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与弟子们之间的小故事(2)

有一天,师父谈事情谈得很晚,我就在一旁对师父说:「师父啊,要早一点休息挂馑际鞘Ω傅姆ㄌ搴苤匾郧胧Ω冈缫坏阈菹ⅲ导噬希业哪谛囊惨恢痹诟约核担骸肝液美郏液孟胄菹ⅲΩ改趺床桓峡煨菹ⅲ


有一天,师父谈事情谈得很晚,我就在一旁对师父说:「师父啊,要早一点休息!」意思是师父的法体很重要,所以请师父早一点休息,实际上,我的内心也一直在跟自己说:「我好累,我好想休息,师父您怎么不赶快休息,否则我就不能休息了。」师父突然回应了我一句:「果光啊,我是尽形寿,献生命,你是叫我休息什么啊?」那句话对我来说很震撼,当下觉得非常惭愧,因为师父的年纪比我大,身体不是非常强壮,但是当师父想到众生,想到佛法的时候,却是完全忘了他自己。

有一次在带禅七之前,师父的舌头受伤了,伤口已经严重影响到用餐,所以只能用流质的食物。我们一直担心著师父,是不是还可以讲开示,而师父还是决定亲自为大家讲开示。师父每天依照原订的时间上台说法,内容十分精彩,似乎完全忘记他的舌头是受伤的。

我那时也在禅七里,有一天,师父请侍者把我从禅堂叫出来,侍者问我:「果光啊,你到底把药放到哪里去了?师父真的非常痛,完全找不到药。」我才发现情况真的很严重,赶快去把药找来给师父,这真是让我感受很深刻。

我曾经相当多次的跟随师父到各个外县市去巡回,关怀护持的居士们。每次师父去的时候都是好几天,一个接著一个,就是马不停蹄的奔波。

我比师父年轻这么多,都感觉到有点吃不消,可是他老人家在居士的面前,绝对不会表现出疲惫来,我们明明很清楚师父其实很累,刚刚可能还在吃药或打点滴,可是下一分钟他该出来面对信众、鼓励信众、关怀信众时,他就是有一种风采弈弈的神情。那种为法忘躯,以众生为优先,把自己放在其次的精神,用全生命来投入,让我十分感动。

(三)师徒之间——果乘法师

小故事摘要

·记得有一次我开车送师父去医院,在车上,因看到师父因奔波弘法疲累的身影,不忍心地问:「师父,你为什么要这么累?有些事情留到明天再做吧!」师父只淡淡回答:「你怎么知道我明天还在?」师父的这句话,让我更体会师父是如何珍惜时间,每一刻都在精进用功,为佛教、为众生。

·我皈依三宝时已三十八岁,在东初禅寺当义工近十年,觉得自己学佛起步晚,所以从来没想过出家,但是师父的一句话:「果乘啊!你要不要出家?」让我大吃一惊,我问:「师父,我也可以出家吗?」师父鼓励我:「你可以试试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就因为师父的话,我在1998年落发,成为东初禅寺的常住法师,当时我已四十六岁,出家年纪比东初禅寺所规定的四十岁还超出许多。十年光阴、因缘流转,我从师父口中的「常来众」成为了「常住众」。

·1997年时,我到东初禅寺做义工已近十年,才打了平生第一次禅七,当时我已年过四十,在成衣公司的工作日渐繁重,老板虽知我喜欢往道场跑,但也希望我能在工作与道场之间做选择。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已产生出离心,直到师父问我:「果乘啊!你曾经告诉我,你五十岁以后想做社会工作,出家也是在做社会工作啊!」一语惊醒了我,也让我坚定了求道之心。

.......................................................................................................................
我皈依三宝时已三十八岁,在东初禅寺当义工近十年,觉得自己学佛起步晚,所以从来没想过出家,但是师父的一句话:「果乘啊!你要不要出家?」让我大吃一惊,我问:「师父,我也可以出家吗?」师父鼓励我:「你可以试试看,但不能保证一定能成功。」就因为师父的话,我在1998年落发,成为东初禅寺的常住法师,当时我已四十六岁,出家年纪比东初禅寺所规定的四十岁还超出许多。十年光阴、因缘流转,我从师父口中的「常来众」成为了「常住众」。

在1978年到美(mei)国前,我在台湾其实有份很稳定的工作,是在高雄上海银行从事金融业,年纪很轻时我就担任了科长,生活可谓无忧,但繁重的工作压力却常常让自己生起无明烦恼。在征得家中同意下,我毅然辞掉工作,于78年到80年间到美(mei)国密西根攻读MBA,毕业后就在纽约一家成衣工厂担任会计十年,也就是因为这样的因缘我才得以亲近东初禅寺。

还记得是在86年时,我从纽约的地方报纸上,看到了东初禅寺刊登的「初级打坐班」广告,征求五位学员,那是我第一次到东初禅寺、第一次见到师父,当时还不知道师父是一位名传遐迩的大禅师。初级禅坐时,见到东初禅寺内的义工忙得不可开交,心中便暗自发愿要常来帮忙,往后只要有空闲就来,任何工作我都做,尤其常在地下室的厨房帮忙,让我留下深刻回忆。隔年,有一日师父为我与另一位义工皈依,我也正式成为佛教徒。

皈依后我参于东初禅寺的法务更加频繁,或许是自觉对佛法的理解不够,因此比起禅修活动,我投入更多心力在做义工,因为觉得自己的体力还不错,也喜欢和人相处。88年我回台湾农禅寺参观,对法鼓山的认识更深一些。在美(mei)国护法会刚开始成立联系处时,93年我便接任纽约州联系处第一任召集人,帮忙联系法务。

89年东初禅寺因空间不敷使用,搬迁到斜对面的三层楼建筑,记得那时周末几乎都到新道场做清理工作,在搬迁过程里也让我对师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记得有个下午,师父正在拆除一个老旧木桌,手里拿槌子,一槌一槌敲打,那种专注的神情让我深受感动,我马上体验到这就是禅法的运用。师父抬起头看着我说:「来!你体重够重,在上面踩,你踩、我敲。」在那样一拆一搬的过程中,我在师父身上学到很多,也看到师父随顺因缘、活在当下的修行态度。

还记得另一次我开车送师父去医院,在车上,因看到师父因奔波弘法疲累的身影,不忍心地问:「师父,你为什么要这么累?有些事情留到明天再做吧!」师父只淡淡回答:「你怎么知道我明天还在?」师父的这句话,让我更体会师父是如何珍惜时间,每一刻都在精进用功,为佛教为众生。

97年时,我到东初禅寺做义工已近十年,才打了平生第一次禅七,当时我已年过四十,在成衣公司的工作日渐繁重,老板虽知我喜欢往道场跑,但也希望我能在工作与道场之间做选择。当时,我并不知道自己已产生出离心,直到师父问我:「果乘啊!你曾经告诉我,你五十岁以后想做社会工作,出家也是在做社会工作啊!」一语惊醒了我,也让我坚定了求道之心。

回顾在东初禅寺的十年,我看到了师父、几位法师、义工是如何辛苦在经营这个地方,由于没有聘任专职,人力常不足,过去只有果元法师一位常住法师,义工也来来去去,道场内外的打理、举办法会和禅修等活动,都是靠著大家的努力才成就起来。原本师父在纽约成立东初禅寺,就是期望能向西方众弘扬汉传佛教,希望站在过去三十年的基础上,东初禅寺未来能更加蓬勃。(林锺妏╱采访整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