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梵文称为斯陀含果。证初果圣者断除三结后,必须继续修行,到另一阶段, 贪瞋痴减薄,便证得斯陀含果,此果又称为"一来果"因为对欲界烦恼未完全断 除,还必须在欲界的人间天上来往一次。在这往返生死中,他必定能继续修行而 证阿罗汉果,但是有些修行者不必证悟初果,可以直接证悟斯陀含果,那是因为 各人因缘不一样,烦恼轻重不同之缘故。果位越高,烦恼就越轻。故证果并非得 到什么,而是把烦恼放下。
三、三果:
梵文称为阿那含果,译为不来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所有的烦恼,故在欲界 死后,生色界五净居天,永不来欲界受生,故名为不来果。在彼天继续修行,证 阿罗汉果。三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与瞋;欲界中有瞋,进入色界后就没有了。三 果圣人断除欲界的贪,但还有色界与无色界的贪。因为有色界的贪,故今生舍报 之后,就生在色界。
【备注】 佛教把世界分成欲界、色界、无色界。 欲界是没有摆脱世俗的七情六欲的众生所处境界,即指人间。 欲指财、色、名、食、睡五欲。主要指男女色欲。 色界位于欲界之上。 相传生于此界之诸天,远离食、色之欲,但还未脱离质碍之身。 所谓色即有质碍之意。 由于此界众生没有食色之欲,所以也没有男女之别,生于此界之众生都由化生, 依各自修习禅定之力而分为四层,分别是初禅天、二禅天、三禅天、四禅天。 【色界】分四禅十八天: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