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念祖居士:大教缘起(2)

“径登四土”。极乐净土它是分四土,三身四土7鹗欠秩恚悍ㄉ怼⒈ㄉ怼⒒怼M辆头炙耐粒涸勖歉杖サ耐粒话闳サ耐潦欠彩ネ油粒辉偻暇褪欠奖阌杏嗤粒辉偻鲜当ㄗ贤粒辉偻铣<殴馔痢<质澜缰氐悖耗


  “径登四土”。极乐净土它是分四土,三身四土啊。佛是分三身:法身、报身、化身。土就分四土:咱们刚去的土,一般去的土是凡圣同居土;再往上就是方便有余土;再往上实报庄严土;再往上常寂光土。极乐世界之特点:你生到凡圣同居土,你也就是生到常寂光土。在咱们这儿那就是不行,是嘛!而极乐世界是圆生四土,圆融无碍。诸上善人俱会一处,都是阿鞞跋致。证阿鞞跋致的都是常极光土的圣贤,你就跟他在一块儿,你这个四土那就是圆融无碍的,圆生四土,这“极圆极顿”哪!怎么称为圆顿之教?这圆顿是登峰造极啊,这是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哪!所以就是说为什么我们今天一见面先要向大家谈净土法门呢,是不是?刚才就说了一个很粗浅的意思。就是说大家出家,这个净土法门、《阿弥陀经》你要不透啊,日子不好过。那还是为自己打算,这个意思太浅了,以这个我就不来了。而是要紧就在于,这是一个佛之不可思议的微妙法门,我们应该从一开始就予以重视。我们上殿、拜佛、看经等等啊……

  那么净土法门之中的经呢,净土三经,净土四经,净土五经,不管怎么说吧,总之以三个为最根本,那就是《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称为净土三经。有的再加上《普贤行愿品》,大家称为净土四经。有的再加上《大势至圆通章》,称为净土五经。当然这个五经的列法有不一样的。三经呢,那就是没有第二个说(法)。但三经之中谁最重要呢?这有些人就不大知道了。因为大家天天念的是《阿弥陀经》啊,而不知道古德、净宗大德称《无量寿经》是净土宗的第一部经。那么《无量寿经》跟《阿弥陀经》是一部经,所以有的管《无量寿经》叫做大本,管《阿弥陀经》叫做小本,这是一种说法;也有的管《无量寿经》称为大经,《阿弥陀经》称为小经。不是法门有大小,只是本子有厚薄,这么称为大小,实质上是一部经,说的是一个内容。都是要信、愿、持名。要有信愿心,也就是菩提心,要持名号。是以持名法门为主的。再一部经,就是《观无量寿经》,其中是以观想为主,但是最后还是谈到持名,第十六观观不成了,最后还得靠持名解决问题。这是三部经,净土三经是最根本的。

  但是这里头呢,虽然《阿弥陀经》和《无量寿经》是一部经,但是我们要把《无量寿经》称为第一呢,就是因为它最完整了。我们读了《阿弥陀经》,阿弥陀佛是怎么成佛的?阿弥陀佛发了什么愿哪?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我们怎么才能去呀?这些内容在《阿弥陀经》就比较少了。所以《华严》三部经——《华严》、《无量寿》、《阿弥陀》相当于般若的三部经:《大般若经》六百卷;《金刚经》是中本,五千多字;《心经》是小本,二百多字,所以《心经》就非常扼要,但是《心经》非常难讲。《阿弥陀经》也是这个意思,它就很扼要,它没有这么多。那么大家还是喜欢读《金刚经》嘛,这个合适。

