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消灾必先修福 修福必先消业障(第三集)(2)

佛祖教导我们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健康第一个因素,人快乐他怎么会生病?愁眉苦脸会生病,一天到晚快快乐乐决定不会生?炖执幽睦矗课颐呛芟肟炖郑炖植黄鹄础E泶蠓蚋嫠呶颐牵窖Ы缋锿吩幸桓鐾臣疲臣迫

  佛祖教导我们常生欢喜心,欢喜心是健康第一个因素,人快乐他怎么会生病?愁眉苦脸会生病,一天到晚快快乐乐决定不会生病。快乐从哪来?我们很想快乐,快乐不起来。彭大夫告诉我们,医学界里头曾经有一个统计,统计三岁以下的婴儿,三岁以下的小孩,平均一天要笑一百七十次,他快乐,所以他叫纯阳之体,他不生病。而成年人,平均每天笑七次。你看看,小时候一天笑一百七十次,到大了的时候变成一天笑七次,还有的人几十天都笑不到一次,成天板著面孔,很多。我们想笑,笑不出来,为什么笑不出来?没有可喜欢的东西,你怎么笑?笑一定有欢喜的东西,才能笑得出来。可惜你没有学佛,你如果真正学佛了,你就像弥勒菩萨一样,一天笑到晚,不亚於三岁小朋友。弥勒菩萨笑口常开,他为什么那么欢喜?学佛法。所以佛法你真的要是契入了,叫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你自然就笑口常开了。这个事情孔老夫子知道,你看《论语》上第一句话,「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悦是快乐、喜悦。喜悦从哪里来的?从学习来的,你真正肯学习,天天学习,就天天喜乐,就流露出来了。所以孔子讲的「不亦说乎」,就是佛法里面讲的常生欢喜心、法喜充满。所以古人有讲读书乐,读什么书?读圣贤书。为什么?圣贤书里面所说的统统讲的是性德,人性本善,它讲的都是性德,把我们性德里面的智慧,性德里面的德能,把它引发出来,这个欢喜!证明古人所讲读书乐是真事不是假事,哪有像现在人读书读得好苦。为什么?这里头也有原因,现在的书跟自性不相应,有些书愈念愈悲伤,因为什么?它跟烦恼相应,它不是跟性德相应。所以读古书好,读佛经好,佛经都是跟自性相应,所以他读书有乐趣在。

  这是说明一个重要的因素,都是讲我们的身体随著我们的心态转变,外面的环境,乃至於山河大地,也跟著我们心态、情绪在产生变化,我们的心态要好,我们情绪好,就没有一样不好,这是化解一切灾难真正的道理、真实的道理。我们明白之后,回过头来再冷静观察现在的世界,现在这个世界上的人,他的心态、他的情绪、他的言论、他的造作,是随顺性德还是违逆性德?我们从这里观察,你就能得出灾难的源头在哪里。中国过去老祖宗几千年前就说了两句名言,差不多中国人都知道,不管你有没有文化,你有没有念过书,你都知道有这么两句话,叫「万恶淫为首,百善孝为先」。这两句话重要,万恶淫为首!今天全世界的人,他的心态是什么?他心的念头是什么?他说的是什么?他干的是什么?我们可以用这句话把它包括了,邪淫。你看看电视,家家都看的,电视演的节目是不是教你邪淫?现在是赞扬邪淫、鼓励邪淫,以邪淫为美,他不为丑,把邪淫当作一种时尚,你说这个世界怎么会不出问题?这个意思就是说,全世界人想的、说的、讨论的统统是万恶,这还得了!这个地球上还能没有灾难吗?什么样的天灾人祸全出来了,这我们不能不知道。我们今天六根接触的境界,你眼睛所看到的、耳朵所听到的,你所接触到的,几乎都离不开邪淫。你走到街上看看所有的广告,你看是不是邪淫?老祖宗在千万年前讲了这么一句话,那时候人不太注意,可是在今天这个社会,这句话说得太好了,一语道破。我们这个世间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灾难,人为什么过得这么苦,一句道破。

