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三篇 圣道门 4 难行道 2 大乘菩萨五十二阶位(2)

(十)法云地:又称为究竟地、最上J且训么蠓ㄉ怼⒕咦栽诹Φ木跷弧智修成就是法云地)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十信是最初阶,其中一至三的信心、念心、精进心是信、愿、行;四至六的定心、慧心、戒心是息灭贪、瞋、痴

(十)法云地:又称为究竟地、最上住。是已得大法身、具自在力的觉位。(智修成就是法云地)

  菩萨五十二阶位中,十信是最初阶,其中一至三的信心、念心、精进心是信、愿、行;四至六的定心、慧心、戒心是息灭贪、瞋、痴的戒、定、慧三无漏学,以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七至八的回向心,护法心是自利利他的菩萨心;九至十之舍心、愿心是慈、悲、喜、舍的四无量心,此种发心乃菩萨道之基础。

  自发信心后,要修一万劫才能信心不退,入初住位是第一个阿僧祇劫的开始,十住位开始进入佛地。天台宗以四种天华配于四位、四种性,小白莲华表习种性十住位,是开佛之见;大白莲华表性种性十行位,示佛知见;小赤莲华表道种性十回向,悟怫知见;大赤莲华表圣种性十地位,入佛知见。十住位是比喻胎儿已求托生于母体内,渐而成形,故十住位又称法王子住,故称开佛之见。

  菩萨经十信十住,已经成为佛子,自利功德已经足够,故需积集利他功行,此十种利他功行分别是随顺众、忍辱、精进、禅定、般若等六波罗蜜,特别重视智慧善根,所以称行。十行虽然有利他的功,但都出于俗心,慈悲心少,故此说示佛之见。再往上是十回向,愿以过去现在所作功德回施给众生,示现慈悲济度众生的佛乘境界,因此称为悟佛之见。

  最后十地是无漏智的圣者,故说入佛知见。

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是地前菩萨,十信称为「外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三贤位称为「内凡」。在凡夫位的菩萨存在着有我、有众生、有烦恼、有佛,如实修行四弘愿,对三宝信仰坚定,便进入内凡住位。

  菩萨历十地修行证果,有浅深始终之不同,《大乘庄严经论》卷十二以大乘菩萨四果与小乘声闻四果作出比照,指出十地中之初地、第八地、第十地以及佛地是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并作出偈语曰:「初地生如来家,是为须陀洹果;八地得授记,是为斯陀含果;十地得受职,是为阿那含果;佛地则为阿罗汉果。」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