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楞严咒句偈疏解(咒前先诵偈文)(2)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眾。 将此深心奉尘剎, 是则名為报佛恩。 伏请世尊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终不於此取泥【释】疏云,此八句发愿请证。前四句是四宏誓愿。阿难前获法身,但得

愿今得果成宝王, 还度如是恒沙眾。

将此深心奉尘剎, 是则名為报佛恩。

伏请世尊為证明, 五浊恶世誓先入。

如一眾生未成佛, 终不於此取泥洹。

【释】疏云,此八句发愿请证。前四句是四宏誓愿。阿难前获法身,但得性具之理。未断圆修之功。故今发得果之愿。首运度生之心也。果,即佛果。佛为众圣中尊,如众宝中王也。此句摄二愿。即佛道誓成,兼法门誓学。还度句,是愿度生无尽,此句亦摄二愿。即众生誓度,兼烦恼誓断。此四宏誓,依无作四諦。而发悲智双运。故名深心。奉尘刹者,将此心承奉尘刹诸佛。同诸佛行事。报我佛深恩。若不如是。不足云报。故言是则名为报佛恩。后四句是增上誓愿。五浊众生,刚强难化。今达藏性平等无二。方能无畏。愿先入化度也。又先入有二义。一、对刹。虽尘刹具入。而先五浊者。五浊之苦最急也。二、对人。恶世人所怯入。而能入者,能行难事之甚难也。末后二句是广大增上。由达藏性竖穷横遍。故不遗一众生。亦不惮尽未来际也。不取泥洹者。一、不取二乘独得泥洹。二、不取诸佛究竟涅槃。直欲众生界尽,我方入灭,因所愿重远。故请加证明也。

【解】阿难前面说「销我亿劫颠倒想,不历僧祇获法身」。现在又说:「愿今得果成宝王」,我今发愿,愿先成佛。得果即得佛果,宝王即佛。「还度如是恒沙众。」我成佛不是为自己,还要倒驾慈航,回入娑婆,来教化恒河沙那么多的众生。所有的众生我都要教化。「将此深心奉尘刹」,深心即般若的智慧。「奉尘刹」,变化到十方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我以愿力普遍到十方微尘刹土那么多的世界去教化众生。「是则名为报佛恩」,用这至诚恳切的心才是报答佛对我的恩德。「伏请世尊为证明」,又很虔诚地请求世尊为我阿难证明这种愿力。「五浊恶世誓先入。」五浊恶世的众生是最难度的,我要先度。在这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的五浊中,刚强众生难调难伏。我要先到这罪恶的娑婆世界来度众生。「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我始终不会取阿罗汉的果证。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亦不会取佛的涅槃果位。只要有众生未成佛,我就在这儿等著来教化他,令他们都成佛之后,然后我才取泥洹。泥洹在二乘即阿罗汉的果位,在佛就是涅槃的果位,亦即无上正等正觉。这是阿难发的愿,来助佛扬化,帮助释迦牟尼佛来教化众生。

大雄大力大慈悲,希更审除微细惑。

令我早登无上觉,於十方界坐道场。

【释】疏云:前二句更希后示。尊无上故云大雄。破诸有故云大力。拔苦予乐故云大慈悲。又证妙湛总持不动理体。破其颠倒妄想曰大雄。具妙湛总持不动智照援其爱欲污泥曰大力,起妙湛总持不动妙用。应机除九界苦曰大慈悲也。微细惑者,即前三果,已灭三界见惑。所谓「销我亿劫颠倒想」,乃蛊惑也。然犹未断意根中积生无始虚习思惑。及界外之生住异灭别惑。故希更除也。后二句专祈极果。无上觉。即究竟觉。十方。即寂光。实报。方便。同居。一切国土皆现也。

【解】大雄即大英雄。这其中也就包括大智、大慧、大行、大愿。「大力」,再也没有比这种力量更大了。既有大雄力,又有大慈悲。以大雄大力来支持大慈悲心。慈即给众生一切乐,悲能拔众生一切苦,爱护众生无微不至,满众生的一切愿。众生对佛有什么要求,佛都满他的愿。「希更审除微细惑」,希即希望,更即再次。前面已请佛「销我亿劫颠倒想」,是指销除见惑、思惑。现在更销除尘沙惑。尘沙惑是一种微细惑,在你觉察不到的地方,沉在你心底下,微细微细的妄念、无明。希望大雄大力佛世尊更把我微细的迷惑也给除去。「令我早登无上觉」,令我早成佛道。「於十方界坐道场」在十方界都能建立大道场,宏扬佛法。

有人说阿难发的这个愿很矛盾。前面说:「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於此取泥洹。」现在又希望早成佛道,於十方界坐道场。这个愿岂不是矛盾吗?不是的。他前边说的「终不於此取泥洹」,是把众生度尽了才取泥洹,若没度尽就不取正觉。现在请佛加被他,令他粗惑断了,细惑也断了,众生也度尽了,令他的愿力,早得成就。「令」就是使令我早登无上觉,早成佛道,也即请佛帮他度尽他要度的众生。说「如一众生未成佛」是指和他有缘的众生,他都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关系的众生,当然要等待另外的人去度。譬如在他的法会上听过他讲经的,和他有法缘的,他要度尽。如果和他没有法缘的众生,就等另外的人去度。不是我给阿难尊者作辩护律师,的确是这样的。若这世界上所有的众生都等著阿难尊者去度,那么,其他的菩萨做什么?就等著受香烟吗?没有这个道理。佛菩萨也是要分工合作,各尽其能随缘度生。好像我们这里来了这么多客人,大家分工合作,这个安安床,那个扫扫地,那个捡捡树叶,剪剪草。这都是各司其事,为的是成就道场,就是这个意思。所以你不要以为阿难发这个愿矛盾了。你这么一批评,把阿难也弄得一身罪过。阿难想度你,你却给他下一个大的批评。说阿难矛盾。阿难矛盾就算他矛盾,你自己不矛盾不就得了?各位想一想,不要以凡夫测圣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乱加批评是不可以的。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