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化上人:大乘百法明门论浅释(8)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⑹稀⑹奈蕹!⑹辶髯⑹ㄒ臁⑹呦嘤Α⑹耸扑佟⑹糯

  第四心不相应行法,略有二十四种: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想报、八名身、九句身、十文身、十一生、十二住、十三老、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相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这二十四种叫心不相应行法。什么是不相应呢?用现代的名词来说,就是不合作。你不和我合作,我也不和你合作。我说我们向东方走吧!你却偏想向西方行,这就叫不合作,不相应了。要相应就要合作,我说往东走,你就往东走,我说往西走,你就往西走。好像手里拿着米,鸽子就来吃,这就是相应,它们若不吃,那就不相应了。 

  这二十四种不相应,是和谁不合作呢?和你的心不合作,和心所有法、色法、和无为法都不合作。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心和心所都以能缘外境为功能,而二十四种不相应法就没有这种能力,不能缘境,所以与心和心所法不相应。那么为什么和色法不相应呢?因为这些不相应法没有形质,没有障碍,没有自相和本体,完全是虚假的。就因为是假的,所以和各方面都不相应。法有真有假,现在就给你们讲假的法,知道假的法,才能现出真性来,若假的法不知道,又怎么会得到真性?认假为真,这叫假中之假,虚妄中之虚妄。一切法本来就是虚妄,你又加上一个虚妄,像阿难尊者想得到真的,却怕丢了假的。舍不了这个假的,那个真的就不会现前,所以说:“舍不了假,成不了真,舍不了死,换不了生。” 

  二十四种假法虽然没有形相,但却有生灭。因为有生灭,所以和无为法又不相应。无为法没有生灭,二十四种假法都有生灭在里面,它是由心法、心所法和色法三种法交互显现出来的影子,所以是假,没有一个真的。有人说:“我今天来是想听真法,这位法师偏讲假法,我若知道讲假法,就不来听了。”你不听假法,也没有真法,你要先听假法,然后才能认识真法。所以还是为真说假,去假就现真。 

  现在我们来谈谈二十四种不相应法: 

  (一)得。什么叫“得”呢?“得”是从什么地方生出来的?就是从贪心生出来的。想要在没有希望的境界中希望得到。例如有人想像中得到一块金子,是不是他真的得到金子?这金子并没有得到,这个“得”只是虚名,是假的,所以这个法也是假的。 

  (二)命根。我们生命之根。当八识种子来投生,就有了生命。生命具有寿、暖、识三个条件。寿是年龄;暖是身上的暖气;识就是神识。八识在身上就有命在,八识去了,命也就没有了。所以命根也是假的,不是真实的。不要认为我们的生命是真的,无论如何都在为我们这个报身打算,谁碰我们一下也不行,谁说我们一句不好也不愿意听。这就是因为放不下这个命根啊!所以才不能开悟,才不能成佛。这个命根把我们害了,我们还拿它当宝贝,心里想:“我这生命可真宝贵啊!”这是执着,认假为真。自性才是真的,命根是假的。 

  (三)众同分。就是大众都有相同的一分。例如你有个身体,是你的一分,我有个身体,是我的一分,大家相同地有个身体,这就叫众同分。凡夫和凡夫是众同分,二乘与二乘是众同分,菩萨与菩萨是众同分。众同分中也有不同处,比方说狂人和狷人,狂狷都是“犬”字旁。《论语》内有云:“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狂人积极地不顾一切往前进取,狷人消极地什么事都不愿意做。狂人批评狷人说:“你看他有什么用?一天到晚什么都不干,只会吃饭睡觉,这种人不如把他shā了。”狷人却说:“你看这个人,什么都干,这个世界就被他弄坏了,这样的人该早消灭他。”这两个人互相要消灭对方,互相嫉妒、障碍和毁谤。又像做铠甲和做剑的人一样。做铠甲的人,怕铠甲不坚固,会被刀枪剑戟刺透。做刀枪剑戟的人,怕自己制造出来的武器刺不透铠甲。这两类物品都是武术中人用的,所以叫众同分,但是一类是用来保护人,一类却用来shā人,这就是众同分中的不同处。 

  还有禅、教互不相容为例,昨天一位听众,问我是什么宗,我说我没有宗,为什么没有宗呢?因为没有宗,别人就无法攻击。若是有个宗,禅宗就说教宗不好,教宗就说禅宗不对,互相毁谤,这也是众同分中的不同。在其次,自古以来,一些闲人,互相排斥,那个说孔子根本没有知识,这个又批评孟子不懂什么,我比他们都有智慧。你看,大家都是人,却互相毁谤,你对我不好,我对你不好,这也是众同分中的不同。 

  (四)异生性。在相同之中有异,异中又有同,这叫异生性。例如同是人,但是各有各的所好和习惯。 

  (五)无想定。这是外道所修的,他们厌倦生死,为求出离,就用一种强制的力量来令心和心所不工作,停止思想,但是这种做法是很勉强的,好像用石头压草似的,把草压得不长了,但是根还在。第七识“俱生我执”(与生俱来的执着)和第八识“命根”尚存在,这时候就叫无想定,修无想定则生到无想天去。 

  (六)灭尽定。也是外道所修的,也是用勉强的方法来修。同样第六识和心所都停止了,不打妄想了,勉强不打妄想,像是妄想灭尽了。这时第七识的俱生法执(这种法执也是与生俱来的,比我执细一点。)和第八识混在一起,不能分离,这种定不是真定,只可以称之为灭尽定。 

  (七)无想报。无想定和无想报不同,无想定是因,无想报是果。无想定是未舍身之前的境界,无想报是已经舍身而受的果报。舍身后就生到第四禅天,就是非想非非想处天,可以说是无想了,但仍然以第八识微细色执作为生命。这种微细色执,就是最微细的识里面现出来的第八识相分,所以仍有生命的存在,这就是无想报。这种生命仍是有尽的时候,那还会堕落的。以前我曾讲过有一个人想修非想非非想处定,却被一些鱼儿来搅扰他,于是他就生一种嗔恨心:“我要变一只鱼鹰把你们都吃了。”所以他生到天上之后,天福享尽,就堕落为鱼鹰。所以我说这房子前面两只鸽子,是从前两个不守规矩,不守戒律的出家人,现在他们便要受鸽子的果报,这是一样的道理。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加入护持我们虚空网络弘法

欢迎访问无量光佛教网,相关文章: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