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着相布施生天福,犹如仰箭射虚空”:你着相而行布施,这生天的福报。你好像什么呢?好像,拿着一把箭,弓箭向空中来射箭一样。向空中来射箭,“势力尽。箭还堕”:这个你那个力量没有了,这个箭又落下来。“招得来生不如意”:你生到天上去,然后天福享尽,又落到人间来,又要受苦了。所以这叫有漏的布施。有漏、有为法而成的有漏的福德,这是不究竟的。就好像人,你祗知道修福而不知道修道,而不知道修行;你就得到天福,虽然得到天福,终究,天福尽,还要受苦的。 这是现在举出一个譬喻来。这个着于法,这个执着生出的一种执着心。“如人入闇”:你行这种布施就好像人,到那个闇的地方去了。“则无所见”:你什么也看不见。也就是你升到天上去,虽然有天福,但是没有真正的智慧,就没有真正的光明;没有真正的光明也就是黑闇,就是“如人入闇”了。“则无所见”:你没有真正智慧,你闻不到佛法,就是“则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假设菩萨他存心,不执着于这个有为法而做布施,“如人有目。”这个他不执着做这个无为法,修无为法而得到这个无漏的果实,得到无漏的果,“如人有目。”这好像人有眼目一样,也就是有了智慧了。“日光明照”:这个日光,就等于你的智慧光。这个智慧光,遍照一切。“见种种色”:所有的一切种种的色相,都可以看得见。 “须菩提。当来之世。”“当来”:就是未来的时候。“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此经”:他能在这一部《金刚经》,“受持读诵”:心里能领纳,身体能力行,能奉持,又再能读,对着本来读;诵,或者不要这个经本就可以,能诵得出来。“则为如来”:这个人,他就能得到如来“以佛智慧”:以这个佛智、佛慧,“悉知是人”:如来他能以佛的智慧,他悉知道这个人的修行。“悉见是人”:也能看见这个人。“皆得成就无量无边功德”:他将来一定会得到,无量无边这么多的功德,没有数量、没有边际这么多的功德。那么这么多的功德在什么地方呢?什么地方也没有!你不要找,你一找就没有了。你要不找,它就在这个地方;你要一找,一看就没有了。所以头先那个果章说,他在台湾讲佛法就在外边那个地方。你要不讲,真在那个地方;你讲出来了,哦!他一看就没有了。这个佛法就是这么样子妙! 今天晚间这个讲经的时间哪,搬家了,搬到或者三点半,或者四点钟到五点半,或者六点钟。为什么搬家呢?因为美(mei)国这儿有一个中国的武术大会。这个中国的武术是由菩提达摩传出来的。在菩提达摩以前,本来中国也有武术,不过没有那么盛行;菩提达摩到中国,那么武术为什么就这么盛行呢?因为那时候在少林寺有一些个出家的和尚,那时候大约科学也没有这么进步,所以这出家做和尚,就没有什么工作。不像现在,又可以打打字,印印这个笔记,这有一些个工作,令你这个心,不打妄想,这都是修行。当时,因为出家人要没有工作的时候,他就发脾气;发脾气,就你障碍我,我障碍你:大家都不能修行。菩提达摩是个祖师,他说,你们欢喜打架吗?我来教你们打功夫。你们谁的功夫学得最精了(精就是精妙了),你就不会被人欺负,不会被人打,你可以打人了。那么你要不学功夫呢,你和人一发脾气打架的时候就吃亏了,被人一打就打躺下了。那么并且又可以运动身体。 菩提达摩这样一说,这些和尚说,对啊,我学会了功夫,再和任何人一打的时候,我就可以打胜仗了。于是乎连中国的武术再印度的武术,这个菩提达摩,把它合起来,变成一种这个少林寺的拳,少林拳。那么这一些个和尚一打功夫,你也想要把这个功夫学得精妙了,他也想要学精妙了。学精妙为的什么呢?好预备打人的。或者有的就预备挨打的。怎么说挨打了呢?人家打一拳,他这个铜筋铁骨--我头先不对你们讲,有铜头铁罗汉?这和尚的头,像铜那样坚固,身上像铁那么结实。所谓就是你打一拳,踢一脚也不要紧的。那么所以呢,就很多出家人,当时都学这种功夫。 那么学这种功夫不要紧,把这个妄想,也都没有了。一天到晚就是学功夫。所以,把其它这个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的境界,就都无所动于衷了。色声香味触法,这六尘,就都不动心了。那么无形中这就持戒了。持戒,就在这个时候又生出定了;生出定就开智慧了。所以当时,也有很多的人,因为打功夫就开悟了;开悟了,那么因为这个,所以就传出来有少林派。少林寺的和尚,出来到什么地方,人人都怕的,没有人敢欺负少林和尚的。所以,这一传呢,就传到现在美(mei)国这儿,有了五个馆。五个馆,他们以前常常有的到这儿来看我。这回他们听说我要去听,特意送来四张票,请我们去看的。你们其余的,谁愿意看中国的功夫,想要开悟,可以买票去。我这个呢,因为我也没打算去看,好开悟,所以他送来的,这儿有几个沙弥,或者这个果彰同我去,因为果彰是我最欢喜的一个好孩子,所以,我要同他去。那么今天把这个法会就搬了家了,就这个原因,告诉大家一声。你们谁愿意要去看的话,也就去自己买票去,开不开悟,我不保险的!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