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是牵手,手牵手共行,地位平等。 文殊、普贤亲为胜友。则薰陶有自,成佛无难,此生有幸,获见获闻,可不愿生欤!】 再不愿意到西方极乐世界就没法子了,蕅益大师劝导我们可以说是尽心尽力,我们不相信是自己有业障,遇到这样殊胜的法门却当面错过,太可惜了。再看第三段: 三、顿超绝待】 下凡众生,念不退中,超尽四十一因位(初住至等觉)。】 『四十一因位』就是《华严经》上讲的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你从其他的法门走,到了华藏世界还得慢慢的修,最后才能到达西方极乐世界,我们这一下就去了。 谓是凡夫,却不历异生,必补佛位,与观音势至无别。】 这就是前面讲「一切俱非、一切俱是」的说明。 若谓是一生补处,却可名凡夫,不可名等觉菩萨。此皆教网所不能收,刹网所不能例。】 就是一切经典里面没有这个说法,十方诸佛刹土里没有这个事实,唯独西方极乐世界特别,非常奇特,这是我们要晓得的。 当知吾人大事因缘,同居一关,最难透脱。】 也就是凡圣同居土,就是说明六道轮回非常不容易突破,不容易出去。 唯极乐同居,超出十方同居之外。】 了此方能深信弥陀愿力】 『了』是明了,对於这个事实与道理真正明了通达。 信佛力,方能深信名号功德。信持名,方能深信吾人心性,本不可思议也。】 为什么要研究经论?为什么要读诵经论?目的就是增长我们的信心。这个法门往生的条件就是决定在信、愿、行,信得不深,愿就不切,行当然就不得力,所以深信、切愿、笃行非常重要。 具此深信,方能发於大愿,经中应当二字,即指深信,深信发愿,即无上菩提,合此信愿,即为净土指南。由此执持名号,乃为正行。】 若信愿坚固,临终十念一念,亦决得生。】 可见得深信切愿的确非常重要。 若无信愿,纵将名号,持至风吹不入,雨打不湿,如铜墙铁壁相似,亦无得生之理。修净业者,不可不知也。大本《阿弥陀经》,亦以发菩提心为要,正与此同。】 大本就是《无量寿经》。这是非常重要的开示,千万不能忽略,一定要求深信切愿。 请看第五讲,讲「行」: 正示行者执持名号以立行】 这个行门简单,就是二六时中念这一句阿弥陀佛名号。经文从「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一直到「应当发愿,生彼国土」。首先大师告诉我们: 不得生者,善根、福德力薄。】 不能往生,是因为善根、福德不够。善根是「菩提正道」,这是亲因。福德是「施戒助道」,布施、持戒,这是助缘。二乘人少善根,人天少福德,这是力量薄弱。 二乘但求自利,得少为足,不发菩提心,故善根少。人天虽修六度,但求人天福乐,未了无为,未得无漏,故福德少。皆不得生净土。】 实在说这些人,无论是二乘或人天,都没有机缘听到净土法门,如果听到净土法门,那就不一样了。善根、福德,我讲《弥陀经》时讲过很多遍,我的解释比古德的注解容易懂,我依清凉大师注解《华严》「信、解、行、证」这四科来解释。善根是什么?「信、解」,你真正能够相信、真正能够明白,这是你有善根。福德是什么?你真正肯发愿,真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真肯念佛,你就有福德,这个好懂,与经义相应,决定不违背经义,这个讲法大家容易领悟。 惟以信愿执持名号,则一一声,悉具多善根福德,散心称名,福善亦不可量,况一心不乱哉!】 特别要求的是『一心不乱』。做不到一心不乱,『散心念佛』的福德也非常大,只要你肯念。底下说: 显示正行,持名三要。】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