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菩提心,你也可以先供养上师三宝,供养诸佛菩萨,然后自己用、自己吃、自己穿、自己住。比如供品,我们先供佛,然后撤下来吃,那个时候我们是把供品当作加持品来吃的。都是一样的道理,我们也可以把房屋先供养给上师三宝,然后再去住。我们住也是上师三宝赐给自己的,是上师三宝加持过的,我们住也吉祥啊!穿的衣服也是一样,先供养给上师三宝。三千大千世界里所有美好的东西都可以供养,为什么这些房屋、衣服、食物不能供养?都可以供养!这叫意幻供养,特别殊胜。如果你的心到位了,真实供养和意幻供养没有丝毫的差别。这样的话,我们在衣食住行的当中就能积福。在生活当中修就是这样修的。 打扫卫生的时候也是修行。打扫卫生就是打扫烦恼、打扫习气。一切法的自性是不垢不净的,我们认为不干净,这就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你通过打扫卫生,把这些烦恼习气擦掉了,这是最殊胜的一个方法。以前佛陀也教过这样的方法。有一个弟子,他什么也不会,没有办法,佛就让他扫地,告诉他,你扫地的时候心里想,“我正在扫自己的烦恼和习气”。他就按佛的要求去做。结果,所有的烦恼和习气都扫掉了,他成就了。 我们在家里收拾屋子也是,不是家里不整齐、乱,这是心。一切法的本性当中没有乱不乱的。我们觉得乱,这是我们的烦恼、习气、业障,你把家里弄整齐了,心里也整齐了。通过这些方法,烦恼、习气、业障自然而然就消净了。这都是一种方法,一种善巧方便,为什么不用呢?我们天天抹、天天擦,为什么不发心呢?没有智慧! 自己觉得自己很有智慧,是不是?你想过这些吗?这样做过吗?根本没有!如果有智慧的话,所做一切都是修行,行住坐卧都是修行的过程,吃喝玩乐都是修持的方法,没有什么难的。没有智慧的话,就难,心里总有矛盾冲突,总有障碍,“这能行吗?”“这对吗?”都是自己的心吗!心不正的话,不会有正事;心不净的话,不会有清净。把心修好了,一切都会好。身体能健康,家庭能和睦,工作能顺利,一切一切都会吉祥圆满。我们学、修,就是这样学、这样修,这样才能解脱。 我们能在日常生活当中修正自己了,就都好了。你在修正自己的过程中善待他人,这样别人也会对你好,这不就吉祥圆满了吗!你对他好,实际上就是对自己好。“我为什么要关心照顾别人?怎么这么累呢?是不是我欠他的啊?”你这么想的话,就是你欠他的。你尊重他、照顾他的话,他也会尊重你,照顾你。有智慧的人就这样去做。照顾别人实际上就是照顾自己,尊重别人实际上就是尊重自己。 人的好坏谁不会分啊?一看就能看出来,一听就能听出来。嘴里不一定说,但是心里分辨得很清楚。你那么傲慢,看不起这个、看不起那个,看不惯这个、看不惯那个,说这个、说那个。一样,别人也不会看得起你,别人也不会看得惯你。这是一样的道理,也是一种缘起。其实有看不惯的事,这就说明你没有智慧;有看不起的人,这就说明你没有慈悲。有慈悲心的话,看所有的众生都那么可敬可爱,哪有看不起的人啊?有慈悲的人,不会有看不起的人;有智慧的人,不会有看不惯的事。一切圆满,一切殊胜都在这里。 我们的生活、工作本身,就是殊胜,就是圆满。我们所作所为,一举一动,都离不开真相和真理。你真正明白了,你就永远在真相真理中,永远在正知正念中,有什么不好的啊?“这个不好”,“这个不对”,这些都是自己的心。在家里也好,在单位也好,都把自己放在最低处。你把自己放在最低处,实际上你是在最高处,任何人都会崇敬你,尊重你。如果你把自己放在最高处,实际上你是在最低处,不会有人尊重你,不会有人羡慕你的。人心都是肉长的,谁没有这个感觉啊?谁心里也不会佩服你的。如果我们真能把一切众生都能摆在自己的头顶上,所有的众生都会崇拜你、尊重你。 学佛、修行都得认真一点、老实一点,不然到时候你对得起谁啊?对不起上师三宝,对不起父母众生,更对不起自己的良心。到时候会后悔,但是那个时候就来不及了,真的!别耍聪明,耍来耍去,谁也没有耍到,最后耍的是自己。你不好好学,不好好修,谁有损失啊?都是你自己的损失。心里别想的太多,“哎呀,我学佛了,怎么这么多事?”没有事!都是自己找的。 学佛修行有什么事啊?佛也没有要求你一开始就全都做到。我们发心发愿的时候也是,“次第勤修学”,自己能做到哪算哪。你做不到的非得勉强去做,这也是一种过失;你能做到的,懈怠懒惰不去做,这也是一种过失。自己看自己的能力。佛没有给你压力,上师也没有给你压力,这个压力是你自己带来的。如果你心里有压力的话,这是你学偏了、修偏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