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成长的机会不在未来,而在每一个活著的当下。 ◎追悔过去,不如把握现在,奋斗将来!。 ◎人生中最美的时刻就是──现在。不要浪费生命! ◎世上没有所谓的小事,宇宙是由‘小事'环环相接而成。 ◎时间就是我们当下的呼吸,每一刻都应该全心全意地生活。 ◎后念不生,前念自绝,三世无物,无心无佛。 ◎人无百岁寿,常怀千岁忧。 ◎未来是属于勤勉于现在的人。千古在于此一日。 ◎‘禅'就是活在现前这一刹那,不前瞻亦不后顾。 ◎体悟每天都是生命最好的一刻,才能算是了解人生的人。 ◎欲知过去,但看现在;欲知未来,但看现在。 ◎解脱不要等未来,解脱是现在的课题,不是死后才能得到。 ◎想编织未来的美梦,现在正是时候,掌握现在,拥有一切,拥有生命。 ◎自私的心田里,永远长不出同情的花朵。 ◎寂寞使人发现自己,觉悟的达成来自于远离。 ◎正当的动机远比正当的行为更重要。 ◎知命者不怨天,知己者不怨人。 ◎人情物理不悉,便是学问不透。。 ◎饥饿是最好的调味料,痛苦是修行者的好朋友。 ◎人生是由微笑和啜泣所构成。 ◎努力不一定会成功,成功却一定要努力。 ◎真正的成功,是使自己成功,也让对手成功。 ◎我们从自然手上收到的最大礼物就是生命。 ◎爱你所做的一切,不要做你所爱的一切。 ◎不自爱的人,是没有能力去爱别人的。
真实的生命 ◎呼吸连结我们的身和心,有时我们的身在做一件事,心却在想著另一件事,身心不能合一;经由集中意识地呼吸,我们把身心唤回一处;因此觉知的呼吸是使身心合而为一的重要桥梁。 ◎‘呼吸!你如实地活著',如此就能完全回归本我,活在当下。 ◎看著糟透了的电视节目,我们自己就变成了那样的电视节目。自我就是感觉和体验的组合;如果我们生气,我们本身就变成了生气;如果我们在恋爱,我们就是爱的化身;如果我们仰望山顶,我们就是高山。我们可以成为任何所想望的事物,所以为什么我们要面对那些电视节目打开心窗呢? ◎‘吸气,万缘放下,吐气,会心微笑;活在当下,清净自在。' ‘放下,微笑;当下,自在。阿弥陀佛。'一微笑即表示你已经做自己的主人了。 ◎我们就是让电视开著,让其他人来引领我们、摧残我们。用这种方式麻醉自己无异把自己的命运托付在别人手中(制作人、商人、演员),而他们却无法对你负责。我们必须分辨什么样的节目有害,什么样的有益。 ◎让我们回归森林,回归大自然,在宁静中重新找回本来面目。 帮助自己关掉烦扰心神的那些窗户(电视媒体的污染)。 ◎不管你是在城市或乡间,我们必须小心选择周遭的事物来配合自己,时时拂拭那颗灵明觉照的心。 ◎我们必须透过日常生活,不松不紧持续的勤于打坐,不浪费任何一个机会缔现生命的本质,包括我们每天面对的问题在内。只有这样才能照见生命的本来面目。 ◎‘正念的钟声',每当听到钟声,我们停止谈话、停止思考、回归自我、呼吸、微笑、如实觉知当下。‘听啊,听!这美妙的声音引领我回归真实的自我!'每个人都应该利用此时享受生命!例:校园、寺院的钟声、飞机声。 ◎‘觉知的吃'是禅修的一个重要训练。 咬一小口饼,我就陶醉在那儿,伴著天空、大地、竹林、猫、狗和花。 重温儿时吃饼的方式,如果你够专注,你将发现当下充满著喜乐。例:喝茶、咖啡 ......。 ◎随遇而安!随缘不造因! ◎静坐是为了清净自在、开发喜乐,不是为了忍受痛苦,伤害躯体。 ◎品尝橘子,诱导自己及小朋友去联想它的起源。 不仅要看到手上的橘子,还要看到它的母亲,也就是橘树。 你更可以深入地透视它,你会看到全世界。 ◎修习正念,完全觉醒,回归自我,便可以找到‘真实的生命',周遭的一切都变得真实,生命的丰富面貌便呈现了。 ◎吃一小片面包,你也可以品尝到整个宇宙。 不要忘记对餐桌上的家人微笑,并且想到一些饥贫的众生,种下慈悲的种子。 那餐桌便是道场,进而帮助家人小孩开悟吧!
真实的人生 ◎‘涅槃寂静'是佛教的理想境界,也是释尊所指示的人生目标。 使落败者怨恨的胜利,不是真正的胜利。 唯有让败者心服口服、毫无怨尤,而本身又不以胜自矜的胜利,才是真正的胜利。因胜利而喜悦的,表示自己是软弱的,连自己都不能战胜,总结一句,他仍是失败的。 ◎没有比欲爱更烈的火焰,没有比愤怒更不吉祥的骰子。 被欲爱驱使的人,就如同陷阱中的免子一般,怎么跑也脱不了身。 佛陀洞察人性,正视人类因爱欲而苦的事实,发现了断绝这样苦恼的来源,才是真正的治本之途。 ◎真正坚强的人,是舍弃成败得失的观念,无胜负、无上下、无优劣的人,也唯有舍弃这些,人类才能得到心灵的真正安宁。 ◎苦的根源──欲望,分为两种, ( 1)‘有爱',总希望自己所喜爱的永远存在,也就是存在的执著。 ( 2)‘无有爱'的欲望,这是不愿存在的欲望的表现。 ◎‘不要有伤口',‘不要让病毒有寄宿的地方', 这不论是对身体或心灵,都是保持健康的秘诀。贪欲、迷乱就是人生之毒。 ◎大自然是人生的灯塔,我们非向沉默、朴实的大自然多学习不可。 ◎我们内在那位真正的敌人,也就是那位终极的敌人: 慎恨,摧毁了我们的现在与未来,下定决心,决不容许‘仇恨'这个敌人有任何出现的机会。 ◎只要一个人仍受到因果业力法则及无明幻念的影响,那他就是处在受苦和不满意的境地中。唯有藉著明了苦难本质,人才有可能产生真正的出离心,由内心生起一种真正想寻求自由、解脱束缚的决心。 ◎凡是有善念和决心的人,都可以跟随佛陀的脚步,迈向心灵的自在解脱。 当我们的感觉不再受制于情绪反应,而安住于慈悲之中,理性的心灵才能够接受这‘万法一如'的伟大真谛。 ◎我们因为害怕而祈求长生不老;因为厌弃年老,而想永远占有青春,因为怕容貌的改变而不得不浓艳抹;对幸福美满的家庭则祈祷永不破碎。永远追求‘不变'的正是人类。而佛教以‘无常观'为现实存在根本的原因。‘诸行无常'是唯一永不灭亡的理法,‘无常'才是宇宙唯一永恒的理象。
(推荐访问: 纯正净土法义,网站:无量光佛教网,浓缩的才是精华:微信精选问答) |