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地疑城往生(2)

(2)不了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4酥且嗝罟鄄熘牵酥枪鄄觳豢沙凭场@胙跃牵踩冢遣豢沙疲誓罘鸸Φ乱嗖豢沙啤D罘鹜豢沙浦撬伞S诖擞幸桑涣瞬豢沙浦恰(3)不了佛的大乘广智 佛

(2)不了佛的不可称智

佛智众多,非言能尽。此智亦名妙观察智,此智观察不可称境。离言绝虑,绝待圆融,智不可称,故念佛功德亦不可称。念佛往生为不可称智所成。于此有疑,名不了不可称智。

(3)不了佛的大乘广智

佛智究竟通达一切,知之穷尽,名为广智。此智亦名平等性智,不同小乘,以同体智慧之力,普载无边有情众生,皆令同至无上菩提,故名大乘广智。有些行人不了佛的大乘广智,怀疑佛不能真实普度一切众生,复疑一切念佛众生岂能皆得往生净土?故于阿弥陀佛作有量想。阿弥陀佛大悲大智,于诸有缘众生,无不运载而入涅槃,开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之妙义,令诸有情以有念入无念,因往生证无生,故能令念佛众生皆生净土,悉成佛果。念佛往生,为大乘广智所感。于此有疑,名不了大乘广智。

(4)不了佛的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正是如来大圆镜智。自性本体,无不圆照。此智正是法身,非彼所共,故名无等;此智唯佛顿证,不同菩萨渐得前三智,故名无伦;此智超过不思议智,故名为最;逾越不可称智,故名为上;宽于大乘广智,故名为胜。所以得名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此智有大智用,无量善巧方便,随诸众生所应得解,皆能开示法义。念佛往生法门,乃为无等无伦最上胜智所发。于此有疑,名不了无等无伦最上胜智。

净业行人对佛的四智有疑,便不能对净土念佛法门生起正信。不能全身心靠倒,虽生彼国,乃感胎生,滞居边地疑城。此因净业行人之得益乃在于乘阿弥陀佛愿力,带惑往生,如怀疑佛智佛力,则在乘愿往生、华开见佛上效果便降低,是故吾辈净业行人于此得深加警觉。

元晓法师云:“如其有人,虽未明解如前所说四智之境,而能自谦,心眼未开,仰惟如来,一向伏信,如是等人,随其行品往生彼国,不在边地。生著边者,别是一类,非九品摄,是故不应妄生疑惑也。”(《无量寿经宗要》)意谓净业行人若能信了如来诸智是为上根利智;若未能信得及,但虚心自谦,仰信佛的智慧真实不虚,颛蒙念佛,矢志净土,亦得往生,不堕疑城。对佛智的仰信,乃能全身心靠倒阿弥陀佛,坚信自己的一切罪业,就阿弥陀佛慈悲愿力来说,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障碍往生弥陀报土的。反之,如果自伤恶业深重,疑虑重重,认为自己不够往生的资格,如是自卑心态,或能障碍往生;侥幸得生,亦滞边地。于此,建立净宗正信正见,甚为必要。

2.信他不信自

这类净业行人深信阿弥陀佛的大悲愿力,极为仰慕西方净土,然而对自性善根难以生信,常怀自卑感,对是心是佛、念佛成佛之理不敢承担。或曰:本人障深慧浅,文化又不高,别的法门修不了,凑合着念念佛吧。这类净业行人,智慧短浅,信愿不坚,虽也精进念佛,以愿生故,虽生彼国,但滞边地疑城,于莲华中不得出现。袁宏道居士云:“以不信自善根故,依他起信,即是疑城。信自善根者,即顿了自心,不从他得。以入悟方能脱疑。是故未悟而修,终隔疑胎。胎以裹蔽为义。未悟之人,诸障未彻,合得是报。”(《西方合论》)证知有般若正智方能生决定信,有决定信方能决定生,慎勿以疑惑心而失大利。

综上所述,疑城胎生者由修善念佛力故,得以往生;由疑悔心夹杂故,滞留边地疑城,不得见佛闻法。虽于五百岁莲闭心暗,然毕竟超离三界轮回,虽不尽善尽美,倒也值得庆慰。念佛法门是阿弥陀佛无上圆满究竟智慧所建立,能予众生以横超生死、圆成佛道之究竟大利。吾人应明信阿弥陀佛无上智慧,全身心皈依阿弥陀佛。疑信虽在一念之间,然所得祸福却悬隔天渊。《无量寿经》云:“其有菩萨生疑惑者,为失大利,是故应当明信诸佛无上智慧。”净业行人亟须断疑生信,乘阿弥陀佛大愿船,直入西方涅槃城。

临终助念

死亡,对一般人来说,是一恐惧而痛苦的事情;而对净业行人来说,却是法身慧命诞生的辉煌时刻,庆快生平,何戚之有?

现代医学基于对死亡不可避免与人性的关爱,已经发展出一特殊部门——临终关怀(Hospice安宁照顾、善终服务)。临终关怀需要众多的医疗设备及其它硬件设施,但其精髓却在对临终者灵性的关怀和照顾,俾令临终病人获得死亡高品质,即尊严死与安详死,让临终者在精神上、心理上无牵挂、无恐惧、无忧虑。在现今所有临终关怀中,净宗念佛法门应属最殊胜的。信愿持名能令病患带着美好的微笑离开人世,安乐地告别此业报身,获得净土莲华化生的金刚法性身,文成印坏,妙德难思。

吾人了知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就应当直面死亡。今生幸闻如来普度众生之净土法门,固当信愿念佛,预备往生资粮,以期脱免生死轮回之剧苦,获证涅槃常住之真乐。其有父母兄弟,及诸重病,势难痊愈者,宜发孝顺慈悲之心,劝勉病患念佛求生西方,并为其助念。其助念方法,依印祖开示,可分三步进行:

第一,善巧开导安慰,令生正信。切劝病人,放下一切,一心念佛。如有应交代事,速令交代。交代后,便置之度外,即作我今将随佛往生佛国想。世间所有富乐眷属种种尘境,皆为障碍,致受祸害,以故不应生一念系念之心。须知自己一念真性,本无有死。所言死者,乃舍此身而又受别种之身。若不念佛,则随善恶业力,复受生于善恶道中。若当临终时,一心念南无阿弥陀佛,以此念佛之心,必定感佛大发慈悲,亲垂接引,令得往生。千万不可怕死,怕死则仍不能不死,反致了无往生西方之份。

第二,大家换班念佛,以助净念。若病患尚未到命终断气时,当分班念。每班限定几人。一班出声念,一班默持。若有小事,当于默持时办。值班时,断断不可走去。如是循环,终而复始。若病人将断气,宜两班同念。直至气断以后,又复分班念三至八小时。然后歇气,以便料理安置等事。

第三,切戒搬动哭泣,以防误事。病人将终之时,正是凡圣、人鬼分判之际,一发千钧,要紧之极。只可以佛号开导其神识,断断不可洗澡、换衣或移寝处。任彼如何坐卧,只可顺彼之势,不可稍有移动,亦不可对彼生悲戚相,或至哭泣。以此时身不自主,一动则手足身体,均受拗折扭捏之痛,痛则生瞋心,多堕毒类。若见悲痛哭泣,则情爱心生,佛念便息,随情爱心去,以致生生世世,不得解脱。又不可探彼热气后冷于何处,以免神识未离,因此或有刺激,心生烦痛,致不得往生。此时所最得益者,莫过于一心念佛;所最贻害者,莫过于妄动哭泣。若果大家至诚助念,自可直下往生西方。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