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亲藏:二〇〇七年行脚乞食体会报告(5)

不长时间,这位老妇人从屋里出来。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装食品的器具到我们面前说:“早晨做的烧饼,还有三个了。”怕不够,让我们:“拿钱再买点别的吧蔽颐撬担骸俺黾胰瞬灰!比盟亚栈兀⒏叵颉R

不长时间,这位老妇人从屋里出来。一手拿着钱,一手拿着装食品的器具到我们面前说:“早晨做的烧饼,还有三个了。”怕不够,让我们:“拿钱再买点别的吧!”我们说:“出家人不要钱。”让她把钱收回,并给她回向。因大门离屋门口有点远,我们又往前走了走,又念了几声佛号。透过窗户见一老妇人直朝我们摆手。
我们走出了这家。到了下家,在门口见一位老态龙钟的老人,走路还颤颤巍巍的。我们向他说明情况后。他说:“你看我这样,哪有东西给你们。”我们离开这家。“莫待老来方学道。”等到老死再想修行什么都晚了,很痛苦的。趁年轻,一定要好好修道。
又来到另一家,供养了三袋方便面。由于时间所限,不能再乞了,我们回到过斋地点。大家正准备过斋时,来了两辆车,是当地派出所的,检查了我们证件。见没有什么事,很客气的离开了。大家过斋后,稍休息就又上路了。
今天月末,是应该诵戒的日子,行脚在外,也应诵戒。师父选了一高山上的一块土地,在上面往下一看,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感觉。比丘师父们在一起,沙弥则到另一处诵戒。僧众结界,然后再诵戒。
诵戒后,大家走下山,又顺公路向前方走去。在路边有一所小学,正逢放学时。见我们行走,一些小学生都很好奇,在我们的身边随同行走。
行至前方,大家到路边的地上休息。有一老者过来,说他已经有几十年没有看到穿大领衣服的了。大家拿出楞严咒护身符送给他们结善缘。休息一阵,又上路了。
至天黑时,行脚至前方一个石场的空地上露宿。

  九月初一

早晨起来,收拾好背包,过一个隧道。上午进丰宁县境内,来到一村边上有一进山的山口上,地挺平整的。
今天乞食,我与亲义师一组。师父分好组以后,按次序向村里走去。我们按师父吩咐,来到这个村子。村子人家比较少,再去了锁门的,就没有几家了。
我们来到一家门前,念了几声佛号后,出来一位妇女,到我们面前就掏钱给我们。我说:“出家人不要钱,只乞点食物。”她听不要钱,要食物,很痛快的说:“那有。”转身回屋,拿出来三个馒头供养我们。我们给回向后,离开这家。
来到下家,没有人。又来到一家,喊了几声佛号后,从我们边上过来一位男子,他已经在观察我们了。见我们在敲门,他过来把门打开,回屋拿出两块月饼来供养我们。我们给他回向,愿他一切吉祥。
又来到一家,出来一位妇女,供养了我们两个窝头,我们给回向。又到下一家,说已经有师父到他家乞过了,有一盆饭已经给出去了。我们回到过斋地点,等大众都回来后,开始过斋。斋后休息了一阵,又上路了。
晚上露宿在一个无人的矿山上,今天晚上是行脚的最后一晚上了。每年行脚最后的一晚上都住在一高处,而且一年比一年高,今年又住到了高处。这说明什么呢?是巧合吗?

  九月初二

  早三点起来,顺路走上公路,又往前方走去。这次行脚到今天中午就结束了,不觉感到很惭愧。在行走时,一辆黑色轿车停在我们的前方。见我们行走,问:“你们干什么的?”没有人去应答他们。他们开车离去。我们则继续向前行走。让他们留下一个很好的记忆吧!
天亮后,行至路边休息时。过来一辆警车,从车上下来几位警察,非常严肃,来查老曲他们的驾驶证。只有交通警察才有权查看司机驾驶证,他们不知他们已经是属于违法行为了。不一会儿,老曲过来,跟师父说:“他们是公安局的,要查看咱们证件。”这时候,警察过来,让我们出示证件。师父问他们:“你们是哪的,有证件吗?”为首的一位说,他们是丰宁县公安局的,出示了证件,说,“我们可以查你们证件,你也可以看我们的。”
这时,又来了两辆警车。从车上下来不少警察,来到我们跟前。大概能有二十来位吧?这次可是兴师动众了!他们查看了证件后,好像不放心似的。有一位打电话查询了毛祁派出所电话,然后向毛祁派出所打电话问是否有大悲寺,并且询问是否给开的证明。接电话的说证明他不太清楚,得等八点三十以后。为首的几位又到一起商议了一下,见没有什么。如果是假的话,见到这种情况,早就伏首就擒了。但是看到我们个个都非常镇定,没有什么异常。有一位警察还拿我们的方便铲看看。我们告之,那是法器,不能随便动,让他放下。警察上车离去,并且有一位还向我们合十。我们稍休息,又上路了。
  行脚僧的到来,只能会给地方带来吉祥。为什么警察会屡次的出现查问我们呢!世俗对佛法的误解太深了,就知道出家人化缘、要钱,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岂不知还有头陀僧的存在。如果普天下的僧人都能不摸钱,那世人对僧人的误会就会解除,佛法就会大兴。警察也不会来干扰,而且还会保护。就像我们前年行脚到凌海。当警察知道我们是真的后,开车在前边护送我们出凌海。对假的一定要严厉打击,还我佛教清白,对真的一定要保护。
  在末法时期,魔强法弱的时候,人心不古,世风日下。出家人一定要经受住考验。出家人要少欲知足。师父过去跟我说过一句话:“宁可千日不悟,不可一日错路。”一旦走错路,再想回头就很难很难了。世间之人追逐名利、财色,就像一个无底洞,无有满足之心。可悲可叹!
  在明朝时代有位叫朱载育的诗人曾经写过“十不足”。在这里不妨供养大家:
  “终日奔忙只为饥,才能有食又思衣;
  置下绫罗身上穿,抬头又嫌房屋低;
  盖下高楼并大厦,床头缺少美娇妻;
  娇妻美妾都娶下,又虑出门没马骑;
  将钱买下高头马,马前马后少跟随;
  家人招下十数个,有钱没势被人欺;
  一铨铨到阁老位,每日思慕做皇帝;
  一朝南面做天下,又想神仙下象棋;
  洞宾与他把棋下,又问哪个上天梯;
  上天梯子刚放下,阎王发牌鬼来催;
若非此人大限到,上到天上还嫌低。”
  出家之人是少欲无为的非同世人。清高的品格来自于佛陀的教法,已经有上千年的历史了。
  现有一首大清顺治皇帝写的赞僧诗。也不妨供养给大家,同沾法喜。
  “天下丛林饭似山,钵盂到处任君餐;
  黄金白玉非为贵,唯有袈裟披最难;
  朕为大地山河主,忧国忧民事转烦;
  百年三万六千日,不及僧家半日闲;
  来时糊涂去时迷,空在人间走一回;
  未曾生我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
  长大成人方是我,合眼朦胧又是谁;
  不如不来亦不去,来时欢喜去时悲;
  悲欢离合多劳虑,向日清闲谁得知;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