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普贤行愿品的启示(第十一集)(4)

乃至虚空世界V谏耙捣衬站 H缡且磺形蘧∈薄N以妇烤购阄蘧 !这也是要我们学普贤菩萨。我们的愿心是无有止尽的,现在我求学,我学佛,我希望成佛,我的愿无有穷尽,成佛之后,我这个愿还没有止尽,没有止尽

  乃至虚空世界尽。众生及业烦恼尽。如是一切无尽时。我愿究竟恒无尽。】

  这也是要我们学普贤菩萨。我们的愿心是无有止尽的,现在我求学,我学佛,我希望成佛,我的愿无有穷尽,成佛之后,我这个愿还没有止尽,没有止尽要做什么?帮助十法界一切众生。好比我们读书,我们在学校读书,毕业了,毕业之后并不就终止,毕业之后,我到社会上服务,我要把我所学的贡献给社会,利益大众。菩萨亦复如是,把他所学成的一切大圆满,会用在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身上,令一切众生破迷开悟、离苦得乐,这一个愿心永远没有止尽。我们再跳过一行,看五十四首,五十四首是显示这部经典的殊胜功德利益:

  若人於此胜愿王。一经於耳能生信。求胜菩提心渴仰。获胜功德过於彼。】

  『若』是假若,这不是专指某一个人,假设有一个人,他有善因,没有善因,你这一生遇不到这部经典,这是真话。这世界上的人这么多,几个人在一生当中能够遇到《普贤行愿品》?能够有机会读过《普贤行愿品》?你要到世界各地方去问问调查调查,你才晓得不多,我们能遇到,能读到,这很幸运。殊胜的十大愿王,你读了以后,听了以后,『一经於耳』,你听了以后会相信。听了不相信没有用处,也不能说完全没有用处,阿赖耶识里种子落下去了,种子虽然下去了,它没有生芽,它不能长成,缘不足,他要生信心,这就好了。这个信心也像《金刚经》上讲的清净的信心,什么叫清净信心?一丝毫怀疑都没有,完全相信,信了以后就依教奉行,普贤菩萨教我们怎么做法,我们统统照做。

  『求胜菩提心渴仰』,一心一意求最殊胜的大觉。「菩提」是觉悟,「胜」是殊胜,也就是说求圆满大觉的意念就像一个人害渴想喝水一样,这样的一个心情,「渴仰」殊胜圆满的觉性。这句话要用白话来说,就是我们一生当中要以求圆满大觉为我们这一生人生当中第一个目标、第一个愿望,其余的我统统都可以不要,我要达到这个愿望。『获胜功德过於彼』,你只要发这样的心,你所获得的功德,这个殊胜的功德超过普贤菩萨,「彼」是普贤菩萨。这是说明普贤菩萨修行无量无边劫这样殊胜的成就、这样殊胜的功德,如果有一个人听到这部经典就能发起这样殊胜的愿心,功德超过普贤菩萨。这句话会不会过分了一点?是不是释迦牟尼佛当年讲这部经鼓励我们的,过分的夸大?这恐怕不是事实。诸位要记住佛在《金刚经》上讲的,「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妄语者,不诳语者」,佛会讲假话吗?佛会夸大吗?佛会形容吗?不会的,佛所说的完全是事实。这个理太深,事太不可思议,使我们凡夫不敢相信,不但凡夫不敢相信,阿罗汉、辟支佛,还有一部分菩萨,听了也不敢相信,这叫难信之法。

  《弥陀经》、《无量寿经》是难信之法,普贤菩萨到末后「十大愿王,导归极乐」也是难信之法,难信能信,这个功德不可思议。我们今天信了没有?没信,怎么知道你没信?从面孔上,从行为上,没看到你像一个信的样子,所以信佛好难,太难了。我过去在台中求学,出家之后,我是过了两年才受戒,受了戒之后,到台中去拜老师,这老师的恩德恩惠,指导的,不能忘本。去拜老师,老师第一句话就说「你要信佛」,我一听愣住了,我学佛那么多年了,也讲经讲了两年,出家受了具足戒,怎么叫我信佛?老人家给我讲了大概有半个小时,说明信佛很难,多少人出家不信佛,所以提醒我不要把「信佛」两个字挂在口头上,以为是那么容易,不容易。什么叫信佛?佛的教训统统做到了叫信佛,你没做到,阳奉阴违,这怎么叫信佛!这叫骗佛不叫信佛。骗佛的人很多,不是外面的人,想想可能就是自己,自己在骗佛,说实在话,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自己可能都骗了很多次。最普通的,你们做早晚课,你们做早晚课是信佛还是骗佛?早晨把课诵本念一遍给佛听,念完之后就忘光了,岂不是骗佛!就像学生骗老师一样,学生很会骗老师,早晨去骗他一次,晚上又去骗他一次,一天骗两次,还要成佛,你说哪有这种道理!没道理。所以诸位很冷静想想,我跟你讲的都是真话,句句是真话,我没有说假话。普贤菩萨下面就讲了:

  即常远离恶知识。永离一切诸恶道。】

  这就是信佛的标准,我们有没有去做?『恶知识』、恶的人、恶的事、恶的环境,我们要避开,要远离,不能接近,怕自己心地受染污。『永离一切诸恶道』,那是内在的,这不是外面的。起心动念都要慎重的去检点,我这一念是善还是恶,所有一切恶念统统都息掉了,自然就不堕恶道,恶道的根都没有了,这样的人才叫信佛,这才是真正的佛弟子。佛在经上苦口婆心的教训,释迦牟尼佛出现在世间示现成道之后,为一切众生讲经说法四十九年没有停断过,天天都在说,苦口婆心教我们,我们听了耳边风,听了不能照做,这就是不信。我们对无上菩提没有一个渴仰之心,如果不相信,你今天晚上到别的地方去,八点钟到十点钟可以赚十万块钱,你马上就去了,你不会到这里来听经。这听经一毛钱还赚不到,到那里去马上可以赚十万块钱,你对於「钱」渴仰,对於「法」马马虎虎,这怎么行!哪里能够像从前这些菩萨们修行为法忘躯,为了求佛法,牺牲性命也不在乎,何况身外之物!那叫信佛。我们必须有那样的信心,获胜功德才能超过彼,没有那个信心,像我们现在这种露水道心没用处的,我们的功德很微薄,决定比不上菩萨,这个都要知道。

  修行人实在要亲近善知识,「远离恶知识」,这个「远离」是敬而远之,我对他尊敬,我不学他,我也不跟他学。亲近善知识,我要学他,他是我的典型,是我的榜样,要认真的向他学习。要存好心,要说好话,要做好事,「好」的标准是什么?利益众生,帮助众生,要真实的利益,要永恒的利益,不是眼前的利益,眼前的利益小。永恒的利益、长远的利益是什么?帮助他开智慧,他智慧开了,这个利益是真实的,这个智慧、这个利益是永久的。帮助一切众生开智慧,帮助一切众生修清净心,这样子我们的修学才像普贤菩萨。菩萨在此地告诉我们,说这个人能这样修行,不但得智慧,同样也得福报,福报讲什么?富贵、健康、长寿,你一定能够得到的。智慧是因为你心清净,心清净生智慧。身清净,健康。身心健康,长寿。福报是因为你好善好施,肯帮助别人。所以你的富贵、福报统统都现前。这种修行就跟普贤菩萨接近了,就有一点像普贤菩萨,跟普贤菩萨看齐了,这是学习。菩萨也很感叹的告诉我们,这也是事实,说: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