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严法师:什么是苦?(4)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 佛经 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⒁臁⒚稹顾闹中吞澳钣牒竽钜不峄ハ嘟惶妗⒛钅钕嘈欢系厣稹⒈浠=裉炷憧吹揭欢涿倒寤ǎ醯煤
     不只西方人如此,所有众生的心念都随时在改变。佛经告诉我们,众生的烦恼心变化不定,一个念头有「生、住、异、灭」四种型态,前念与后念也会互相交替、念念相续,不断地生灭、变化。今天你看到一朵玫瑰花,觉得很欢喜,想要闻闻它、亲近它,明天却因为玫瑰的刺扎痛了你的手,让你的心念改变,觉得这朵花真讨厌,就不想碰它了。对人也是一样,今天觉得厌恶至极的人,经过一段时日,因为和他愈来愈接近,对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知道他其实是一个很好的人,就会愈来愈喜欢他,这就是所谓的「日久见人心」。由此可知,我们的看法和观念都会改变,这就是无常的心。      「心」是我们的主宰,所以我们一讲心念无常,好象就失去主宰了。其实,正因为心念无常,我们才会见到,在无常背后还有一个永恒不变的心,就是所谓的「佛心」、「清净心」,也是禅宗所说的「明心见性」中所要明、要见的心,也是智慧心、慈悲心。它没有自私自利、自我执着,也没有以自我为中心。      清净的心也是不变的心。否则,今天成佛的人如果改变心意,说一声:「I change my mind.」明天就又变成众生了。一个已经解脱的人,完成了清净的智慧心以后,就再也不会三心二意了。因此《涅槃经》指出,无我、常住不变的心,就是佛心。      不过,可能是因为佛法一直强调这个世界是虚幻的,影响所及,很多中国文学作品对佛教的描写就是消极厌世的,似乎佛法讲的不外是虚幻、无奈、无常,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然而并非如此,佛法所讲的无常非是常积极的,就是因为无常,所以才不需要失望。虽然现在烦恼很多、忧虑重重,感到非常痛苦,但随着时间过去,环境改变,就会有新的情势出现,我们的感受也会跟着慢慢转变,心情就会变得开朗。例如先前你可能觉得很忧虑,好象已经毫无希望、前途一片黯淡,但是听到我说的佛法后,心念一转,马上就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光明前景。所以,无常的观念,实际上能为我们带来无穷的希望。正因为念头可以纠正,只要改变观念,前程就会跟着转变。这样,即使环境不变,未来的希望仍然会在我们心中不断的展现开来。
什么是苦 - 远离「苦」的感受       远离「苦」的感受      当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渐渐远离痛苦的感受时,就是「离苦」,与此同时,就能够得到乐的感受。离苦的方法有很多种,一种是改变自己的观念,一种则是藉由修行方法来改善。      例如,许多人对于搭飞机心存畏惧,深怕飞机会从空中掉下来。有位先生曾经告诉我,有一次他们夫妻两人搭飞机,碰巧在空中遇到乱流,飞机颠簸得很厉害,他的太太觉得很危险、很紧张,害怕得不知所措。于是他就安慰她:「飞机掉下来的可能性不大,如果真的发生空难,害怕也无济于事,所以就不要担心了。」虽然他嘴巴上这么说,其实自己心里也有些担心。      于是我就教他,如果下次搭飞机再遇到乱流,机身颠簸得很厉害时,就想象自己回到小时候,睡在摇篮里的情景。想象自己长这么大了,还有机会重温旧梦,在摇篮里面荡来荡去,是多么舒服的一件事!也可以想象自己是在天空中随风飘动,体验一下古人所说「御风而去」的仙人境界,这也不错!      类似这种观想,是一种很好的离苦方法,但是,如果实在没有这种修养,无法想象自己是个仙人,那就做个凡夫,念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如果有其他的宗教信仰,也可以向上帝祷告。因为在这种时候,无论想什么都是没有用的,就把一切问题交给信仰,把你的命运、危险,全部都交给佛菩萨去操心,这样就什么事也没有了,还可以安静地闭上眼睛,好好地享受飞行的愉快,这就是信仰的力量。      所以,身处苦难时,不要慌乱、不要紧张,一定要沉着应变,并且善于运用信仰、修行的方法来处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例如,身陷火场时,如果能冷静、沉着地持诵观世音菩萨或阿弥陀佛圣号,就可以帮助我们镇定下来,并为自己在火海当中找出一条生路。否则当人感到极度害怕时,可能会不顾一切从楼上往下跳,本来还不至于被火烧死,没想到却因这一跳而丧失了生命。      由此可知,善于运用种种修行和信仰的方法来面对苦难,虽然尚未达到彻底灭苦的程度,但也能让我们体会离苦得乐的滋味,并且加强以实践佛法而离苦得乐的信心。
什么是苦 - 放下「自我」的幻觉       放下「自我」的幻觉      一般人认为,活着的时候,自己的生命就是「我」;死亡以后,虽然身体消逝了,但是灵魂还在,就转而把灵魂当成「我」。但是,狗有狗的灵魂、猫有猫的灵魂,人也有人的灵魂,即使是人的灵魂,也有男人、女人之别。所以,在一次次的生死轮回之中,灵魂并不是绝对不变的,只要灵魂一变化,「我」也就会跟着变化。因此,佛法虽肯定身体、灵魂的存在,但它们都不是固定不变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说,没有一样东西可以称为「我」。      第一次接触「无我」观念的人,大都会感到害怕,其实「无我」才是对自我真正的肯定。让我们仔细想想,「我」究竟是什么?是心?是身?还是身心之外所拥有的事物?所谓的思想、财产、名誉、价值判断等,就是「我」吗?或者只是「我的」罢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