  怎样去救他?下面一句话就是,「百善孝为先」。人要真正能够孝顺父母,就回头了,真的断恶修善,消灾免难。不但消灾免难,百善孝为先,福报很快就现前了。灾去了,福就来了。孝这个字是个会意的字,上面是个老字,下面是个子字,它是会意,让你看到这个符号,你想到这个意思。这意思是什么?上一代跟下一代是一体。这个意思扩充出来就是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是从竖的讲,上一代、下一代,从时间上讲,竖的讲。从横的讲,佛法里面讲「竖穷三际,横遍十方」,整个宇宙是一体,这是孝的概念。遍法界虚空界是一体,我们跟所有一切人是一体,我们起心动念能不替别人著想吗?不替别人著想就是不替自己著想。譬如说我们把整个宇宙比喻做我们这个身体,一体,我们现在一个身是什么?是身体里头一个细胞,我这个细胞很自私自利,只为我想,不为其他的细胞想,那行吗?这叫迷,迷失了自性,迷失了真相,不知道芸芸众生跟我自己是什么关系,一体的关系。一体,在佛法里面讲没有亲疏,是平等的,所以叫大慈大悲,这个大就是没有界限的、没有差别的。可是佛教初学,教我们初学的人有亲疏。跟我们讲五伦,五伦就有亲疏。最亲的是父子,再次一等的是兄弟,父子是一等亲,兄弟是二等亲,这有亲疏。所以慢慢的从亲扩展到疏,疏最远的是什么?朋友,朋友有信。真正觉悟了,这个界限没有了。真正觉悟,佛在经上讲得好,《梵网菩萨戒经》里面说,「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这就讲只有亲没有疏。我们怎样看待一切众生?祖师跟我们讲的,统统把他看成是我们的父母、兄弟、姊妹,而佛是统统把他看成是我们的父母、亲人。这在概念上讲、心态上讲,你这个孝字圆满了,但是在日常生活行为里面讲,在佛法里面说,十善、六和统统做到了,那是什么?那是孝的落实。如果十善、六和一条没做到,不孝。在中国传统里面来讲就是《弟子规》,《弟子规》真正做到了那就是一个孝字,孝做得圆满,《弟子规》还有几条没有办法做到,你的孝不圆满,你的孝道有欠缺。

  前面跟诸位说过,《弟子规》一扩充,自性、德行圆满的流露。就像大乘教里面的十善业道,菩萨行十善业道做得非常微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处事待人接物,一共有多少条?八万四千条,你看十善展开,八万四千条,八万四千细行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道。所以我们常常看佛门里面的佛像,你看佛像背面都有一个圆光,我坐在这个地方,后面这尊佛像是毗卢遮那佛。很多佛像,这尊佛像上没有写字,很多佛像在圆光上面写了三个字,一般都是写梵文,也有用中文写的,这三个字的发音叫「唵、阿、吽」,这三个字。这三个字什么意思?就是十善业,唵是身(身体),阿是口,吽是意,身、口、意,这就分配在十善。身,不杀生、不偷盗、不淫欲,这是身的三善业;口,不妄语、不两舌、不绮语、不恶口,口四条;意,不贪、不瞋、不痴,这合起来是十善业,展开来是八万四千细行,圆满的孝道。所以我过去讲经也常常提到,孝谁能做圆满?诸佛如来孝圆满了,等觉菩萨还没圆满,为什么?他还有一品生相无明没破,那就是他的孝做得不够圆满,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然后你才知道佛家讲的是大孝,真正是究竟圆满的孝。我们自己修行成佛了,那是父母最高兴的事情、最快乐的事情。儿子成佛了,你说父母会不会成佛?肯定的,儿子成菩萨的时候,头一个就想到要度父母。菩萨有智慧、有神通、有善巧方便,肯定帮助父母消除累劫的业障,让他的福慧现前。我们从这里也就能够得到,得到健康长寿、家和、国泰民安,真正是福人居福地了,连外面的环境、自然灾害也能够化解。所以人只要真正能够孝顺父母,自己做好样子,让别人看到都知道尽孝,一定从自己做起,不能期望别人,希望别人做,自己不做,你永远会失望,一定要自己去做,做出样子给别人看。真能做到,当下就是天堂,当下这个地方就是极乐、福地。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