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地藏经玄义(第十四集)(4)

我们在那里建一个道场,建道场是干什么的?帮助人作佛,这叫道U飧龅莱∮幸桓鋈耍谡飧龅胤秸娴耐鞣穑飧龅莱【统删汀K晕易蛱旄蠹医补槐玖耍颐窃谀抢锿蹲室话傥迨蛎澜鸸槐玖耍儆幸桓鐾妥

  我们在那里建一个道场,建道场是干什么的?帮助人作佛,这叫道场。这个道场有一个人,在这个地方真的往生作佛,这个道场就成就。所以我昨天跟大家讲够本了,我们在那里投资一百五十万美金够本了,再有一个往生就赚了,我们听了非常欢喜。新加坡我们这个念佛堂,将来不晓得有多少人往生,无比的殊胜,真干才行。这是菩萨现身在六道,给我们做证明。我们讲经说法劝大家,示转、劝转。示是什么?我们自己做出榜样给人家看,这是示转;种种言说是劝转;往生做出这个样子,这是做证转,真正证明念佛往生是真的不是假的。马老居士往生的后事,今天办得很圆满,警察、法医来验尸都觉得很圆满,也让外国人看看,走还可以这样走法,不生病,也不到医院,走得多么自在!三十个小时念下来,我想面目如生,让外国人看到会感动,这个瑞相示现得太好了。

  不可说当中,不可说是理太深了、太难了,但是还是要做。『用四悉檀赴缘,随机说教』,这就是我常劝导诸位同修,我们要用什么样的态度跟别人往来,这学佛了。佛用的态度是四悉檀、四摄,我们学会四悉檀、四摄法,你跟所有一切众生交往就无往而不利,你就会得到群众的欢迎,会得到大众的爱戴,无论你搞什么事情都成功,你的人缘好,得人缘。

  四悉檀:第一是「世界悉檀」。什么叫世界悉檀?我想你们大家都晓得,令一切众生生欢喜心。世是讲时间,界是讲空间,用时空就包括一切众生,不但现前的众生,我们要令他生欢喜心,过去、未来亦复如是。三世十方一切众生,我们跟他接触,头一桩事情,要教人生欢喜心,这是菩萨。当他不欢喜,不欢喜我们就退避,我们现在就不接触,他听到也欢喜。那个人怕我,我不喜欢他,他就回避,到以后慢慢明白,这是他尊敬我,他怕我生烦恼,他让我欢喜。他明白之后,他就要来找你,你不要找他,他来找你,他来向你忏悔。转变物心,这是第一条。

  第二是「为人悉檀」。悉檀,悉是普遍,这个名词是华梵合译;檀是梵文,悉是中国字,「悉」是普遍、平等,「檀」是檀那、布施。第一个布施要欢喜,决定不能叫一切众生因我而生烦恼,一定要令一切众生因我而生欢喜,这是佛菩萨所做的。第二个要普遍布施的,「为人」,我常常讲念念为众生,不要为自己,要为众生想,要为众生得福,要为众生得利益。想他们,别想自己,想自己就错了,想别人就对了。一切诸佛菩萨都是这个想法,决定没有哪一个佛菩萨想自己,这是佛与众生不一样的地方。众生想别人,还附带想自己,没有把自己忘掉。诸佛菩萨想众生,众生就是自己,没有附带的,所以叫觉悟。想别人,还附带自己,虽然觉悟,没有觉悟得透彻,觉里头还带一分迷,不干不净,所以不能成大觉,道理在此地。念念要为别人著想,念念要为苦难的众生著想,至少你不能透彻其中的道理、事实真相,也应当想到因缘果报。众生现在受苦,果报现前,这个果报是什么因?什么样的因、什么样的缘,你要想到,然后再想到如何帮助他解决,拿出对治的方法。

