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三法印 三法印包含三条佛法的重要学理。他们是:l.诸行无常。2.诸法无我。3.涅槃寂静。三法印,这句话:‘三’是数目。‘法’是使学者、闻者,能了悟而得解脱的道理。‘印’是证实这一条道理是正确的。所以,三法印是用来评断某一道理是否有研究的真实性?如有道理,与三法印符合,入佛的法相,虽然不是佛说,而是后来的菩萨说的,也可以认为是佛法。反之,即认为是非佛法。一个人能了解这三条道理,就能将自己从生死流转里解脱出来了。现在将三条道理分别的浅释出来。 l.诸行无常:‘诸’字的意思是一切。‘行’作名辞用,意思是能动、能作、能迁移的由造作而成的东西。‘常’是永恒不变的。相反的一面,是‘无常’,无常是言其刹那间不停的变异。三界里,凡是有体积形态,而经由造作而成的物,平常都要经过生、住、异、灭的四相。生时不论是在这个五浊恶世,或三界里的什么地方,都要有构造它的物质。这些物质,因缘和合的时候,就组织起来,成为一个个体,这叫做‘生’。这个个体,存在一个地方,不论它存在的时间是长是短,叫做‘住’。当这个个体正在‘住’的时候,它的体积及形态,是不断地变异,不是增加,便是减少。这一点非常重要,我们无妨讲清楚一点。就以我们的身体做例来讲罢:我们由小孩,慢慢长大变成少年,往后中年,老年,这样每年都在转变。实在说起来,是每月,每日,每时,都在转变。因为人体各部,是细胞组成的。细胞平均约每二小时就分生新的,以代替老的。所以一个人身体里的细胞,今天已经有好多新的出生,代替了昨天的旧的。这样一来,今天的一个人,已经有部分不是昨天的人了。不过变得很少,又是渐渐变的,所以我们不能觉察。等到有一天这个人老了,四大过分的不调和就死了。死了以后,他的身体便腐化而成为液体,以后就什么也不存在(灭)了。这一段是说明物之有生者,便有死。从有到无的继续变异,这就叫‘无常’。这是要叫我们明白,我们的肉体,终归有一天会灭的,不要梦想求长生。就是释迦牟尼佛的肉身,到了最后,也要在天人悲痛中,以圆寂示人呢! 2.诸法无我:一个胎儿在母体里,是由脐带的微血管,吸收母亲的微血管渗透出来的养料。这样,虽然胎儿的血管,没有直接和母亲的血管相接,但是母亲吃的东西,是直接影响胎儿,胎儿从来是没有用口吃东西的。胎儿出生了,他表现的第一种本能,就是哭。母亲用一点蜜水给他吃,他就再表现第二种本能,吮吸。此后,他求食的冲动一起,他就哭;母亲给他奶,他就安安静静的吃;身体也就天天的长大。等到他会讲话,会走路的时候,也同时会觅枣,抓梨,餍足他的求食冲动。这种求食以养生的冲动,一天一天的发展起来;到五、七岁时,因为维持身体生活的心强盛起来,发展成为占据的冲动;其目的也只是为了维持他个人的生命。慢慢这占据的冲动,会发展到满足其肉体的享受。为了使个人的享受满足,他个人是最重要,别人是不重要。别人及一切物,好像只为了他才存在的。换句话说,他的脑子里是这样想:‘我’,才是最主要的。我所看到的你或他及一切物,只是为著要供给我的存在而存在的。这个为小我的生存,个人的享受主义,发展成为我的家,我的亲友,我的国家......这些集团的大我主义,起先是占据,以后不择手段而抢夺。乃至大家为了利害的冲突,演成为国际的大战。这一段话,是说明一个人有自我的私心,所以要排斥非我异己,利用非我以满足自己。若有非我,不为我用,所以才发生种种的冲突。 