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印愿文释 梵文马哈母咱(Mahamudra),中文译做‘大手印’。‘大’是无所不包,至高至上的意思,‘手印’是表记和象征的意思。据XZang传统的解释,‘大手印’就是大表记的意思,如像国王所颁布的法令,皆有他自己打的手印为凭信。凡有国王手印,凭信之敕令,无人敢违反。此法所彰之理,所示之法,包含一切、超越一切,为一切法门之王,故名大手印,如像国王手印之具有最上之权威一样。梵文(Mudra)母咱,除了手印外,还有‘象征’的意思。因此马哈母咱,也可以译作‘大象征’(The Great Symbol)。一切语言,只有表诠的作用,只能代表或描绘所诠之理,所言之事。而不是某一事或某一理之本身,描述外境时,语言文字,尚且只有代表或象征的作用。描述离绝言诠之现量内心境界时,任何语言文字当然更嫌不足,最多只有象征的作用。这就是‘大手印’或‘大象征’的意思。大手印愿文,是依据‘大手印’之理而造的一个发愿文。这个愿文,是可以作为日常课诵之用的。 上师本尊坛城诸圣众,十方三世诸佛及佛子,
悲念于我于我所发愿,助令如意成就祈加持。 我及无边有情之所作,离三轮垢身心清净业, 如彼雪山清溪所流水,愿皆趋入四身佛海中。 解释:此二颂意思明显简单,不必解释。为便利初入佛学之读者起见,把几个术语,简单解释一下: 一、十方——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十方。 二、三世——过去、未来、现在为三世。 三、三轮垢——能作、所作、作业三者为三轮。众生一切思想行动,皆不能脱离此三轮。因此三轮而流转生死,此三轮为生死过患之根本,故名为‘垢’。 四、四身——普通大乘佛法,通说佛具三身,即法身、报身、和化身。密乘学者,于三身之外,别开一法界体性身。此身并非在三身之外,另有一身。只是就法报化三身,无差别上,立名为法界体性身。无论说佛三身也好,四身也好,皆不可作死硬的看法。三身或四身,亦无非是佛身,几方面的德相而已。 乃至未得如此果位时,所有一切生生世世中, 不闻罪业苦恼之名号,愿常受用善乐之法海。 具信智慧精进及暇满,遇善知识得口授心要, 如法修持无诸中断障,愿受法乐生生世世中。 解释:‘如此果位’是指上句所说,四身佛海的四身。此颂阐明,如果我们不能即生成就,那么希望在未来生生世世中,都能遇到一个学佛的好环境。希望在那个环境里,我们连罪业、痛苦、和烦恼的名字,都听不到,不用说烦恼罪业和痛苦的事实了。希望在那个环境里,我能时常享受那至善至乐的佛法大海。希望在那个生命中,我是一个具有信心、具有智慧、具有精进、具有‘闲暇’、和具有圆满学佛条件的人。希望在未来的生生世世中,我都能遇见很好的上师、善知识,传授给我修持的口诀心要。希望在修法的时候,没有中断障碍。在未来的无限生命中,希望我都能时常受用法乐。 闻圣理量解脱无知障,思维口授永灭诸疑闇, 修生光明如量证实相,三种智慧显现愿增长。 解释:圣量即圣教量之简称,圣教就是佛说的话,依据佛所说的话,为判定一切之依据、和标准,故称为‘量’。‘理’就是吾人的先天理性,依靠吾人之理性,来衡量和判断万事,就叫做理量。这是佛教与其他宗教大不相同的地方。其他宗教以教主之言训为绝对的依据和标准,不得有丝毫之怀疑或违反。佛教则不然,佛陀教人,除了依据佛说的训示外,还要依靠自己的理性。连佛所说的话,也都应该经过理性之考验,才予以接受。闻圣理量解脱无知障的意思就是说,由于听闻和依据圣、理二量,我们就可以由无知障中解脱出来。但是仅仅依靠圣、理二量,还是不够,还不能除灭对某些问题的疑问和迷惘。因此学佛人在道上所遭遇的实际困难和疑问,还有待于‘思维上师之口诀’,方能得到解决,这就是闻慧和思慧。第三句‘修生光明如量证实相’,是说依闻慧及思慧作基础,然后进而实修。由实际修持,就能如量证得不可思议之实相境界,也就是这闻思修三慧中,最殊胜的修慧了。 离断常边二谛根之义,离增减边殊胜道资粮, 离轮涅边二利之果胜,于彼无错谬法愿常遇。 解释:此颂在说明大手印之根、道、果、或‘因、道、果’。佛法虽然如大海一样之广博,但可由‘根道果’三字概括之。举例来说,小乘佛法则以出离心为根,四谛为道,阿罗汉位为果。菩萨乘则以菩提心为根,六度为道,大菩提为果。然则大手印法,以何为根、为道、为果呢?大手印以绝对真理、离边际之中道为根。以法尔现成之心性,不增不灭,不假造作之道为道。以圆满自利利他之大无住涅槃为果。众生所有诸见、或众生对真理的看法,因为实执的关系,不是堕入‘常’边,就是堕入‘断’边,或是堕入既常又断之边。大手印是开显法尔心性之法门,所摄尽一切法,一切理之本来心性。如果一定要用文字来说明,可以由世俗、胜义二谛来说明之。依胜义和世俗二谛所显之真理,即离断、常二边之中道妙义。此离边中道,即是大手印法所依据之根本理。亦即大手印之‘根因’。大手印之修道,与其他法门不同;不加整治、不加作意,宽坦保任,此明空之心性,即是修道。所以称为不增不减之道。此法尔心性,澈底开显,即名为成佛。并非离开此心,另有别佛可成。因为此法不似小乘之一味断舍烦恼,渴求涅槃。而是在开显(unfold)本来现成之佛心。所以证得之果,不为有余及无余涅槃所限,而得成就与法界同体之大无住涅槃。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