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根活佛:如何处理打坐时出现的反面现象(2)

失忆和无念不一样,一般失忆是由于受到了惊吓,或大脑出血,或头部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靠医疗来治T诿挥幸嫉那榭鱿麓蜃残薜幕埃灿锌赡芑崾б洌褪敲挥幸饽睿馐睹挥懈惺堋!抖吩疲骸笆б涠
 

失忆和无念不一样,一般失忆是由于受到了惊吓,或大脑出血,或头部受伤等因素的影响,必须要靠医疗来治病。在没有引导的情况下打坐静修的话,也有可能会失忆,就是没有意念,意识没有感受。《耳传经》云:“失忆而打坐是死坐。”没有意念与感受而打坐叫做“死坐”,这种打坐者与木乃伊没有什么区别。这时候,我们的内心应当充满爱心,慈悲心和菩提心,将透彻的智慧和清净的明心播放出来,经常安住在祥和醒目的状态之中。 

第九、僵局状态: 

我们平时打坐静修的时候,已然知道自己正在观看自心的动态,但修行还总是停留在原地,一点也没有进步,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也很僵硬,无法打破僵局,怎么办呢?我们应当在打坐静修前后祈祷、顶礼、转绕经塔,或换个环境,身体忙碌不休,口中也不断地念诵祈祷文或佛经等,在这样的紧张状态中,再观看自心。若是心静而透彻的话,身体可如泥塑佛像般一动不动,就是达到一种很高的境界了。可是如果心里昏沉,心往外散乱,或者出现失忆的状况,不能如同泥塑佛像般一动不动的话,就要先运动,运动完后再打坐静修。 

第十、未能查觉的散乱状态: 

有些散乱的念头是容易发觉的,可是也有些微细的散乱之心是很难察觉到的。特别是在打坐静修与安住时,不知不觉就会出现散乱,待到我们自己发现时,早已处在散乱的状态之中了。另外,我们在打坐静修时,很多妄念会不知不觉地冒出来,而且已然来了也没有被我们发觉。我们的心在跟随妄念转,但是当我们发觉的时候,妄念就无踪无影地消失了,这种状态就是未能查觉的散乱状态。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现在所出现的心念是无所得的,然后自心观照诸法的本性,了知诸法皆为空性,最后将自心安住在无我与空性之中。 

第十一、无因无果状态: 

我们在观空与打坐静修的过程之中,容易生起某种空受,感到一切皆空,根本不存在什么善恶因果,因此,心生无因果,无因缘,什么都没有,犹如虚空般的感觉,总觉得没有因果,怎么办呢?由于这样容易堕落到外道的断见,因此,我们在打坐前后,必须要提醒自己重视因果报应的法门。我们要经常用透明的智慧去感受诸法的能量并且思考因果的关联,内心发起慈悲心和菩提心。《光荣经》云:“空悲双运正法精华。”我们在打坐静修的过程之中,观照诸法皆空,自心安住在空性之上,同时内心发起慈悲与爱心。爱心不异空性,空性不异爱心。(爱心与空性没有分别,空性与爱心也是一样的) 

第十二、对治烦恼状态: 

不仅在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不同的烦恼,而且在打坐静修的过程之中也会遇到不同的烦恼,如果只用一个针对性的方法,的确难以全面对治,因此需要一种普遍性对治烦恼的方法,可是我们好像很难找到对治各种烦恼的好方法,怎么办呢?在烦恼生起时,应当首先去寻找烦恼的根源、观照烦恼的本性、将烦恼归回空性之中,观照空性犹如能治百病的偏方妙药,只有观照空性才能将烦恼散尽,将烦恼归回虚空之中。这一方法,最好是在烦恼刚发生时加以利用,如同堵住了泉口一般,以后的烦恼水自然就断掉了。当烦恼正在发生时,我们运用空性把烦恼归回空中,就如同波浪回落海中一样,烦恼自然平息而得到解脱。我们可以运用空性与智慧的能量,将烦恼转回正念,如同精神失常者者恢复理智一样,这就是经中所讲的“烦恼即菩提”的道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