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k法师:何为三皈依(3)

何谓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⒖诤臀挹骸⒁夂屯谩⒗屯「见和同解」。即是今日所谓的建立共识,大家有共同的见解。这个见解即是我们学佛的目标 -- 求「无上正等正觉」;修行的纲领是「觉、正

    何谓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见和同解」。即是今日所谓的建立共识,大家有共同的见解。这个见解即是我们学佛的目标--求「无上正等正觉」;修行的纲领是「觉、正、净」。无论选择哪一宗、哪一派,显教、密教,这是我们共同的见解、共同的认识;凡是三宝弟子,思想、见解一定要建立在这个标准上。

    「戒和同修」。「戒」是法律,持戒即守法。佛教我们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这是一定要遵守的。除此之外,国家的法律、社会的风俗、道德观念,均不应违背。佛云:「佛法在世间,不坏世间法」。佛弟子处世,一定要维持社会的秩序,尊重一切众生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不可任意破坏,此即「戒和同修」。

    「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大家居住在一起,无论是佛教的团体,或者是一个家庭,身、口、意三业,都应和合无诤,彼此忍让尊重,互敬互助。

    末后一条是「利和同均」,就是我们大家的生活程度要接近,要接近一定的水平。

    故知,所谓「僧团」,必定是整体的,不能分化,不应分散;「六和敬」是佛弟子的团体,无论在家、出家都必须遵守,努力做到的。家庭如能遵守「六和敬」,这个家庭也可以称之为僧团。

    总结上述,修行即是守住「觉不迷、正不邪、净不染」三大纲领,此三事是修行的最高指导原则。所以佛在《华严》上教我们皈依「自性三宝」,名真实皈依。

 

【觉、正、净三门】

    中国佛法,于唐朝时形成十大宗派。法门经论虽多,修行方法可归纳为三大类,觉、正、净。例如一个讲堂三个门,在门外虽不同,无论从哪个门,进来之后都相同,觉、正、净统统得到,圆满具足。

    一般而言,禅宗、性宗(法性宗)从觉门入,所以禅宗的目标是要求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这在觉、正、净中,走「觉门」。

    禅宗以外,属教下,如天台、贤首、法相、三论等宗,皆是从经典里入门的,这是走「正门」。以经典的教训、理论、方法,修正我们错误的想法、看法,这是走正门。

    净土宗用念佛修清净心,所谓「发菩提心,一向专念」,「都摄六根,净念相继」,走的是「净门」。

    「觉门」需上根上智才走得进来,不是上等智慧,无法开悟。「正门」,虽中、下根性者能进得来,但需费很长时间;如同上学念书,小学、中学、大学、研究所,时间太长。净土宗好,不必上上根器,也不需花那么多时间,一句「阿弥陀佛」修清净心也能进来。进门之后,平等圆满,无有高下。

【住持三宝】

    除自性三宝之外,尚有住持三宝(亦名常住三宝)。住持三宝也非常重要,如果世间没有住持三宝,佛教则不能存于世间。释迦牟尼佛灭度后,佛陀教育代代流传下来,必须靠僧团,也就是出家众;需靠制度、组织。如果没有出家众、没有制度、没有组织,佛教教育虽然非常完美,也无法流传后世、普利十方。所以住持三宝非常重要。

  ◎住持佛宝

    住持三宝中的「佛宝」就是佛像。应知,供养佛像决定不是崇拜偶像,亦非迷信。佛弟子供养佛菩萨形像,正如我们中国人纪念祖先、供养祖先牌位,具有两层深刻涵义。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