  这个净土法门也是如此,《无量寿经》中就讲了阿弥陀佛是多时出世,是个国王啊,那时候是遇见佛的——世间自在王如来,他见着了佛之后,就舍弃王位,就出家。所以我们佛教它不是靠宗教来谋取什么利益的。释迦牟尼佛也是如此啊,他放弃了王位,放弃了现成的国王,放弃了他的眷属,放弃了什么。不象别的宗教,他们都是生在什么什么很贫穷的人家,或者是些……(咱们当然也不是这个意思啦,或者人家会误会。)他要依靠宗教什么来出人头地。佛教不是这个意思,释迦牟尼佛成佛之后还得沿门要饭,是不是啊?所以许多佛都是如此。达摩也是王子。咱们九华山地藏王菩萨化身,那也是朝鲜国的王子。那些人都是王子。我就看见过一个王子出家,我亲眼见!当喇嘛,在重庆,是不丹的王子。他们两个很近。阿弥陀佛也是国王——世饶王,也就王位不要了,出家了,勇猛精进,就发大愿,发四十八愿,后来四十八愿成就了,成就了极乐世界。我们怎么能去?我们有三辈往生——上辈、中辈、下辈。接下来也告诉我们这个娑婆世界的五恶、五痛、五烧,种种的烦恼,种种的罪报,现生的苦恼、来生的苦恼。所以这个经是非常完整的。里头也把我们,不但是学佛的应当念佛,而且我们做人要为人忠孝,要忠信,要正直,不应该做种种不合理的事情,种种的告诫。世法、出世法双照。所以这部经称为净土宗第一经。它也最合乎我们这个时代。当然能出家的人很少,出家之后,同时也有许多事务,招待外宾,种种的事务也是很烦多的,那要象古时候那么修,必须要住山洞、闭关才能成功,那就很困难了。但净土法门它就是不妨碍啊。大家都是这个情况,很多出家之后,这个清洁任务,如五台山很多很多,一天很忙碌。那么净土法门它可以不废世法而证佛法,不离佛法而行世法。你不要废除这些世间事情,你该招待外宾你招待外宾去吧,你还可以照样不说话,嘴(心)里念着佛嘛!你一切时处,你陪着他游山,陪着他坐车,都是可以用功的时候嘛!所以不是要废除了世法,你才能证佛法,你不废除了就能证佛法。咱们不就是要证?也不离开佛法就行世法嘛。所以这也就是净土法门最契机的地方。《无量寿经》把这两面都讲了,讲了极乐的殊胜,讲了这个世界种种的恶浊,讲了我们做人应当怎么做。而这里头强调了就是精神啊,不是要废除这个世法,你只以十念都必生啊,只要你的信愿(真实),所以这个世间你应该做的事你都可以做。这也是净土第一经的意思。

  第一经嘛,那大家为什么念《无量寿经》的人很少啊?就是因为《无量寿经》的译本(没有善本)。古代翻译了十二次,从汉朝就翻译了,汉朝翻译了之后,曹操这边也翻译了,曹魏翻译的时候,孙权那边也翻译了,三国就翻译了两次,晋代又翻译了多少次,一直到宋朝还在翻译,翻译了十二次。现在存在的只有五本了,这五本出入很大,所以大家就觉得念这一本的内容,那本没有,要五本一块儿念呢,就很困难,所以虽然这个法门重要,可是《无量寿经》读的人不多。就象清朝都说《无量寿经》这么好,为什么大家念的这么少啊?缺乏一个善本,没有一个最好的经本。所以宋朝的王日休,(《无量寿经》注解里头,大家看到王日休啊。)宋朝一个大居士,他就会集了一本,他把四种翻译会集了一本,叫《大阿弥陀经》。他(的会集),还有一些不如法的地方。他会集了之后,后来又经过几次,这种会集,一直到夏老师这一本,一共是四本。所以《无量寿经》有九本经,五本是原来的译,就是汉译、魏译、吴译、唐译、宋译,又有会集本,有王龙舒的会集本,有彭二林的删节本,有魏贯的会集本,再有夏老师的会集本,这一共九本。那么这个九本的第九本现在已经得到佛教界的公认,称为《无量寿经》的一个完善之本,有了善本,所以这也是咱们近代一件大事。这个善本是在咱们解放之前不久才刚刚定稿,那么现在我这部注解就是对于这个善本的注解。因为这个经刚刚定稿嘛,所以以前就没有人再做注解了,因为还没有定稿嘛。所以这件事是初次向大家请教啊,说明它的重要性。因为净土法门很重要,而净土法门之中第一部经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这么好,可是一千多年来,大家念的人很少。因为什么呢?因为没有一个完善之本。现在幸亏有了这样一个完善之本了,所以就应当把它注解、弘扬、介绍啊,引起重视。大家在居士林已经讲了,今天在这儿来讲呢就是这个目的,这说的是咱们净土宗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