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真堪布:《修心八颂》讲记(二)(2)

为什么要把他视为善知识呢?因为他这样恩将仇报,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其实人都一样,都愿意听赞叹、夸奖,愿意听花言巧语;都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好处、帮助与利益——其实这都是颠倒。我们有这么多的毛⑷钡恪


  为什么要把他视为善知识呢?因为他这样恩将仇报,对我们来说是件好事。其实人都一样,都愿意听赞叹、夸奖,愿意听花言巧语;都想从对方那里得到一些好处、帮助与利益——其实这都是颠倒。我们有这么多的毛病、缺点、不足,他们不但不提醒我们,不制止我们,还随顺我们的恶习,随喜我们的恶业;还帮助我们,回报我们,利益我们,饶益我们——实际上是迷惑我们,是消耗我们的福报!这是让我们盲上加盲,我们就更迷惑、更愚痴了。这不是加害我们,坑我们,蒙我们么?

  这些敌人、仇人正好相反。若是自己真有修行,真有智慧的话,他们才是我们最最殊胜的对境。他们能够批评我们,诽谤我们,指出我们的毛病、缺点、不足,我们不就开悟了吗?

  我经常跟大家讲,发现自己的错误叫开悟;改正自己的错误叫成就。发现了所有的错误叫彻悟;改正了所有的毛病叫圆满。没有什么别的开悟、成就!

  能直接指出你的错误、缺点与不足的,才是你真正的善知识;能让你真正发现、改正自己的错误、缺点与不足的方式、方法叫窍诀。这些敌人、仇人,他们能让我们发现自己错误,能让我们改正自己的错误,所以要“视其为善知识”。

  愿我直接与间接,利乐敬献诸慈母,

  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

  直接或间接地,把所有的快乐都敬献给法界一切父母众生。如果你能直接地利益他们,能当下让他们安居乐业,你就要马上这样做,不要一拖再拖;若是不能直接让他们快乐,不能直接饶益他们,就间接地做。我们做任何事情,首先要想到如母众生,要将所做的所有的善根、功德,都回向给那些如母众生;甚至要发心发愿,将这些善根、功德,都变成他们解脱成就的因缘资粮。这也是间接地给予他们安乐,也是利益他们。

  “老母有情诸苦厄,自己默默而承受。”我们以前学过自轻他重、自他交换菩提心,就是自己默默承受所有苦厄,不宣扬自己的功德。有些人,有时候为父母众生做了一些事情,非常急迫地到处宣扬,就像藏地有句俗话说的那样:给骑着马的人站着说,给走着的人坐着说。不应该这样,要“默默而承受” ——这里有直接或间接的承受。

  如果你有这个机缘,自己能直接承担,或能代替那些如母众生承担苦难,你就要这样做;若是没有这个机缘,那你可以间接地承受。什么叫间接?就是为了让那些如母众生解脱成就,我们发心学佛修行,将来我们成佛了,可以辗转法轮,可以利益他人。我们为了这些父母众生,要不顾一切艰难困苦、严寒酷暑,认真老实地学佛修行。

  愿我所行此一切,不为八法念垢染,

  了知诸法皆如幻,解脱贪执之束缚。

  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不能为了世间八法,不能有这些想法,不能让这些念头染污自己。我们所思所想,所作所为都要真心地为了解脱,为了成就。我以前给大家讲过,我们要远离世间八法,要放下世间八法。怎么远离,怎么放下呢?不执着世间八法这叫放下,这叫远离。修行人不是不需要世间八法,但这是为了众生而需要,不是为了自己而需要。

  放下和放弃不一样,我们是要放下世间八法,但不是要放弃世间八法。修行人也要脱离痛苦,也要快乐幸福,但是不能执着快乐,也不能执着痛苦。为什么?你执着快乐也是一种束缚,也是一种痛苦。你执着快乐的时候,快乐会离你越来越远;你执着痛苦的时候,痛苦会离你越来越近。

  执着痛苦本身就是一种痛苦,所以我们学佛、修行了,要学会放下,要学会不执着。如果你不去执着,不去追求快乐的时候,快乐就来了,这本身就是一种快乐。如果你不执着痛苦,而且不去逃避痛苦的时候,痛苦自然而然就远离了,这本身就是解脱。快乐和痛苦是世间八法中的两个。剩余的六个都一样,以此类推。

  “了知诸法皆如幻”。真正证悟了、证得了诸法如幻如梦的境界,就是空性的境界与智慧,这就是真正的放下、不执着。

  “解脱贪执之束缚”。这些贪嗔痴慢等这些烦恼,非理作意等这些恶习,不知不觉就了结了,就消失了,在相续中自然而然就云消雾散了。所以我们要时时刻刻发心发愿,愿自己能早日达到这种境界,能采取这种智慧来对待所有的一切。

  今天就讲到这里。最后,将这两天学习《修心八颂》等所有的功德回向给所有的众生,愿我们的功德、福德、善根都成为父母众生解脱成佛的资粮!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