  第三是「对治悉檀」。你有对治的方法,你把这个方法布施给他,一定要善巧方便,要观机,他能不能接受,喜不喜欢接受?譬如一个病人,菩萨是个医生,他一看就知道你病在什么地方,他有方法对治。可是病人对於医生要有信心,如果这个病人对你没信心,不肯接受,接受了信心不具足,服他的药没用,不能产生效果。你对医生有十分的信心,你吃他的药就有十分的效果,这里面的道理也很深。菩萨了解众生的根性,知道众生无始劫以来,他所造的种种业缘,因此能够对症下药;为他说法,他听了之后就能开悟,就能证果。这是我们在佛经上常常看到,世尊讲经说法,听众当中还没听完,听了一半他就开悟证果,我们看到很多。为什么会有这现象?能观机,说的法契机,触动他的悟门,拔除他的茅塞,茅塞顿开,这叫对治。这条不容易,如果自己不是过来人,对治很难做到。自己悟得愈深,悟得愈彻底,对治的效果就愈明显、愈殊胜。

  第四是「第一义悉檀」。第一义悉檀讲的是什么?要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帮助他念佛往生作佛,这才是第一义。不能够往生,换句话说,决定不能离开六道,不能离开六道就有很大的麻烦。这一生他接受你的教诲,能够转恶为善,不能破迷开悟,来生生善道。生善道之后,这一享福,还能不能保持断恶修善就很难讲了。今天我们看到世间大富大贵之人,都是前生断恶修善,他得的果报,现在一享福,一享福就享糊涂了,就迷了。所以佛菩萨、祖师大德,给我们示现有福不享,为什么?保持高度的警觉,福一享决定迷惑颠倒,马上就退转,马上就堕落。诸位冷眼观察这个世间,你就看得很清楚,你看大富大贵人家哪个不造业?前生修积多大的善根福德,感得这个果报,多可惜!果报的时间不长,人的寿命不长,你享福的时间不长,享完了就到三途去了。佛法里面讲三世怨,第一生修福,第二生享福,第三生堕落。享福就不知道再修福,所以福不可以享,这是真理。

  什么时候可以享福?到你什么时候不迷,换句话说,最低限度证得阿罗汉果,可以享福。法身大士享大福报,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华藏世界的依正庄严,法身大士可以享乐。他在那里可以享受,他到我们这个世界来不能享受,到我们这个世界享受是什么?我们会学他,我们也享受,他享受没有问题,我们一享受就糟糕。所以他要代众生受苦,他要示现一个不享受,有福报而不享受,要让我们学他。释迦牟尼佛何必到我们这个世间来,示现一个苦行僧?人家是福报圆满的,福慧二足尊。为什么示现一个苦行人,每天到外面托钵?告诉我们没有证得阿罗汉果,没有证得正觉之前,福享不得,享福没有不造罪业的。在这个阶段当中,有福应当知道给大家享,给一切众生享,自己决定不能享。

  出家人接受信徒的供养,钱财来得容易,如果这些供养处置不当就堕三途。所以诸位仔细观察,这些供养多的老和尚,你看什么?看他怎么死,我们就警觉了,就知道了。你看他死的时候糊里糊涂,死的那个相很不好,那是恶相,我们就觉悟到,佛菩萨与祖师大德的示现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走这个路子,我们不能效法他,说不定他是佛菩萨示现的,示现这个样子给我们看的;你供养多,你像我这样享福,那你就像我这样子。他是示现,假的,我们是真的,我们真堕地狱。我们也不知道他是真的、是假的,我们还是以恭敬心看待,他是我们好老师,示现榜样给我们看,我们以这样的心就对了。他们都是我们的大善知识,都是帮助我们觉悟,都是帮助我们改正自己的过失,我们对他们决定不可以轻慢。佛菩萨示现,不知道,有的示现正面,有的示现反面,无论是正面与反面,对我们都起深深教化的作用。这也说明,蕅益大师所讲的「境缘无好丑,好丑在自己的心」,我们用这种态度来看待,他是菩萨示现。我们用凡夫的心看待,他堕落了,我们是凡夫,对我们没起教化作用,我们在看笑话。可见得善恶是非,外头境界没有,就在自己一念之间,这个我们要懂得。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