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云法师: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6)

青少年教育的病态也很严重,其中最祸国殃民的是升学主义。在升学主义挂帅的今天,“升学!升学!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彼坏衩涣烁鋈说男韵蛴胭鞲常斐裳〔胖贫鹊慕┗易璋搜巳び肭樾鞯姆⒄梗

青少年教育的病态也很严重,其中最祸国殃民的是升学主义。在升学主义挂帅的今天,“升学!升学!多少罪恶假汝之名以行之!”它不但埋没了个人的性向与禀赋,造成选才制度的僵化,而且阻碍了学生兴趣与情绪的发展,使学生缺乏生活上的适应能力,甚至牺牲了个人价值与尊严,产生学非所用的弊病,间接毁掉了青少年宝贵的一生!

我曾经亲耳听到一个母亲跟美(mei)国的儿子通电话,二十几分钟的国际越洋电话,这对母子翻来覆去讲的就是这几句:

‘妈妈!我要回去!’

‘乖乖!不能回来﹗’

‘我受不了,我要回去啦!’

‘唉呀!你再忍耐一下嘛!你回来,妈妈面子不好看,很难为情啊!’

‘我不管啦!这里这么冷,又吃不好,又没人跟我玩,我要回去啦!’

‘不行啊!乖儿,这样吧!我马上再寄钱给你,你买好吃的吃。’

‘我学校功课跟不上,我受不了了!’

‘跟不上没关系,我寄钱给你,你去玩好了!’

‘……’

这样要求儿女的教育,可以光宗耀祖吗?

生了一个漂亮女儿,有许多男孩追求,父母就高兴,认为面子光彩,连带的助长了少女的虚荣心。儿子念大学,摆地摊、拉保险赚了钱,自己买了车,父母就很高兴,认为儿子有办法,加深了他的功利心态。像这样只注重虚荣和功利,而不教育他们真正做人处世的道德情操,这样的社会教育,能不病态深重吗?

从儿童到青少年,从青少年到大学生,从大学生到硕士、博士,我们今天的学校教育病态是:

第一、只重知识不重道德--分数高,人格低劣。

第二、只重功利不重精神--争名利,缺乏胸襟气度。

第三、只重接受不重思维--能灌输,不能启迪。

第四、只重个人不重利他--自私,不肯牺牲奉献。

上面这些教育道德的病态,可以从很多小地方看出来:例如各级学校很少有至圣先师孔子像,儒家之学也不能普遍于社会,有关单位常常举办纪念毕卡索、纪念猫王、纪念贝多芬、纪念爱迪生……等活动,却很少纪念玄奘大师、监真大师或民族英雄,崇洋媚外的心态太重。教育界普遍弥漫着功利风气与乡愿心态,直接间接戕害了我们的下一代,这是很严重的国弊!

针对这些病态,我想,可以用一些方法来治疗:

1.以鼓励代替责备:年轻人意气盛,常常率性行事。太过责备,他会有一种心理:反正你认为我坏,好!我坏!我坏就坏到底吧!这样一来,只有反作用。所以对于年轻人的缺点要多涵容,不要光是责备,要用鼓励来劝勉向上。春风怡人,总比酷暑炎风薰人好。

2.以慈爱代替呵骂:一句温言暖语,胜过严呵厉责。像仙崖禅师感化夜游弟子的故事,就是很好的例子:有一个徒弟,常常夜游,三更半夜爬梯子翻墙外出,被仙崖禅师知道了,就把梯子撤掉,在墙下等候。徒弟夜游回来,翻墙而下,没有注意到梯子不见了,一脚踩在仙崖肩头,顺势跳下,站定了一看,糟糕!刚刚踩的不是梯子,是师父呀!这下子徒弟心中如同焦雷轰顶,立刻顶礼请罪。仙崖禅师也不怒,也不骂,只是殷殷叮咛:

‘夜凉,小心感冒了,快回寮房睡吧!’

天大的祸患一言而解,这个弟子感受到仙崖的关爱,从此不再逾越本分,成为一名恪守清规的徒弟了。

教育,不就是以慈心化导戾气,以爱心平伏干戈吗?

3.以关怀代替放纵:过份溺爱,不依法理,容易形成放纵与姑息,不但不能达到正面教育效果,反而使青少年走偏锋,形成偏颇的人格。只有在清明的环境中,才能培养清明的子弟;在关怀的气氛里,才有宽怀大度的人才。

4.以同事代替隔阂:同事,就是设身处地,凡事以他的立场为他着想,不端架子,不闹意气,视之如兄弟姊妹。像有名的海伦凯勒女士,因为是个聋人,脾气很坏,后来遇见了一位懂得教育的良师,以与她同事的心相处,视人如己,同甘共苦,她难过就跟她一起难过,她睡地下就跟她一起睡地下,完全与海伦凯勒无隔阂,无私无己,终于感化海伦凯勒,教育她成为一代伟人。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