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恭摘:jk法师专集网站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六一集) 2010/10/9 HKong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61 大乘教里面讲的是原理原则,身见、边见,见取、戒取,我们中国人叫成见,从什么地方去练?日常生活当中。所以真正修行,感恩,感谁的恩?所有一切众生。先从哪里修?一般是先从逆境修,然后再修顺境。逆境是处处都叫你不如意,都在那里找麻烦,把你无始的那些傲慢、控制、占有、对立,这些念头化解掉,怨亲平等。有没有怨气?给你讲老实话,没有。自性清净心里一法不立,哪里还有怨恨?哪有这种道理?顺境里哪里还有那种欢喜?真正的欢喜是什么?从自性里发的,与外面境界不相干,叫法喜充满。这种法喜从哪里来的?也是自己烦恼习气放干净了,法喜才出来,感恩的心才出来。一切众生对我都有恩,一切众生不但是人,所有一切动物、树木花草、山河大地,统统对我都有恩,它天天都在那里表法,天天都在那里给我看,问题就是我会不会看?我有没有看懂?我有没有在这上面去悟出什么道理出来?那你就入华严境界,就像善财五十三参。世出世间一切法,没有一法不是来成就你的,这一切法是什么?这一切法全是佛菩萨。再细细观察,这一切法全是阿弥陀佛,一切众生都是阿弥陀佛,一切动物也是阿弥陀佛,蚊虫蚂蚁都是阿弥陀佛,树木花草、山河大地无一不是,你见到阿弥陀佛了,这些全是真的,一点都不假。 我们生活在这个世间,为什么诸佛菩萨天天在表演、天天在示现,我们是懵懵懂懂,还在里面起烦恼不生智慧,专生烦恼,生的是七情五欲,就是不会。会了的时候,自自然然就把烦恼放下,自性里面智慧德相逐渐逐渐现前了。佛菩萨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自己在境界里,顺境、逆境,善缘、恶缘,在这些当中有所体会、有所觉察,这是好的信息。没有觉察、没有体会,那是业障很重的人;能有所觉悟、有所觉察,是功夫得力。过失就要改,德行就要修,我们不知道怎么修法?佛菩萨慈悲告诉我们,《弟子规》、《感应篇》、《十善业》就是的,你自自然然就做到。不但做到,它开花,什么时候开花?古人所讲的「闻一知十」,从一法里面展开为无量法。像大乘佛法里讲的十善业道十条,菩萨居然把它展开为八万四千条,不就开花了吗?八万四千是方便说,实际呢?实际无量无边,究竟圆满的性德就在一法之中。十善是十种法,任何一种法都是无量无边,一即是多,多即是一。说不杀生,一切法都在这条里头;说不偷盗,一切法也在这里头,不杀生的也在这里面。一多不二,你才证得,才真正理解到整个宇宙不可分割,是一体。 资料恭摘:jk法师专集网站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六四集) 2010/10/12 HKong佛陀教育协会 档名:02-039-0164 我们修净土决定不能疏忽普贤菩萨之德,普贤菩萨之德就是十大愿王。十大愿王好记,一句四个字,十句四十个字,四十八愿不好记。十大愿王就是四十八愿的浓缩,十大愿王每一条都做到,四十八愿就圆满,这个不能不知道。一定要把它落实在现前的生活上,礼敬诸佛,消我们什么业障?傲慢的业障,嫉妒的业障,自以为是的这些业障都消掉了。对一切众生首先念头转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唯我一人是凡夫。《华严经》上善财童子他如是表演,无论是什么人都是我的善知识、都是我的老师,善财童子五十三参那么长的经文,说得详细。我们中国古人有没有这个意思?有,说得太简单,只是一句话,「三人行必有我师」,你看看就一句话七个字。在《华严经》里面就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他做出样子来做给我们看。三人行,哪三人?自己一个,一个善人,一个恶人,这叫三人。善人所行的善,心善、言善、行善,我看到、见到,想想自己有没有?有,欢喜,我要保持;没有,我赶快学他,他是我的老师。恶人,我看到,我见到,我要反省他那个恶我有没有?如果我有,要把它改过来,要没有,不可以再犯。不都是我的老师吗?善人如是,善事亦如是,善财就是用这种功夫一生圆满成佛,所以他会学。绝对不是看到善,心生嫉妒;看到不善,心生毁谤,自己傲慢,那什么都没学会。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