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许多修慈法中,无论依那一种修习慈心而解脱的行者,都能获得十一种利益。这记录在《增支部》的《慈心功德经》里: 诸比丘,当慈心解脱被培育。开展、勤习、驾御、作为基础、建立、稳固与正确地修行时,可望得到十一种利益:是那十一种呢?睡眠安稳;不做恶梦;醒觉安稳;为人所爱;为非人所爱;天神守护;不被火、毒药与武器所伤害;心易得定;相貌安祥;临终不迷惑;若未能证得更高的成就,他将投生到梵天界。 慈心禅虽然能灭除瞋恨,但要修习到证阿那含果才算正式根除瞋恨。 三. 亲近善知识 善知识极重要,我们对善知识应亲近、尊重、礼拜、供养和承事。佛是我们最尊贵的上师,最上的善知识,最好的依止,最强有力的护法。我们于佛应该生起净信。善知识因为有丰富的佛学知识与修行的经验,由于善知识的教授、帮助与引导,我们才能趣入正道,修习梵行,守持禁戒,定成就,慧成就,完成道业,自己度脱轮回,复能度脱无量众生于轮回,免除众苦。 四. 讨论灭瞋的方法 应常亲近善知识询问及讨论法义,或者与其它性情温和的人讨论灭瞋的方法。世上的许多人际与国际间的争执与冲突乃是缺乏慈爱所致,只要一方有慈爱之心,戾气可以化为祥和,许多残暴恶劣的行为都能够改良为友善,同情,合作,温柔与谅解,冲突自能避免。若能常养慈心,这个世界将会更加祥和。 一个人若能无瞋,即是瞋恚盖不食,以正思惟依正念,对可憎相不起反应。这是指三果以上的行者,知道已灭尽之瞋恚盖,于未来永不生起。 佛说一个人若是做许多世间的功德,但是他做的功德不及一个修慈爱的人的功德的十六份之一。佛说:「比丘们!无论如何累积於未来世成熟的福报,所有这些福报都不及一个修慈心解脱者十六份之一。修慈心解脱者的慈爱照耀,光芒明朗,超越它们。犹如星光的光芒不及月光的光芒的十六份之一。因月光的光芒照耀,光芒明朗,超越它们。尽管如此,无论如何累积於未来世成熟的福报,所有这些福报都不及一个修慈心解脱者十六份之一。..... 犹如雨季的最后一个月里,无云的秋天的天空晴朗,太阳升起后,阳光照耀,光芒明朗,驱除黑暗,尽管如此,无论如何累积於未来世成熟的福报,所有这些福报都不及一个修慈心解脱者十六份之一。」([如是语]27经)。由此可知修慈的功德是极大的。 在[增支部]9.20里佛陀对给孤独长者的谈话中所示:「犹如婆罗门维腊玛(Velāma)对僧团所作的大供养,若一个人供养一百个皈依佛法僧和受持五戒者,但供养一个在挤牛乳的短时间里修习慈爱者能得到更大的果报。犹如婆罗门维腊玛对僧团所作的大供养,若一个人供养一百个修习慈爱者,但供养一个在弹指的短时间里修习观照无常者能得到更大的果报。」因此修习慈爱与观照无常是会给修行人带来极大的福德。 佛陀告诉我们他行善修福的果报,这包括修习慈爱:「比丘们!不要怕福德之业。这是喜乐、如意、愉悦、可亲、迷人的另一种说法---福德之业。我知道,我曾经长久地行福德之业,因此长久地体验着如意、愉悦、可亲、迷人的果报。修习慈心禅七年后,长达七个收缩扩张之劫,我未回此世界。凡于减劫,我往生光音天。凡于增劫,我重现在空旷的梵天界。在那里,我是大梵天、不可征服的胜者、无所不见者、大威力者。接着,我做了三十六次帝释天王。我做了几百次国王、转轮皇帝、正法王、四方的胜者,稳坐江山,拥有七宝---更不必说做地方国王的次数了。我想:‘是什么业成就此果、是什么业成就此报,如今我拥有如此的大力与威力?’接着我想到:‘是我的三种业果、三种业报,使得我如今拥有如此的大力与威力: 那就是布施、自律(身行语的戒行)、自御(心意)。’ 」 ---([如是语]i.22)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