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解行相应(2)

佛法的经论看似容易,实际上字字句句含摄无量义。从深度上讲,其深无底,其广无边,任何一部经典,不仅一生学不尽,生生世世都学不R蛭溆胱孕韵嘤Γ肿志渚涠际切缘碌牧髀叮缘挛抻星罹 ⑽抻斜呒剩览碓诖

佛法的经论看似容易,实际上字字句句含摄无量义。从深度上讲,其深无底,其广无边,任何一部经典,不仅一生学不尽,生生世世都学不尽。因为经典与自性相应,字字句句都是性德的流露,性德无有穷尽、无有边际,道理在此地。佛在经论上教诫我们,要「深解义趣」、「广学多闻」,但是一般人修学往往错会意思,以为「广学多闻」是什么都要学,什么都要听,这是完全错会了。广学跟深解都是一门深入,一门怎么能称为广学?一门见性就广了,「一经通一切经通」,一经学通了,一切经都通了。

譬如圆有圆心,圆周上任何一点都能通到圆心,通到圆心一切就通了;通不到圆心,只能通一门,第二门就通不到。要如何通到圆心?一门深入。圆心是自性,圆周是自性变现的法相。佛家的圆心,宗门称为「明心见性」,教下称为「大开圆解」,净土宗称为「一心不乱」,名词不一样,意思是相同的。所以修学要专、要精。你要是从圆球上的点点滴滴去学,永远学不尽。你达到圆心,全部都包括了,世出世间法全都通达,才能开智慧,无量无边的法门立刻就圆融了。

所以,圆球上任何一点(任何法门)都能通到圆心,这称作「法门平等,无有高下」。不但佛法如是,世间法亦复如是。世出世法都从这一心变现出来的,一心是真佛。佛菩萨苦口婆心,千言万语,反复叮咛,可惜我们把意思错会了,依旧盲修瞎练。会学的人,一念之间,念头转过来就成功了。凡圣不隔毫端,就看这一念能否转得过来。

在中国一千年前,《金刚经》最适合当时人修学,所以《金刚经》在中国流行最普遍。因为《金刚经》非常适合当时众生的根性,但现代不行,没有人懂得《金刚经》;纵然懂得了,实在讲也做不到。而在这个时代,《无量寿经》最契机,最适合现代人修学。《无量寿经》教我们修行:「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此三句如何落实?就是十善。「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就是不妄语、不两舌、不恶口、不绮语;「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就是做到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出家是不淫欲);「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对于世间法、出世间法,一切人事物,不贪、不瞋、不痴。这比《金刚经》容易太多了,讲得很具体。若能将这几句话做到,你的德行修养,在现前时代就很希有、很难得。

这三句十善从哪里做起?从不妄语始。若对人还不敢讲真话,什么都不要谈了。外国人讲「隐私权」,隐私就是不可以说真话,这是错误的。司马光一生的成就,就是「事无不可告人言」,心地光明磊落。学佛从哪里学起?「诚实」。有隐私很痛苦,这个也怕人知道,那个也怕人知道,这样过得多难受,压力多大。一切透明化,没有一丝毫的隐瞒,就得自在、快乐。人生苦短,何必自己对自己那么多约束,为何不生活得快乐一点?佛得大自在,诚实的人得大自在,样样事情都要隐瞒的人很可怜。

我们今天提倡绝不好高骛远,只希望能将五戒十善做好,念佛就决定得生净土。五戒十善是德行,将佛陀在经中的教诲真正做到,真正落实,那就是品德的修养。念佛堂还是要去,五戒十善修好了,持戒念佛。在念佛堂是属于影响众,认真念佛,解行相应,令初学之人生起信心、欢喜心,这属于自行化他。

一般人对出家人格外尊重、敬仰,不管你有无德行,穿上这身衣服,人家对你的看法就不一样,你是佛弟子。所以我们要常常反省,我像不像佛弟子。怎样才像佛弟子?天天接受佛的教诲,天天奉行佛的教训,这就是佛弟子。经里常讲「受持读诵,为人演说」,受是对于佛所教的完全接受,能信、能解、能行;持是保持,天天做,时时做,一时一刻都不放松。

我的观念是出家人要住广单,一般讲通铺,睡觉的时候大家互相看着,所谓是「十目所视,十手所指」,自己会约束自己,不可以放逸,道业才能有成就。如果一个人一个房间,就会放逸、懒散。从前寺院丛林,年岁老了,行动不方便者,才能有一个小房间。这是佛家讲的「依众靠众」,自己烦恼重、习气重,没有办法约束自己,希望靠大家的帮助。

佛法里非常重视这个方法,这不是释迦牟尼佛提倡的,是中国百丈禅师、马祖道一和尚二人提倡的,这是中国佛教的特色。世尊当年在世,学生的智慧德行很好,都接受佛的教诲,各个都能认真修学。但是僧团还是做一个模范给我们看,日中一食,树下一宿。每个人在树下打坐,休息养神,也是互相看着。我们要能体会这种作法,这都是提供我们现前修学的好数据,能避免盲修瞎练,避免种种错误、过失,才能成就自己的道业,帮助社会大众。


解行相应2

(950130早餐开示)  

建立道场、护持道场一定要解行相应。讲经说法是解门,领众修行是行门,两者都重要,两者俱存才是一个完全的道场。但解行俱优的修行人,自古以来就不多见,若两者不能具备,宁愿选行门,不求解门。

行门,就是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不懂,样样不如人,这样的人会很谦虚,肯老实念佛,通常这种人往生的品位都很高。有解无行的人,恰恰相反,他贡高我慢、自以为是,往往把修行忽略了,反而不能往生

领众修行是自利利他的工作,要紧的是真诚、真实,自己有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恭敬心、慈悲心,就成功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