,然后导之。”这一点非常可贵,“是夫子之能劳也”。当夫子闻到经典,闻到他人的善言,观到他人的善行,闻善了,他必亲自自己去力行这个教诲、这个优点;自己做到了,“行之”;做到了才什么?才去引导学生,做到再说,圣人。 而且他要做到,他要下很大的功夫去对治自己的缺点。我们今天要有恒心,当然就要把这个五分钟热度的习性去掉。我们今天要念念为人着想,我们必然要把自私自利去掉;我们今天要谦卑,必然要把傲慢去掉;能够时时肯定别人,必然要把嫉妒去掉。要去掉这些坏的习性容不容易?可是夫子都全力的去闻善行之,然后去引导孩子,而且他是他学生的好榜样。当一个好老师不容易,得要下功夫在谁身上?在自己。夫子他求学问的态度可以从这里看出来。有一次子贡在批评人,孔子就对子路讲:“子路啊,你很贤德吗?我都没有时间去批评人,光是在自己的德行上下功夫对治习气就没有时间,你还有时间去批评人。”这个话当中也可以感觉得出来,夫子对于自己的道德学问的用心程度。 那我们现在珍惜我们教师的这一份天职、使命,进而我们从经典当中来思考,如何成为一个好的老师?首先,师道,这个道是什么?本分。我们得很清楚我们的本分职责在哪?所以这个道字,老祖宗这个文字跟词都很有智慧,我们从延伸出来的词来看,道德、道路、道统、道心,还有没有?道学。有没有感觉从这几个词我们对于师道应该尽哪一些本分就有所体会。道路,老师是引路人,我们得是快乐的人生,才能把他们引对。所以老师每天要笑多少次?一百八十次,不能笑七次,不然我们带的孩子就越来越笑不出来。那我们首先要有道德,我们要承传道统,把五千年的智慧承传下来,承先启后。我们要保持什么?我们的道心、我们这一份慈悲心不退。 本分当中有一句在唐朝韩愈先生的《师说》里面讲的非常好:“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些重点我们没有办法再打开来说,今天跟大家一起先探讨一下。《师说》还有《礼记·学记》我们在古文课都有跟大家交流过,我们底下有光碟,或者是网络都可以,大家一起切磋共学。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