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稍后,迎叶前来找他。看见佛陀在池边,他便说:“我的朋友乔答摩,我们午食时都在等你,但始终你没有出现。为何不与我们共进午食?” 佛陀表示当法会进行时,他不想在场。 “为什么你不想参加我的法会呢?”迦叶问道。 佛陀只是微笑。婆罗门也不再多问。他知道这个年青僧人看穿他的心思。乔答摩真是考虑周详和替人设想了! 他们坐在池边详谈。迦叶说:“你昨天曾说,一块树叶是因着不同的助缘才成就出来。你也说人类的存在和产生也同样是这个道理。但当这所有的外缘都消失时,那些个体又往那儿去了?” 佛陀解答道:“一向以来,人类都被常我这个观念系缚着,以为事物都有个别永恒的存在性。我们相信人死了,其个体仍然存在而更会与他的本源大梵天合一。但迎叶,我的朋友,这实在是世代以来令我们迷失方向的基本误解。 “你是应该知道万法因缘生,万法也因缘而灭。此有故彼有,此无故彼无。此生故彼生,此灭故彼灭。这就是我在禅定中所亲证的因缘生起法。在真实的体性上,根本没有什么是独立或永恒的。也没有个体,无论高级或低级。迎叶,你有尝试去观想你的色身、感受、思想、行念和意识吗?一个人是这五蕴的结合。它们就像连一样恒常原素都找不到的河流,永无止息地变幻着。” 优楼频螺迎叶沉默了一段时间。接下来,他问道:“那你是否提倡无生论?” 佛陀微笑摇头。“不。无生论只是密茂的狭见中其中的一个狭见。这个观念一如有永恒个别体的观念般错误。迦叶,请你看着莲池的水面。我并不是说莲花和水都不存在。我只是说,水和莲花都是因应着许多其他因素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而这全部的因素,又没有一样是有个别或永恒性的。” 迦叶抬起头来,望着佛陀。“如果说无我,为何我们又要修道以达解脱呢?是谁会得到解脱?” 佛陀深深的望着这个婆罗门朋友的眼睛。他的目光像太阳般光芒,同时却又如月色般温柔。他微笑着说:“迦叶,从你自己的内心找寻答案吧。” 他们一起回到教团。优楼频螺迦叶坚持这夜要把自己的茅房让给佛陀。而他自己则会用了他首座弟子的房舍。佛陀从而体会到,迦叶的弟子对他们的大师是何等的尊敬。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