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钦老和尚:忍辱、破我相(2)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 师父在时,要好好体会师父的意思,师父不在时,自有人会领导大众修苦行,智慧自然会开出来,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则智慧生,智慧生则无明1鹑怂滴颐牵宦圩


  出家,主要在演忍这场戏,演得过,就是佛菩萨。

  师父在时,要好好体会师父的意思,师父不在时,自有人会领导大众修苦行,智慧自然会开出来,最重要的是要修忍辱,能忍辱则智慧生,智慧生则无明尽。别人说我们,不论自己是对是错,还是被冤枉,都唯唯诺诺,以不辩应之,心中不起烦恼,则智慧生,若是执理与人辩白,则无明起矣。

  别人对我们越是不好,我们越是要发慈悲心善待对方,要对他越好,越要度他,不可像俗人一般,起嗔心、结怨仇、出家人心要无嗔。

  修行人就是要在这色、声、香、味、触、法的业识顺逆中求解脱,无魔不成道。成佛那有那么便宜之事,不经苦行、不经魔障,如何去励炼无明烦恼,修行人就是在修魔障,唯有冲破魔境中的无明烦恼,才能得到解脱,也唯有舍下色声香味触法,心无挂碍,才能得到清净解脱,才能显出菩提心来。所以修行人不能怕魔障,不能贪图安定顺境,那样是不会进步的。

  要达五蕴皆空,必须持戒、忍辱、勇猛精进、改脾气和个性,必须打破无明,一切随缘都好,如果起无明烦恼,人我斗争,那就可惜了。

  既已离俗,一切得依出家人的法门修六度,若不能忍辱,不能舍弃比较胜负的世俗习气,一切言语、事物中怕吃亏,怕被人占便宜,起人我争执,仍是俗气未脱。

  既已出家,当思解脱之道,以了生死,多念佛,种西方莲池的种子,切不可随他人的业障烦恼而转,否则,业障越绞越深,将来堕落得也越深。

  我们出家受戒,是要除去我们在世俗社会中所熏染的习气,革除贪念,修忍辱行,不可再以人家错、我对的观念来处事待人,那是一种社会习气,必须改掉。如果人家说的有道理,我们可以听一听,拿来作参考,如果说的没道理,那就把它放一边,不起烦恼,这就是一种忍辱智慧。否则,若起我是人非,就是胜负我执的心,凡事一定要占上风,无明烦恼便生起,这就是一种愚痴。

  事情来时,我们依当时的情况,斟酌情势,当面应对,但事境已过,便须放下,若再提起论是论非,批评好坏,便是造口业,就是我们的过失。别人好坏是别人的事,我们不必把它带到我们心里来烦恼。

  忍辱是修行之本,戒律中也以忍辱为第一道,忍辱是最大福德之处,能行忍之人福报最大,不但增加定力,而且能消业障,开启智慧。

  在家人的习性是,是凡事分别是非、曲直、对错,争常争短的,恶心相向,出口如剑,而出家法就不同了。出家人要忍辱为本,慈悲为怀,事无分是非曲直,甚至无理的事情,也要以婉转慈悲的心,学忍辱吃亏。一切能容,才是出家人的德量。

  我们修行便是要修,六根对六尘所起的分别烦恼,分别善恶、好音坏音种种等,这种分别,就是六根不清净。修行就是要修这些分别烦恼,直到六根对六尘没有分别,才是六根清净,才能五蕴皆空。譬如说:别人骂你,那是消灾,给你不好的脸色看,那是最上供养,要没有分别,反而觉得如获至宝。

  你看弥勒佛、布袋和尚,他有多大的慈悲度量,如果一个人没有度量,吃不了一点亏,受不住别人的一两句坏话,就是没有修行。西方不是普通一般人都能去的。

  烦恼恰如一阵风,来无影,去无踪,无可捉摸。心里有事,就会出毛病,心中无事,一切不会出问题。

  出家人要忍辱,要修无我,如果无我则无诤,也不会去分别谁好谁坏,对众人就像对一个人一样,没有分别,一视同仁,没有在计较我是他非,如果有一个我,那有问题的事情还多得很。

  当我们论说他人是非时,不是他非我是的事实,而是我们的耳根、眼根在纳受、分别外物,是自家贼在劫功德财。我们修行就是要守住六根门头,别让他在声色上追逐,这样烦恼就进不了门。时时紧闭六根,耳装聋,听若无闻,眼装瞎,视若无睹,鼻不拣香臭、口不挑精粗、耳不贪美言、眼不贪境界,自锁家门,锁自家六根门头,专意念佛、拜佛、看经、静坐,打扎自身的功夫,那里还有闲情对外攀缘?

  不要看别人对不对,要自己多反省,看自己有没有做好,修是要修自己,依法不依人,要恭敬三宝。只要是众生都会有错,但他那一天忏悔了,就能改过做好,四生都有佛性,有的胎生很灵通,比人类更灵,只是它不会讲话而已。

  不可二三人交头接耳、结党私语、背后论人是非等,否则容易让大家不安,造成闹众。

  出家后什么事皆以忍辱为重要。会说我们的,都是我们的指路者,没有他们,我们不会进步,不能成就。不要以为自己已经这么辛苦了,还这也嫌、那也嫌,没一样对的,干脆回去好了、走好了,但又不知该走到那里去,又不能嫁人,这样反而更痛苦,好像活在活地狱。

  都是有个你、我在争,看能不能修到没有你、我这种境界。要修忍辱,忍是我们修行的根本,如果不能忍,则徒具出家人的外表,不要常以为自己做的都是对的,这样就不能修心。

  自己有烦恼要自己解脱,把师父开示的话拿来应用、来解。不是师父说一大堆,而是自己能够灵活应用、拿来转。

  烦恼、生气时,不要执着追究烦恼是哪里来。若执着则心不开,不能安心办道、往前进,什么事都要看得破、放得下,还是把阿弥陀佛挂在嘴边,才是最要紧的。

  好也笑笑,坏也笑笑,好坏是分别出来的。如遇高兴欢喜,就问自己,是什么人在欢喜?如遇烦恼,就问自己:是什么人在烦恼?遇有烦恼或有什么不好的念头,就对自己说:又来了,又碰到了,要念阿弥陀佛,又说:烦恼快走,没这回事!这样自己以心治心。

  在修行过程中,生了烦恼就不好,要没有烦恼才好。

  要怎样才能心安?就是要无心。心本无所住,找不到心,心原是尽虚空遍法界。

  西方在哪里?在自己的心中。心中无事、无烦恼就是西方。

  不要随着外境而去,六根要守住。任何横逆,就如同钱要让你赚,而你不要,境来了,你不修忍辱,反而起烦恼。什么事都忍得下来,才会进步。即使是自己对,也要向他忏悔,那就是你的功德了。我们都带业而来,还有很多要修的。譬如一个世界当做一粒沙,有恒河沙数的世界,每一个众生都可到西方。要怜悯一切众生,想到他们也跟我们自己一样,也是来修行、来种善根的。对他们要发菩提心,即是慈悲心。

  不要有骄慢性。

  要讲别人之前,先和这个心商量一下。

  出家至少要没有烦恼,处处能自在。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