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普贤行愿品十大愿王(第十集)(4)

所以一定要讲解,大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他也无法理解。要什么人来说?必须要真正有修行的人,这个路他走过,他是过来人,这个才行;他光是看地图,路没走过,靠不N裁矗

  所以一定要讲解,大经上说,「佛法无人说,虽智莫能解」,世间再聪明智慧的人,他也无法理解。要什么人来说?必须要真正有修行的人,这个路他走过,他是过来人,这个才行;他光是看地图,路没走过,靠不住。为什么?地图上他看的没错,出了大门他就迷了路,方向也不知道了,这是很危险的一桩事情。必须要找真正有修、有证的,那是最好;纵然没有证果的,真正有修行,解行相应,这样的人不会有大错误的。不能凭我们自己想像,这经里头是什么意思,往往想错了。所以要指他一条正路。

  念佛求往生,必须要依靠三经,我们才不至於把路走错。所以修净土的人很多,往生的人不多,一万人当中难得有一个往生。毛病出在哪里?就是他迷失了道路。因此念佛人一定要通达三经。也许有人问:有些老太婆,她字也不认识,一天到晚就这一句阿弥陀佛,临命终时瑞相很好,她真的往生,这又是一回什么事情?那个老太婆的善根、福德、因缘大,我们比不上她。哪里比不上?她能死心塌地念佛,这就不得了!她不胡思乱想,她一天到晚就念阿弥陀佛,想阿弥陀佛,这就行,她什么经典都可以不要。我们一面念阿弥陀佛,一面打妄想,你看看,念了阿弥陀佛,今天这个地方病痛,又想到药师佛;又遇到灾难,马上想到观音菩萨。这真糟糕,这是打妄想,常常打妄想,这叫什么?不老实!所以比不上老太婆,老太婆念佛真往生,真能成佛,我们比她差远了。

  补救的方法,就是这些理论要真正明了,特别是《无量寿经》,《无量寿经》是净土第一经。我们看看台湾同胞还是很有福气的,现在净土经论我们非常齐备,古今的注解也都搜集得非常完整。我们这几年会陆续统统把它印出来,现在就是我们校对的人手不足,没有办法很快的出版。这些典籍帮助我们理解,断疑生信,目的是要我们死心塌地老实念佛。《无量寿经》给我们讲西方极乐世界的缘起、历史、概况,修行的方法,三辈的因果,讲得详详细细。《弥陀经》专门是劝我们要相信,信里面,蕅益大师说得很好,讲了六种:信自己、信佛(信释迦牟尼佛、信阿弥陀佛,这是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事理因果统统没有一丝毫怀疑,这才叫具足了信心。从信心发愿,愿意离开娑婆世界,愿意往生极乐世界,二六时中,执持这一句名号,不怀疑、不间断、不夹杂。这是信、愿、行三个条件,这样才具足。《观无量寿经》给我们讲原理,修行这个法门的原理,给我们讲西方世界九品因果,给我们说修净土的方法。念佛,有观想念佛、有观像念佛、有持名念佛,统统都在《十六观经》里面。

  三经要合起来看,单单研究一部不行,理不圆满。虽然古来的这些祖师大德们,像莲池大师的《疏钞》,蕅益大师的《要解》,将《无量寿经》、《观经》里面重要的部分都引用在他注解里面,可是毕竟没有能看到原文;引用不能把全经都引用,只能重要的引几句。所以,三经有合参的必要,这个样子我们修净土才不会迷失道路。

  「於失道者示其正路」,你看他修行有错误,你要去纠正他,去帮助他。但是这个里面必须要他能接受,他要不能接受,我给他说一次、说两次,三次就不能说了,那就随他去了。为什么?说的次数太多了,就变成冤家、仇人,不但不感激你,而且还毁谤;他这一毁谤正法,他的罪就更重。我们不忍心加重他的罪业,所以不听就算了,看他堕三途也没有办法,这就是他的业报;三途罪受满之后,他还会出来,还会有机会。所以,度众生这个事情不能著急。有很多人热心过头,慈悲心超过一切诸佛菩萨,恨不得马上把众生都度成佛,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你看诸佛菩萨多冷静,时节因缘不成熟,他再也不会来,这是对的,合理的。

  『於暗夜中为作光明』,「暗夜」也是比喻,比喻无明。他迷惑颠倒,你要帮助他开智慧,「光明」就是智慧。『於贫穷者令得伏藏』,贫穷是讲他没有功德法财,譬如五分法身,他没有,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这是贫穷。学佛的人,过去出家人说衲子,身穿百衲衣,衣服补丁一个一个补,补好多,身穷道不穷。怕的是什么?身富没有道,那就真穷了。这是指道业,简单的说,就是戒定慧,或者是讲六度,我们这边讲的十愿、十波罗蜜,这是修行人真实的富足;这些东西统统都没有,就贫穷了。

  「令得伏藏」,这些功德都是在个人自性当中。每一个人都有如来智慧、德相,可惜这个东西伏藏在那里,没有显露出来。好像金矿,藏的金的确很丰富,但是没有开采,在地底下,藏在那里。这个地方的「藏」是讲我们的心地,我们心地里面有无尽的宝藏。他现在很贫穷,我们要帮助他,将他内心里面的宝藏开发出来。内心的宝藏叫性德,开发是修德,有了修德,性德就透出来。智慧、德能、神通都是属於性德,我们因为没有修德,所以智慧、德能、神通都不能现前。如果认真的去修戒定慧,去修六度,修十大愿王,我们的性德就会透出来,这就是「令得伏藏」的意思。

  这个地方举出几条,教我们要发愿。不是自己得这个殊胜利益就终止了,这个不可以的,一定要帮助别人。别人他不肯接受,那就没有法子,只要他肯接受,我们一定要帮助他。我们也不像佛菩萨会观机,咱们也不会观机,不会观机怎么办?可以试探看看,他愿不愿意接受,他要不愿意接受,我们就终止;他愿意接受,慢慢的我们一步进一步的来帮助他。

  『菩萨如是平等饶益一切众生』,「平等饶益」就是前面讲的随顺而转。所以,对於九界有情是用平等心来观察,与九界众生相处,用清净心来对待。因为平等、清净,所以自他两利,才不生烦恼;如果我们自己心平等,不清净,都不行,会生烦恼。自己心一定要清净,决定不能执著,一执著就不平等,就不清净了。「益」是利益,「饶」是丰饶,就是要给予一切众生最丰饶的利益。最丰饶的利益是什么?诸位要是真正的读透《大藏经》,你把整个佛法统统了解,真实透彻了,你才晓得最丰饶的利益就是劝人念佛求生净土,这个利益是真正不可思议,十方诸佛如来都说不尽的。但是如果不深入经藏,很不容易理解,为什么念佛有这么大的利益?

  我们今天天天念佛,好像没有什么利益,这是真的,不是假的。为什么念佛没什么利益?因为你不会念!你念只是口念,心没有念,所以你得不到很大的利益。人家会念的,心口一如,甚至於口不念,他心念,他的心、他的愿、他的解、他的行跟佛一模一样,念念都能与佛相应,这叫真正念佛。我们念念与佛不相应,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想自己,这怎么可以?这不像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口里念阿弥陀佛,心里想度一切众生,你看这个基本的观念就不相同。所以同样是念阿弥陀佛,心不一样,愿不一样,解不一样,行不一样,这就是前面讲的「失道」,虽然念佛念得不如法。好,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讲到此地。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