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印】 手结印契。密宗的修法,要手结印,口念咒,意观想,这样才能做到三密相应。 【结使】 结与使。结与使都是烦恼的别名,烦恼能系缚身心,结成苦果,故称为结,能使众生沉溺于生死苦海,故又名为使。结有九结,使有十使。 【结夏】 结夏安居。见安居条。 【结集】 佛灭后,五百大阿罗汉相聚一处,将佛过去所说的法,结合集成为佛教的三藏经典。 【结贼】 结是烦恼的别名,因为烦恼能为害智慧,故喻之为贼。 【结解】 结与解。结是烦恼所缚;解是证悟真理而得自在。 【结漏】 结与漏。结与漏都是烦恼的别名。 【结缚】 烦恼的别名,因烦恼能系缚吾人的心身使不得解脱出离生死。 【结缘】 广结善缘。 【结业】 指由烦恼而生的思想与行为。 【结跏趺坐】 佛陀的坐法,即盘膝而坐。略有二种:若先以右足置于左腿上,再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叫做降魔坐;若先以左足置于右腿上,再以右足置于左腿上者,则叫做吉祥坐。 【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买只陀太子的园林给佛讲经说法,故其园名为给孤独园。 【给孤独长者】 中印度憍萨罗国的丞相,性情慈善,喜欢布施孤独的人,所以获得给孤独之名。 【菩提】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漏尽人的智慧。 【菩提心】 求取正觉成佛的心。 【菩提心戒】 以菩提心之自性清净为戒,是三昧耶戒的别名。 【菩提分】 1.佛陀从四谛的道谛中,开示出三十七种修习基本圣道的法门,叫做三十七道品,也叫做三十七菩提分法。2.即七菩提分,又名七觉分。见七觉分条。 【菩提树】 原名毕钵罗树,因释尊在此树下成道,故又名菩提树。 【菩提达磨】 简称达磨,是中国禅宗的初祖。见达磨条。 【菩提萨埵】 见菩萨条。 【菩萨】 梵语菩提萨埵的简称,华译为觉有情,就是觉悟的有情的意思,也就是上求佛道和下化众生的大圣人。 【菩萨戒】 发大心修大乘法的行者所受持的戒律。依梵网经菩萨心地品,其戒相为十重戒,四十八轻戒,这是出家菩萨戒;若依优婆塞戒经受戒品,则列六重戒,二十八轻戒,这是在家菩萨戒。兹将上述二种戒本所说的重戒和轻戒戒目列表如下: 菩 萨 重 戒 戒 目 表 梵网经戒本 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梵网经戒本 条数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菩萨乘】 又名大乘,为五乘之一,即修六度万行圆满自他二利以达到佛界的教法。见大乘条。 【菩萨道】 菩萨所修之道,亦即自利利他。 【菩萨藏】 大乘经的总称,为二藏之一。法华华严等一切大乘经中,含藏大乘菩萨修因证果的方法,故名菩萨藏。智度论说:佛灭后,文殊弥勒等诸大菩萨,请阿难于铁围山结集三藏,谓之菩萨藏,这也是大乘佛法的结集。 【菩萨僧】 受持菩萨戒的出家人。 【菩萨十地】 一、欢喜地,菩萨既满初阿僧祇劫之行,初窥心性,破见惑,证二空理,成就檀波罗蜜,生大欢喜。二、离垢地,菩萨断思惑,除毁犯之非,使身清净,成就戒波罗蜜,离一切垢。三、发光地,菩萨灭无明闇,而得三明,成就忍波罗蜜,心光开发。四、焰慧地,菩萨于三十七道品,圆满具足,进而修习力无畏,不共佛法,远离懈怠,成就精进波罗蜜,使慧焰炽盛。五、极难胜地,菩萨为利益众生,外习诸技艺,内成就禅波罗蜜,极难制胜。六、现前地,菩萨住解脱法门,修空无相无愿三昧,成就般若波罗蜜,使现前差别尽泯。七、远行地,菩萨断诸业果细现行相,起殊胜行,广化众生,成就方便波罗蜜,备远行资粮。八、不动地,菩萨住无生忍,断诸功用,身心寂灭,犹如虚空,成就愿波罗蜜,于涅槃心,湛然不动。九、善慧地,菩萨灭心相,证智自在,具大神通,善护诸佛法藏,成就力波罗蜜,善运慧解。十、法云地,菩萨广集无量道法,增长无边福智,悉知一切众生心行,依上中下根,为说三乘,成就智波罗蜜,有如大云,雨大法雨。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