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削弃他利,或欲图己利, 因是欲语时,如树应安住。 想要损害他人利益,或者想贪图自己个人的利益,如果因这种发心而要说话时,应该如大树一样安住不动。 发了菩提心的大乘修行人,身口意三门所作一切都应是对众生有益的事业。那些损害众生,利益自己的行为、发心,都应坚决摒弃。当然,作为凡夫,无始以来恶业串习,损人利己、自私自利的习气很深,特别是在内心,这类念头经常会不自觉地现起,再加上现在恶劣的社会风气,众生自私自利、刚强难化——接触到这些外境更容易引发自己的烦恼。你们有些人经常想:“我自己的事情管好就算了,别人的事我不插手,我不发大乘心了。现在的众生太愚痴,还是自己一个人住在寂静处,做个自了汉就行了!”大家要注意,这是极不应理的恶念,自利、他利都会因此而受损。虽然在凡夫阶段,这种烦恼心念有时无法压制,但在它想流露于言表时,要坚决地制止住。一个有智慧的人,决不会让内心烦恼付诸实行,龙树菩萨也说过:“心里的烦恼,智者和愚者基本上没有什么差别,但智者不会将它表露于言行,以此而很少造成不良后果。”我们生起恶念时,当力持对治,不让它轻易流露于言行,这样烦恼就不会增上,恶心也不会转为恶行。坚持如树安住一段时间后,这类烦恼自然也就会消失。 不耐懒与惧,无耻言无义, 亲友爱若生,如树应安住。 如果于修法时不能坚忍,产生懒惰、畏惧,不知羞耻,言谈无义,甚至生起贪爱亲友等世俗情爱,这时应该像树一样安住下来。 在我们修习佛法过程中,肯定会遇到各种违缘。求法中的种种苦行、修法时的种种苦行,有时受他人诽谤,内心亦生各种烦恼痛苦等等,在这种时候,应当如大树一样安稳而住,承受一切狂风暴雨而不变动,仍按计划一步一步踏踏实实地去做。但是,凡夫意志很难恒时坚定,有时心里也会起一些怯弱,不想忍耐修行过程中的磨难:“唉,算了算了,今天太累了,天气又不好,明天再来……”,然后将闻思修行计划全部抛开。我们有些人心情不稳定,经常会有类似想法,此时应好好忆念无常的教言。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自己如果把什么事都往后推,自己一生也就“万事成蹉跎”。懒惰是我们修法过程中极厉害的拦路虎,人一旦懒惰起来,萎靡不振,慢慢会越来越懒,越来越不想动,到后来很难改变。如果我们在自己开始发生懒惰的想法时,就以各种方便坚强自己的意志,不随顺懒惰心念,不改变修行计划,一步步努力去实现,则这种烦恼无法扰乱自己。 “惧”指对甚深法义的畏惧,对大乘菩萨行中需坚韧毅力及种种苦行的畏惧,对内外密诸违缘障碍的畏惧等。因有业和烦恼,我们才堕落,现在要解脱就必须战胜这些恶势力,在佛经中也说过:“出家学道,如一人与万人敌。”如果生起畏惧退缩之心,那怎么有成功的可能性呢?无论遇到多大困难,真正的修行人,亦应如大树一般,不为任何畏惧烦恼风所动摇。 “无耻”指无有羞耻或不顾羞耻,不约束自己身语意三门,不以正知正念管制自己,恣意于恶业。一些人学佛后,有时会旧习复发,想跟社会上一般人那样浪荡,这种心思生起时,应该立即控制,要不然后果很难想象。还有些人认为:“出家人约束太多了,特别是我们学院,纪律森严,天天要闻思修行,一年到头忙得喘不过气,不如回汉地。回汉地就没人管了,自由自在,多逍遥!”这种念头是一个人将堕落的危险信号,如果不警觉,那就要毁掉自己的前途。此时务必要稳定下来,把根深深扎进正法大地,心里的烦恼风吹就让它吹吧,自己坚定与它对抗,即使一时止不住胡思乱想,也不能让它推动自己去言行。只要我们不放弃正念,这种烦恼对我们也起不到危害作用。 “言无义”是指说一些毫无意义,对自己修行不相关的话语。有些人过惯了那种无所事事的日子,一天到晚找人“海侃”、“侃大山”、“摆龙门阵”,东西南北、漫天胡扯一通,自己的一切全都陷入“龙门大阵”中。我们如果生起这种放逸之念,或在自己刚开口时,就应及时觉察,如树安住,将这些烦恼闷死。修行人应该寡言少语,最低也应不说无义语,彻底断除这种烦恼对正知正念的干扰。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