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即他自语道:“风啊,你要喜欢吹走我的衣服,你就吹走吧;你要喜爱我的木柴,你就卷走吧!”说毕,他放下一切不再管,坐在地上入于大手印的禅定。
我们作为凡夫人,“我”的念头天天都在起,但从来也没有认识它,利益众生的机会时时都有,但从来也没有把握它。今天有个女众给我打电话:“堪布,我现在非常伤心啊,因为我利益众生的机会一点都没有。”
我说:“不可能吧!就像龙猛菩萨在《菩提心释》中所说,内心不断发起利他的心,实际上也是在利益众生。而且你身边有那么多人,好多女众非常懒惰,实在不行的话,你可以天天帮她们提水。”
所谓的利益众生,不一定非要在法座上、做很大的事情,把以前自私自利的心转变过来,从现在开始,言行举止想要利益众生,摧毁自己的傲慢,这样的话,修行境界也会纷至沓来。
骄慢在前面已经讲过了,现在还是讲要摧毁它。骄慢是觉得自己了不起的贡高我慢,理解得更深一点,就是对自我的执著。这是一种前进的障碍,不仅大德的相续中不会有,即便世间上的智者,为人也是非常谦逊。
古希腊的哲学家苏格拉底,每当人们赞叹他的学识渊博、智慧超群时,他总是说:“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自己的无知。”(不像现在的有些人,稍有一点点学问,得了一个博士帽,就把它天天顶着。无垢光尊者的教言和《中观宝鬘论》的开头都说,信心是前行,智慧是正行,没有信心是不行的,但对有傲慢心的人而言,信心的确不容易生起。)
被人称为“力学之父”的牛顿,是一位有多方面成就的伟大科学家,他对人说:“我只像一个在海边玩耍的小孩子,有时很高兴地捡到一颗美丽的石子,但真理的大海还没有发现。”扬名于世的音乐大师贝多芬,也谦虚地说自己“只学会了几个音符”。
因此很多人没有必要傲慢,如果傲慢心不摧毁,信心是不可能产生的。信心没有产生的话,连佛教的门都没有入。
无垢光尊者在《如意宝藏论》中有个《信心品》,我很想讲一下,不懂这个的话,就像世间人一样用学术眼光看待佛教,恐怕是不合理的。所以大家要尽量摧毁自己的傲慢和自私自利,否则无我的境界很难以生得起来。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