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群法师:《心经》的人生智慧(5)

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 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 念不薄U馐谴由恚得饔形ǖ奈蕹!⒖眨允敬嬖诘男榧

生;是身如芭蕉,中无有坚;是身如幻,从颠倒起;是身如梦,为虚妄见;是身
如影,如业缘现;是身如响,属诸因缘;是身如浮云,须臾变灭;是身如电,念
念不住”。这是从色身,说明有为法的无常、空,显示存在的虚假性。

  明白了有,再来说明空。通常我们以为:有是存在,有就不是空,空是不存
在,空就不是有,因此有在空外,空有对立。可是以般若中观智慧来看,空有不
但不对立,而且是一体的。所谓空,不必在有之外,也不必事物毁灭了始谈空;
因为有是缘起有,有的当下就是自性空。因此佛法是依有明空,有空一体。

  《大智度论》卷十二提出三种认识空的方法:一曰分破空,二曰观空,三曰
自性空。

  分破空:又称析空观,是通过对有的分析,由粗而细,由细而微。佛教中的
有部学者,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对五蕴色身进行分析,发现了五蕴色身中我了不可
得,提出我空;但在分析色心现象时,一直分析到物质或精神不能再分析的部分
时,便提出了极微说,认为此极微法实有,因而出现了我空法有的思想。其实,
分破空的意义是在破除人我执;至于物质现象倘若加以分析,极微也是不能成立
的。《唯识二十颂》就曾对极微说进行了破斥,你说有不可分的极微,请问极微
有没有体积?假如有体积,就存在东西南北上下的六方,那还是可以分析,可见
极微说是不能成立的。

  观空:是从观想的意义上认识空。如那些修瑜伽止观的人进入止观状态时,
能随着他的观想显现种种境相。修火观,观想成就,见到处都是火;修水观,观
想成就,见到处处都是水。在现实生活中有“李广射虎”及“杯弓蛇影”的典故:
李广认石头为虎,结果能将箭射入石头中;某先生误认弓为蛇,导致肚皮大痛三
天。止观的水火及典故中的虎蛇,事实上都没有,然观想中的人却认为宛然存在。
从随人观想而境像显现,唯识者悟到了外境无实,随心所现,因而提出万法唯识。
观空者破除了外境实有的执著,却难免落入心有境空。那么,这种空还是不究竟
的。

  自性空:自性,是自已有,自己成,本来如此的意思。世间外道不了解诸法
的缘起性,他们在接触事物中,难免出现自性见;小乘有部虽然知道缘起,但同
时也觉得诸法有自性。然以般中观学者看,自性与缘起是不能并容的。《中论观
有无品》说:“众缘中有法,是事则不然,性从众缘出,即名为作法。性若是作
者,云何在此义,性名为无作,不待异法成。”缘起是作法,由众缘所作而成,
自性乃无作,自已有,自已成,不待众缘。中观学者以为:缘起必然无自性,这
就是自性空。

  《心经》中:“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从自性空
的立场来说明的,色,不是世间人所执的自性色,是因缘所生的色;空,也非世
人所说一无所有的顽空;或者认为人死如灯灭,一个生命彻底消失了,那是断见。
空,乃是自性空。《中论观四谛品》说:“未尝有一法,不从因缘生,是故一切
法,无不是空者”《十二门论观因缘门》说:“因缘所生法,是即无自性”。色
是缘起的,色必然是无自性、空。因此说:色不异空,色即是空。

  有人说:“色即是空”还好理解,“空即是色”这似乎就说不通了,造成这
种看法的原因,还是因为把空理解为顽空,中观说空乃是自性空,自性空并不否
定缘起的假相。《中论·观四谛品》说:“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说为假
名,亦名中道义”。说缘起法是无自性、是空,并不坏缘起的假相,所谓缘起有
而自性空,自性空而宛然有。因此,色不异空,自然空也不异色;色即是空,空
自然即是色。原本在世人心目中一向对立的有空二法,在般若中观智慧的观照下,
得到了统一。

  空有不二的思想,是为遣除世间的有见、空见,世人因为不了解有,对“有”
的一切生起错误的认识和执著,导致了人生种种烦恼、痛苦。《经》曰:“色即
是空”是要我们看破“有”的实质,是虚幻、是无常、是无自性、是空。一个人
倘若真正的认识到“有”的实质,他还会因为有的问题而生烦恼吗?还会为物所
累吗?世间还有一部分人,他们的智力更高一些,已能看破有的虚幻实质,但因
为不了解缘起因果,认为世界一切既然都是虚幻的,人生的事业最终都要归于毁
灭,那么生存还有什么价值意义可言呢?于是他们不顾社会道德,放纵自已的身
心为所欲为,导致虚无主义。《经》曰:“空即是色”便是对治这种邪见,说明
万物虽空,但缘起因果还在不断延续中,人生的善恶行为都是有果报的。


【诸法真实相
——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有增不减。】

  “是诸法空相”:诸法是指一切法。空相不是指空,更不是有,乃是空所显
的真实相。空相也可以称为有相,有所显的实相叫有相。实相可以通过空来显,
或依有来显。但实相的本身却是非空非有的。

  “不生不灭”:是从事物的有无来说的。不生不灭相对生灭,要明白不生不
灭的含义,先得说明生灭。生灭是有为法的特征,在三法印中有“诸行无常”印,
是说有为法都是无常变化的。经论中有四相说:生住异灭。从无到有曰生,生而
相续曰住,新陈代谢曰异,离散衰亡曰灭。有三相说:生异灭三相,是将四相中
的住异二相,合为异相。的确,世间万物住的阶段也是异的过程,住相当然可以
归为异相了。四相或三相说,都可以简括为生灭二相。

  关于生灭的内容,经论中说有三类:一曰一期生灭,二曰刹那生灭,三曰大
期生灭。

  一期生灭:比较容易理解,它指有情一期生命从出离娘胎到死亡这一过程。
一期生灭即有情的生死,任何人都难免生死。因此,一期生灭对于我们大家来说,
是很现实的。

  刹那生灭:就比较微妙了。刹那是印度人衡量时间的极短单位,也就是最短
的时间。刹那生灭是指事物在最短的时间内所产生的生灭变化。对于我们一般人
而言,刹那生灭是感觉不出来的,但事物的确在刹那中生灭。比如眼前的桌子,
从崭新到败坏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你们谁敢说这桌子有片刻不在败坏之中呢?
因为倘若一秒钟不被败坏,那么二秒钟、三秒钟乃至永远都不会被败坏。所以孔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