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典: 尔时文殊师利白佛言。世尊。我观正法。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非证非不证不作戏论无有分别。一切法无尽离尽。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证涅槃。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法相如是。不知云何当学般若波罗蜜。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若能如是知诸法相。是名学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若欲学菩提自在三昧。得是三昧已。照明一切甚深佛法及知一切诸佛名字。亦悉了达诸佛世界无有障碍。当如文殊所说般若波罗蜜中学。 现代汉语译文: 这时文殊师利秉告佛:世尊,我观察正法实相,无为无相无得无利,无生无灭无去无来,无知者无见者无作者,不见般若波罗蜜,亦不见般若波罗蜜境界,非证非不证,不作戏论,无有分别。一切法无尽离尽,无凡夫法无声闻法无辟支佛法佛法,非得非不得,不舍生死不证涅槃,非思议非不思议,非作非不作,法相也是如此,不知该如何修学般若波罗蜜? 佛告诉文殊师利:若能这样通达明了一切法门相貌,就是在修学般若波罗蜜了。菩萨想要学习菩提自在三昧,, 得到三昧以后,观照一切佛法以及了知一切诸佛的名字,同时知道诸佛世界没有障碍,应当根据文殊师利所说的来修行。 原 典: 文殊白佛言。世尊。何故名般若波罗蜜。佛言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非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如法界无有分齐亦无限数是名般若波罗蜜。亦名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悉入一乘名非行处。何以故。无念无作故。即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所从生故。何以故。以无生故。是故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萨行具足诸波罗蜜。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坐道场成无上菩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众生。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一切三摩跋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何以故。诸三摩提无所为故。 现代汉语译文: 文殊师利说:世尊,为什么这法门叫作般若波罗蜜呢? 佛说:般若波罗蜜无边无际无名无相不可思量,无归依无洲渚无犯无福无晦无明,如法界无有区分边界,亦无限数,叫做般若波罗蜜,也叫做菩萨摩诃萨行处,非行非不行处,都归入一乘叫做非行处。为什么呢?没有动念没有作为。般若波罗蜜(菩萨摩诃萨行处)是一切诸佛之母,一切诸佛皆由此而生。为什么呢?因为一切诸佛无生。所以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欲行菩萨道,具足一切波罗蜜,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坐道场成无上菩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以大慈大悲遍覆一切众生,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起一切定方便,当修此般若波罗蜜;若欲得一切正受正定(三摩跋提),当修此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呢?一切正定正受是无所为的缘故。 原 典: 一切诸法无出离无出离处。若人欲随逐此语。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诸法如实不可得。若欲乐如是知。当修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为菩提故修菩提道。而实无众生亦无菩提。若人欲信乐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何以故。一切诸法如实与菩提等如。非众生行不舍自性彼众生行是非行。彼非行是菩提。彼菩提是法界。若欲不着此法。当修般若波罗蜜。文殊师利。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受持般若波罗蜜一四句偈为他人说。我说此人得不堕法。何况如实修行。当知彼善男子善女人住佛境界。文殊师利。若善男子善女人。闻此甚深般若波罗蜜。不生怖畏。当知此人受佛法印。此法印者是佛所造是佛所贵。何以故。以此法印印无着法故。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此印所印。当知是人随菩萨乘决定不退。不堕声闻辟支佛地。 现代汉语译文: 一切诸法没有出离也没有出离之处,如果有人想要探究此语,就应该修学般若波罗蜜;一切诸法如实存在却不可得,如果想得到明白此语的快乐,就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一切众生为了得到菩提而修菩提道,而实际上并没有众生,也没有菩提,如果有人想要相信并乐于此法门,就应当修学般若波罗蜜。为什么呢?因为一切法本来就如实存在而且本质和菩提相同!异于众生之行还是不舍离自性,这些众生之行称为非行,而这些非行就是菩提,这个菩提就是法界,如果要不执着系缚于此法,就要修行般若波罗蜜。 文殊师利,如果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受持般若波罗蜜,以一首四句偈宣说给别人听,我说这个人得以不退转于正法,更何况实际上修行精进呢!应该知道这些善男子善女人已经身处于佛国境界。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