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佛说十善业道经(第一一二集)(2)

真心到底是什么样子?大乘佛法里有个名相,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时」。「寂」就是无住,「照」就是生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埂N颐前镏磺锌嗄阎谏⌒木×Γ险媾θ

  真心到底是什么样子?大乘佛法里有个名相,叫「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寂照同时」。「寂」就是无住,「照」就是生心,「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就是「无住生心,生心无住」。我们帮助一切苦难众生要尽心尽力,认真努力去做,做的时候、做了以后,心地清净、一尘不染,这是「寂照双融」的境界。凡夫做不到这个境界,凡夫做了一些好事帮助众生,觉得自己做了很多好事,功德很大,居功,念念不忘,著了相,你心就不清净。作跟无作是一不是二,决定不著相,没有执著;不但没有执著,连分别、妄想都没有,这才叫做「一心正住」,你的念就自在,念就如意。

  「四神足」四条里头,这两条最重要;前面跟我们讲的「欲」,第二个讲的「念」,这两条最重要,尤其是「念」。我们实在讲是非常幸运,在无量法门里面我们遇到净土法门,这个法门方便,这个法门是用一句佛号,教我们把心恒住佛号之中。这是不是有念?是的,是有念。用这一念止一切妄念,无论做什么事,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

  譬如说我们修六度,六度落实在生活当中,心里是阿弥陀佛;我们处事待人接物,学四摄法,心里也是阿弥陀佛;我们断十恶、修十善,心里还是阿弥陀佛;所有一切的修学,统统归到一句「阿弥陀佛」。心里头只有一个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不起第二个念头,这个人叫念佛人,这个人决定往生。不但往生,品位高!决定不生凡圣同居土。其他法门里头,找不到这样的方便;修学其他法门没有那么容易成就,这个法门容易。念念抓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就是我的命根,只有阿弥陀佛是真实,其他一切都虚妄,这才叫「老实念佛」,比什么都重要!

  我们一心就住在「阿弥陀佛」上,没有分别,没有执著,没有间断。日常生活当中,依著经典的教导。我们今天归纳五个科目,日常生活决定不违背这五科。第一个科目「净业三福」,第二个科目「六和敬」,要真干!别人跟我不和,我跟他要和,我们各人走各人的路。他跟我不和,他要走六道,我要跟他和,我走西方极乐世界,我们各人走各人的路。我能帮他,我尽量帮他,实在帮不了,也不能受他的牵累,他堕三途,我不能跟他去。

  所以,自己应当要晓得,他拼命往三途钻,拉都拉不回来,「算了!不拉他,让他去吧!」这不是不慈悲,不让他去,自己就被他拉进去了。所以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放手,等他什么时候回头了,再去度他。帮助一个人绝对不是在一生一世,生生世世!什么时候他想回头,那个时候你去帮他,机缘成熟;不想回头的时候,诸佛菩萨都帮不上忙,这个道理一定要懂。这也是经上佛常常说的,先度自己,自己不能得度,要想度别人无有是处。

  第三个科目「三学」,戒、定、慧三学。三学,《无量寿经》上几句话讲得非常具体:「善护三业」,戒学;「观法如化」,慧学;「三昧常寂」,定学。这个开示非常精彩!下面一个科目,「六波罗蜜」。最后一个科目,「普贤菩萨十愿」。我们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遵守这五个科目,这是菩萨道。别人不走,我走!我知道这是菩萨大道,我们要把心住在这个道上,这是利他,这一句「阿弥陀佛」是自利,自利跟利他是同时的。自利就是利他,利他就是自利,念念不舍「阿弥陀佛」。好,今天时间到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