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空生因闻佛说佛非色相。法不可取。遂起疑云。若佛与法。二皆无相。是无佛无法矣。争奈现见佛成菩提。现今说法。何以言无。此疑佛自语相违也。故下按破。 须菩提。于意云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耶。如来有所说法耶。须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说义。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解】此双遣佛法知见也。空生心中。才萌有佛有法之念。所谓意言分别也。含而未吐。佛逆破之。故召而诘之曰。于意云何。谓汝意下。作何分别耶。且佛菩提。果有所得耶。如来果有所说法耶。此审而诘之。以勘其意。空生领旨。故陈其悟。谓已解佛说原无定法。即是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故。故非可取。此开权显实之意。已露一斑矣。 【疑】空生已领无佛无法之旨。但不知契无为者。如何得福殊胜。故下如来以离相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宁为多不。须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德性。是故如来说福德多。若复有人于此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何以故。须菩提。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皆从此经出。须菩提。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解】此以无相之福。以显无相之法为最胜也。空生已悟无相之理。但不知契无相之理。得无相之福。此福如何胜彼有相耶。故佛先以有相布施。较量其福。不如持四句偈之福殊胜者。以一切诸佛。皆从此般若而出生故。故云。般若是诸佛母。所以福大。如俗所云。母因子贵故也。是则般若乃是能出生佛法者。而般若本非佛法也。故云。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疑】云。既法无可说。佛无可成。俱不可得矣。且世尊昔日。为我等声闻。说四谛法。乃是法也。我等依之而修。是得果也。我等依涅槃而住。此有所住也。如何世尊一切皆非。此大众意言分别也。故世尊逆举小果。逆问空生。而代破之。 须菩提。于意云何。须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须陀洹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须陀洹名为入流。而无所入。不入色声香味触法。是名须陀洹。须菩提。于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来。而实无往来。是名斯陀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为不来。而实无不来。是故名阿那含。须菩提。于意云何。阿罗汉能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不。须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实无有法。名阿罗汉。世尊。若阿罗汉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即为著我人众生寿者。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离欲阿罗汉。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罗汉道。世尊则不说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以须菩提实无所行。而名须菩提是乐阿兰那行者。 【解】此的示无住真宗也。大众因闻佛不可求。法非可取。斯则进取无可住矣。争奈世尊昔日。教我声闻。令离生死。安住涅槃。非无法无果可住也。而今世尊。何以言佛法皆非。此小乘未忘名言习气。执有实法。难入般若。故多起疑。世尊假空生之悟。为众旁通。故举昔果逆征之曰。于意云何。谓于汝意下如何也。梵语须陀洹。此云入流。入。逆也。谓逆生死流也。然言逆流。但约不入六尘名为逆。非是实有此可逆。有彼可入而住之也。斯陀含。此云一往来。谓有欲界一品残思。但只消一来欲界断之。则从此长往矣。此亦非有来往实住处也。阿那含。此云不来。谓永不来欲界受生。如此而已。亦非有不来之处可住也。阿罗汉。此云不生。以见彼诸法。一切皆无。实无诸法。一心不生。如此而已。亦未尝作念。我是阿罗汉。亦非有可住之罗汉地也。若阿罗汉自己作念。认着我是罗汉。此则与众生知见一般。即著四相矣。空生以己验之。即如世尊。每每称我得了无诤三昧。又赞我是人中最上之人。又说我是第一离欲阿罗汉。蒙世尊如此极口称赞。然我自忖己心。并不曾一念生心。执著我是离欲罗汉也。若我有此念。世尊则不说我是乐寂静行者。以我而观。昔日涅槃元无住处。足知如来菩提。必无可住之理矣。复何疑哉。此决佛果有住之疑。下决佛定有成之疑。 【疑】云。闻上开示。佛果无住明矣。即果无所成。争柰现见如来。从燃灯授记。是则佛定有成。既有可成之佛。岂无可住之果。下答以无所得。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