三法印的第二条道理:‘诸法无我’,就是要破除这种执著有我的不正确的思想。‘诸’字的意思,亦是一切。‘法’字是指一切有生命的万物。‘无我’,是说这个肉体,没有一部份是‘我’,全部肉体亦不是‘我’。现在我先给你一根当头棒:我们眼前看到的一切东西,连你和这个说话的‘我’都算在内,现在都生存;但是这些生物,寿命的长短不相同,总有一天会死,会坏,会灭去的。那时候不但没有一个你我,也没有一切生物。你或许赶快要抢著说:‘不对’。‘有一天’是将来的,将来的,我们没经验著,不知道。但是,现在此地明明有一个‘我’。那么我也赶快替你解说:‘我’这个字,实在是一个代名词,用来当这个身体的代表,所以方便对别人讲话。譬如下面这句话:‘我坐在椅子上’,这句话里将‘我’字拿去,换上‘你’字,意思是相同的。可见‘我’只是一个名,用来代替我的全身体。再进一步说,譬喻有土匪请你吃饭,后来割了你的一只耳朵当证据,叫你写信回家拿钱来赎身。你写的信说:‘我的耳朵被他们割去一个了’。可见这个‘我’字并不是指身体,是指另外一种东西。那个东西,只用一‘我’字代表。土匪拿不到你家里送来的赎命钱,就再割去你的手;再进一步,割去你的足。你用口说:‘我的手、足都被割去了’。没有良心的土匪,再将你腰斩,你就说:‘我的身体被斩去一半了’。最少现在你可明白,‘我’不是这个身体,是另外有一个看不见的东西。最后土匪割去你的头。口也不再讲话了,那时这个‘我’,才离开这身体而去了。所以人的身体,只是代表‘我’,却不是‘我’。‘我’无外观的体相,所以‘无我相’。一般人以为这个身体是‘我’;佛学对你说:这肉体不是‘我’,只是四大和合的假相,无一部分是‘我’。肉体是肉体,我是我;所以说诸法无我。更进一步说,代表肉体的那个‘我’,自己本是一个抽象的名词,也并没有什么样子可以让人解说的。所以那个‘我’,自身也是无一物可说。‘我’既是无一物可指陈,所以名为‘无我’。这是小乘圣人的极果。 3.涅槃寂静:涅槃二字,是梵文(Nirvana)的译音,又译泥洹,意义是择灭。小乘学人,以为世间一切物,都是身口意三业之动力,造出为因,与缘会合,而有种种假相。这个假相,经过生、住、异的流转变迁,到最后无所存在而灭。所以我们存在的时候,万物只是借给我们一用,我们尽可不必追求,或留恋它们,因为我们自己也会死亡。况且我们的肉体,也不是可以永远存在的;最重要的,只有将那个住在我们肉体里的那个‘我’,净化起来。怎样净化他?净化的方法很多,先提一两种为例子:净化方法就是将我们读佛典所得到的智识,先造十善业;次择出见思二惑而断之。见惑,是以一己之偏见或邪见,推度事理之迷情。思惑,是凡夫贪、嗔、痴等之思念,对事物所起之迷情。将六种基本烦恼灭除:一、贪烦恼—取不必多取之物。二、嗔恚—怨恨人家,生气人家,叫人家不安。三、痴—对事理看不清,糊涂造作。四、慢—自己骄傲,以为聪明,任性办事。五、疑—不能深信真理。六、恶见—1.颠倒是非;2.我执;3.拨无因果;4.固执自己的恶见;5.固执无理之禁戒。若是一个人,能够将他肉体里的‘我’净化起来,不再有见思二惑六烦恼的造业,这个人还在生活的时候,心就已经是安乐自在出离三界了,这叫有余涅槃。等到他的世寿尽,肉体死,他那个净化的‘我’就离开这五浊恶世,不再入娑婆世界受生死轮回诸苦了,他此时证入圣位的阿罗汉果,而寂静地长住在最快乐的佛净土,这种叫无余涅槃。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