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土的见证(7)

八月十一日,她回家,立即感到不舒适,稍微呕吐和下泻。十三日,施宗导居士去探望她,她说:“现在我要跟你们诀别了中秋节的正午,她忽然起床端坐,在念佛的声音中,安详地逝世,享年五十六岁。 经过四个小时以

八月十一日,她回家,立即感到不舒适,稍微呕吐和下泻。十三日,施宗导居士去探望她,她说:“现在我要跟你们诀别了!”

中秋节的正午,她忽然起床端坐,在念佛的声音中,安详地逝世,享年五十六岁。

经过四个小时以后,身体冷了,可是头顶仍然温热。大殓时,脸色栩栩如生。(弘化月刊第三十二期)

 

 

 

净土的见证 陈柏达居士 著

第二部分:修净显瑞


第十三章 念佛放光
《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说:“如果众生的心里时常忆念佛,纵使现在没有看见佛,将来就一定会见到佛。我们念佛,就离佛不远,而且不需假借其他方便法门,自然会开悟心性。好比在衣服涂洒香料或者香水的人,身上也定会感染香气。这叫做‘香光庄严'!”

阿弥陀佛,就是“无量佛、无量光的圆满觉者”。他时常放出无量的光芒,照摄十方世界的众生。当我们对阿弥陀佛的悲愿有深刻的体悟和信心时,我们就会一直沉浸在佛光普照中,感受佛的慈悲与详和。当我们诚心念佛时,我们的身上也会散发出不可思议的佛光。

下面,我们就举一些实例来说明:

偶然一念 光十余丈

桐城有两个人,结伴到外地去。有一人死了,他的同伴把他埋葬,并且把他的钱送回去还给他太太。那位死者的太太起疑心,那死者的同伴很悲愤,便前往埋尸的地方去祭拜并且哭泣地诉苦。

死者的鬼魂出来跟他对话,就像生前跟他说话一般,于是鬼魂跟他回家作证。

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件意外,他偶发一念阿弥陀佛,鬼魂大叫:“你为什么放光吓我?”那人又念了几声。鬼魂说:“你一念佛,胸前每次都放射出五色光明高十多丈,令我心目昏眩,不能再靠近你了,你回去跟我太太说,要她自己来见我,我一定为你作证替你洗刷冤情。”

鬼魂的同伴于是恍然大悟,便出家了,后来成了高僧。真令人赞叹啊!才一念佛,便放出光明,所以寿昌大师说:“念佛心当下便是佛啊!”哪里是现在念佛,他日成佛啊!可惜鬼魂不曾种善根,不曾闻佛名,所以才恐怖。如果本着“念佛心即是佛”的这种人,依着念佛的善缘,怎么不会往生呢?

(蕅益大师《灵峰宗论》第七卷之三劝念佛序)

 

 

 


第十四章 念佛飘香

香绕数日 墙现圣像

明朝有一位姓费的女士,是湖州双林镇沈春郊的妻子。

她很早就守寡,靠纺织以维持生计,并且吃素长达数十年之久。他供养三圣的画像及檀香大士。每天诵一卷金刚经,一千声佛号,寒暑不间断。

崇祯十一年,流行大瘟疫,她的女婿张世茂迎接费氏去他家居住,她只携带大士像随行。费女士居住在一楼,每天课诵后做回向,祝愿这香能直达佛所。

经过了三年,有一天,空中忽然飘来一股香气,环绕楼房数日,粉墙上涌现三圣的佛像,非常庄严、精致、美妙。

远近的人听到这个消息非常惊讶,一传十,十传百,来瞻仰和礼拜的人越来越多。

有人以干净的毛巾擦拭粉墙,色泽却愈加光明。

又过了四年,有一天,她告诉她女婿说:“我要返回故居!”到了故居,一入门,她立即洒扫焚香,拜见佛诵经。到了第二早晨,她沐浴更衣,端身正坐,不断地念佛。到了中午,她大呼:“佛已来,我要走了!”告别大众而后逝世。享年七十三岁。(巾驳乘续集)

 

 

 


第十五章 念佛闻乐

半夜两点 忽闻鼓声

萧武镛先生毕业于基隆海洋学院,目前在中国造船厂服务。

民国五十七年他还有海洋学院念书,他利用寒假到桃园佛教莲社去参加佛七。当时他是抱着好奇、新鲜的态度去,因为他想知道佛七是怎么个“打”法。

由于他住在杨宝祥同学家里,所以佛七的第一天,他到桃园莲社已经上午八、九点钟了。他听说打佛七要从清晨四点钟第一支香开始参加,最有效果。因此他觉得很遗憾。第一天念佛完毕以后,他请求桃园莲社的负责人让他住在莲社里。他怕隔天清晨三点半起不来,所以又拜托一位老菩萨打板起床时,顺便叫醒他。那位老菩萨很慈祥地说:“孩子!你尽管睡,到时间我一定会叫醒你的!”

睡到半夜,萧武镛同学忽然听到大殿传来一阵鼓和打板的声音。他急忙醒来,穿好衣服,可是看见身旁的老菩萨还在睡。他起身打开门窗,看见大殿乌漆漆的,声音明明是从大殿传来,怎么大殿没有人,也没点大灯?他回到床铺上,一看手表才知道是两点二十分。

他在床上稍坐片刻,鼓声停止了。忽然听到有一阵和谐的念佛声音,从天空慢慢降下,宛如金钟罩一般地覆盖住他,他也禁不住地跟着轻声念佛。当那念佛声音降到地面后,便转变成绕念佛号,而且可以很清楚地听到领众的维那师打引磬的声音,仿佛有一群人围绕着他的房间在边走边诵念佛号。不知道绕了几圈以后才停止。声音停止后,他一看手表是两点四十分。足足念了二十分钟,而身旁的老菩萨还是睡得好好的。

奇怪的是——桃园莲社平常课诵和打佛七都以台语发音,而他半夜听到的念佛却是国语发音。萧先生打趣地说:“没有关系,反正我是双声带的!”

经过这次感应以后,他建立了净土的信心。他说:“念佛是很不可思议的!”

 

 

 


第十六章 藉物显瑞

室生灵芝 大如金斗

明朝的孙叔子,是安徽省安庆桐城县人。

他父亲“镜吾居士”因为读了莲池大师的阿弥陀佛经疏钞,而大为赞叹净土法门。因此铸了一尊阿弥陀佛的圣像。铸成之后,送到云楼,莲池大师给他取了“广寓”的法名。

叔子十二岁的时候,也跟他爸爸去云栖,请求莲池大师授五戒,法名叫做“大浚浚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